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服務更貼心 設施更完善 錦江區養老服務與管理走向標準化

隨著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社會對養老設施需求總量日益增大, 養老機構和床位數量日益增多,機構管理服務水準參差不齊、地區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管理和服務標準不夠健全等問題也日益凸顯,機構養老服務邁向標準化發展的需求日益迫切。

為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水準, 近日, 我區按照新標準對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進行整改提升。 不僅要求對門頭招牌、門牌、服務展示牆和文化理念牆等硬體進行統一整改, 也對服務內容和運營規範等進行標準化改造提升。

標識設備統一整改

硬體提檔升級

橙紅色帶有錦江LOGO和群體名稱的亮眼招牌、統一配套的服務展示牆、文化理念牆讓我區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都煥然一新。 居住在皇經社區的何大爺說:“以後看到這個統一的標誌, 就知道是為我們老年人服務的地方, 找起來更方便了, 心裡面也更加認可有統一標誌的日間照料中心。

據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3-2016年已建成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2017年新建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都將按照新標準進行升級改造。 硬體整改包括門頭招牌、門牌、服務展示牆、文化理念牆整改和功能設置及設備配置整改。 並要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對管理辦法及相關制度進行整改完善。

據瞭解, 功能設置及設備配置整改要求日間照料室要配備2張及以上床位和相關用品。 綜合服務室要配備辦公桌椅、電腦、電話、檔案資料櫃等。 文化娛樂室要配備不低於50寸的電視機、音箱、棋牌等文娛設施;提供開(茶)水;開闢閱覽角等。 需具備理髮室與洗浴室, 洗浴室要配備熱水器、淋浴器、浴霸、座椅及洗衣設備。

康復(義診)室要配備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或康復器材並開闢義診角。 開設就餐區和配餐區, 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 室外活動場地要配備室外健身器材及休閒桌椅。 原功能設置及設備配置未達到標準的, 需整改達標。 有條件的點位還可設醫務室、手工坊、心理諮詢室、老年人權益維護室等。

根據整改提升標準, 各日照機構可根據各自具體情況制訂日常管理辦法, 同時還要制訂並完善包含人身意外、消防、醫療救助、食品衛生、法律服務等方面的緊急突發事件的預案制度。 各項規章制度, 需要將具體內容向社區或街道備案, 並讓制度上牆公示。

規範服務內容

提質增量

除了硬體的提升, 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整改提升中也對服務內容提出了要求。 據瞭解, 我區要求全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登記並整理老年人基本資訊, 對老年人基本資訊進行檔案管理。 協助評估老年人身體狀況、收入狀況及服務需求。 在生活照料上, 為老年人提供日托、短托、照料、陪護、用餐(配、送餐)、家政服務等一般照料和陪護等服務。

在健康保健方面, 要建立社區老年人健康檔案資訊, 並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康復訓練、心理衛生等服務。 同時, 為老年人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知識講座、學習培訓、歌舞、書畫、圖書、上網閱覽等服務, 滿足老人多元化生活需求。 提供學習、聊天和文體活動等精神慰藉服務。 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 維護老年贍養、財產、婚姻等方面的合法權益等服務。 提供無償、有組織的志願者服務、義工服務和鄰里、老年人互助服務。 並依託居家養老資訊化服務平臺, 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資訊化服務支撐。

同時,在管理方面,錦江區要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應配備至少1名專業的管理人員、1-2名專業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做到專業人員持證上崗。要建立基本情況檔案、運營檔案、老年人基本資訊檔案、資金檔案等並有專人負責管理。

據瞭解,2013-2016年建成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按照新標準進行升級改造,經驗收合格後,錦江區將按照每個點位1萬元的標準給予升級改造補助。2017年新建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嚴格按照新標準進行建設,經驗收合格後,按程式撥付一次性建設補助資金。

嚴格落實新標準

日照中心換新顏

筆者瞭解到,孝慈苑養老服務中心和華誠助老服務中心目前已經完成了提升改造,門牌分別打上了“錦江區皇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錦江區青年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招牌,服務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規範。

皇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負責人周亞梅表示,整改提升前日照中心內營造的是企業文化,很多老人走進來,防備心理較強,即使有很多娛樂設施和項目都是免費使用,但老人還是玩的不放心,害怕日照中心會有隱性消費,讓我們和老人之間多了很多隔閡。硬體提升後,日照中心的文化氛圍也有了改變,主要展現了志願活動和老人們的精神風貌。“現在老人們從視覺的第一感官上對我們的接受度更高了,老人從外觀上就知道了我們是得到了政府認可的合法合規的養老機構,在進門時老人們就會放下警覺,讓我們能更順利的與老人溝通提供服務。”周亞梅說。同時,在服務方面,皇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通過會員制模式為老人提供服務,並制定健康管理方案,筆者在採訪時日照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在開展反應能力訓練,使老人保持頭腦靈活,預防老年癡呆症。根據每個老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還會專門為老人訂制專屬的健康方案。半癱老人鮑大爺在剛到日照中心時,只能坐在輪椅上,手也失去了抓握能力。通過日照中心為其制定的按摩、走路訓練、擰螺絲等訓練的配合,鮑大爺現在已經可以拄著拐杖走路,手也可以抓握輕便的物品了。鮑大爺的家人對健康方案取得的效果十分滿意,更加放心的將鮑大爺從日照轉為了全托。周亞梅說:“目前,皇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已經有了2000餘名建檔會員,通過此次提升,相信還會吸引到更多老人。”

而青年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提升改造前,在服務內容與流程方面也缺乏規範。該中心負責人王正偉告訴筆者:“在此之前我們沒有對老人的健康進行系統化的管理。現在有了一套標準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規範,凡是要在中心享受服務的老人,我們都會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並為老人制定調理方案。”76歲的王大爺是該中心的一名老會員,中心提檔升級後,通過對王大爺的健康評估發現王大爺的腰椎存在嚴重問題已經影響到了腿部,經過中心的建議,王大爺到成都骨科醫院拍片,結合醫院的指導建議,中心幫助王大爺進行養護調理,目前王大爺的腰腿疼痛已經得到了有效緩解。另外,服務內容與運營管理的規範化整改也為管理者提供了不少便利。王正偉說:“利用此次提升改造的契機,我們將後臺管理系統進行了升級,配合著對老人資訊建檔,我們在後臺記錄了每一位元建檔老人的身體狀況、愛好、個人訴求等基本資訊。對老人衣食住行的服務都可以使用大資料分析。例如老人的營養餐,我們可以通過大資料分析,收集吃飯的人數,再根據人數決定是修建食堂還是定點配送,既能實現服務效果又能控制運行成本。”規範化的硬體建設、服務內容與運營管理讓青年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服務更加精准,同時也極具延展性,為日照中心的建設提供了可複製的範本。

文:陳玉婷

圖:陳玉婷 譙茜芸

編輯:王旋力

同時,在管理方面,錦江區要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應配備至少1名專業的管理人員、1-2名專業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做到專業人員持證上崗。要建立基本情況檔案、運營檔案、老年人基本資訊檔案、資金檔案等並有專人負責管理。

據瞭解,2013-2016年建成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按照新標準進行升級改造,經驗收合格後,錦江區將按照每個點位1萬元的標準給予升級改造補助。2017年新建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嚴格按照新標準進行建設,經驗收合格後,按程式撥付一次性建設補助資金。

嚴格落實新標準

日照中心換新顏

筆者瞭解到,孝慈苑養老服務中心和華誠助老服務中心目前已經完成了提升改造,門牌分別打上了“錦江區皇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錦江區青年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招牌,服務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規範。

皇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負責人周亞梅表示,整改提升前日照中心內營造的是企業文化,很多老人走進來,防備心理較強,即使有很多娛樂設施和項目都是免費使用,但老人還是玩的不放心,害怕日照中心會有隱性消費,讓我們和老人之間多了很多隔閡。硬體提升後,日照中心的文化氛圍也有了改變,主要展現了志願活動和老人們的精神風貌。“現在老人們從視覺的第一感官上對我們的接受度更高了,老人從外觀上就知道了我們是得到了政府認可的合法合規的養老機構,在進門時老人們就會放下警覺,讓我們能更順利的與老人溝通提供服務。”周亞梅說。同時,在服務方面,皇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通過會員制模式為老人提供服務,並制定健康管理方案,筆者在採訪時日照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在開展反應能力訓練,使老人保持頭腦靈活,預防老年癡呆症。根據每個老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還會專門為老人訂制專屬的健康方案。半癱老人鮑大爺在剛到日照中心時,只能坐在輪椅上,手也失去了抓握能力。通過日照中心為其制定的按摩、走路訓練、擰螺絲等訓練的配合,鮑大爺現在已經可以拄著拐杖走路,手也可以抓握輕便的物品了。鮑大爺的家人對健康方案取得的效果十分滿意,更加放心的將鮑大爺從日照轉為了全托。周亞梅說:“目前,皇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已經有了2000餘名建檔會員,通過此次提升,相信還會吸引到更多老人。”

而青年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提升改造前,在服務內容與流程方面也缺乏規範。該中心負責人王正偉告訴筆者:“在此之前我們沒有對老人的健康進行系統化的管理。現在有了一套標準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規範,凡是要在中心享受服務的老人,我們都會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並為老人制定調理方案。”76歲的王大爺是該中心的一名老會員,中心提檔升級後,通過對王大爺的健康評估發現王大爺的腰椎存在嚴重問題已經影響到了腿部,經過中心的建議,王大爺到成都骨科醫院拍片,結合醫院的指導建議,中心幫助王大爺進行養護調理,目前王大爺的腰腿疼痛已經得到了有效緩解。另外,服務內容與運營管理的規範化整改也為管理者提供了不少便利。王正偉說:“利用此次提升改造的契機,我們將後臺管理系統進行了升級,配合著對老人資訊建檔,我們在後臺記錄了每一位元建檔老人的身體狀況、愛好、個人訴求等基本資訊。對老人衣食住行的服務都可以使用大資料分析。例如老人的營養餐,我們可以通過大資料分析,收集吃飯的人數,再根據人數決定是修建食堂還是定點配送,既能實現服務效果又能控制運行成本。”規範化的硬體建設、服務內容與運營管理讓青年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服務更加精准,同時也極具延展性,為日照中心的建設提供了可複製的範本。

文:陳玉婷

圖:陳玉婷 譙茜芸

編輯:王旋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