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觀府谷哈鎮馬占山紀念堂 細數母親的哈鎮情懷

我在哈鎮和母親用微信聊天, 問她有沒有在哈鎮時的照片, 沒想母親珍藏至今, 讓我十分感動, 情不自禁寫點感想, 與朋友們分享,

上圖是母親和她的學生, 二排右一為母親。

近期與沿黃採訪團一起來到府谷哈鎮, 拜謁馬占山紀念堂。 哈鎮美麗的山山水水, 勾起了我的記憶, 心裡很是感慨, 自然想起我的母親。 我在飛奔的採訪車上, 用手指輕點手機, 回憶著母親生活中的點滴片段。

我的母親是共和國成立後, 第一批被分配到府谷的女教師, 1953年, 她從榆師畢業, 與好幾名女同學騎著騾子, 走了7天來到府穀, 她們中有的被分到了黃甫, 有的被分到了麻鎮, 母親則被分配到了哈鎮。 當時的哈鎮不算太落後, 因受到馬占山軍隊的影響, 人們的思想文化進步不小, 母親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情歡迎, 工作很順利, 但唯一不好的是離榆林太遠, 一年只能回一次家,

暑假只能與同學們聚會在府穀, 相互鼓勵著, 太想家的時候, 幾個女同學坐在黃河邊上, 偷偷地哭鼻子。 過年回家時, 母親常常會帶一箱海紅果, 算是回家的禮物。 早年我聽母親說過, 她父親——我從未見過面的外公最愛吃哈鎮的海紅果, 正月十五一過, 母親便要和父母告別, 而外公因為身體不好又太想女兒, 積勞成疾, 重病纏身, 母親知道忠孝不能兩全, 含著眼淚又踏上了辛苦之路。

母親工作認真, 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當中, 經常是模範先進, 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愛戴。 一天, 母親收到家裡的急電:父親病危速回。 她立即請假動身, 9天后趕回家裡, 但外公離去已經7天了, 她在外公的墳前嚎啕大哭, 悲傷不己, 未能在外公臨終前趕回,

成了母親一生的最大遺憾。 1955年, 母親終於調回了榆林, 先後在青雲、巴拉素、牛家梁當教師, 她經常提起府谷哈鎮。 幾年前, 我與大姐、三弟駕車陪同母親前往哈鎮, 以完成她的心願。 故地重遊, 母親特別興奮, 回想昔日的辛苦歲月, 真是感慨萬千, 更巧的是她的一個50多年未曾謀面的學生也來學校重遊, 師生見面, 分外熱情, 激動的場景感動了周圍許多人。

第二年, 哈鎮小學舉行校慶活動, 母親接到邀請從西安專程趕回來, 不巧我和弟弟都忙於工作, 不能送往, 勸她不要去了。 母親既不和我們爭辯, 也不怨我們, 80歲高齡的她買了一張車票, 與在哈鎮工作過的陳老師一起去了哈鎮。 我和弟弟十分內疚, 總為她的安全擔憂, 三天后,

母親平安回家, 她興奮了好幾天, 話題總是不離她的學生們, 還把一枚教師紀念章珍存起來, 仿佛傳家寶似的。

我的女兒考上教師後, 母親特別高興, 女兒結婚時, 她送給孫女兩件禮物, 一件是上萬元的金項鍊, 另一件就是從哈鎮帶回的那枚教師紀念章。

女兒說:奶奶給的禮物都很珍貴, 尤其是那枚教師紀念章, 是奶奶對孫女的殷切期望, 是任何金錢都買不來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