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訪談:今天,學校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訪談:學校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嘉賓: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

人大附中校長翟小甯

【訪談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好!今年1月中辦、國辦聯合引發了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這是中央第一次以檔的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 同時也是第一個以國家工程的方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全民行動綱領。 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以及人大附中校長翟小甯兩位嘉賓做客我們人民網,

歡迎兩位。

張其成:網友朋友大家好!我是張其成。

翟小寧:網友朋友大家好, 我是翟小寧。

主持人:歡迎兩位老師!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張其成:我認為中華文化是一個最關鍵的原因, 文化是鑄魂的, 它是把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給樹起來了, 這個靈魂是什麼呢?簡單的說, 可以說八個字“天人合一、陰陽綜合”, 這個魂就使我們民族能夠生生不息, 這個跟西方的那些文化有所差異, 那些文化基本上是以“二分”為特徵的, 這樣就導致了它後來中斷了, 所以我們是唯一能夠流傳到今天而沒有中斷的文明。

張其成:中華文化就是一個靈魂, 這個靈魂也變成一個血脈,

一直生生不息的流傳下去。 而且我還要說一句, 中華文明一定會在以後的歷史發展當中永遠持續不斷的生存發展下去。

翟小寧:我覺得中華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 跟中華文明的靈魂、精髓是相關的。 中華文明是關於天地自然、人生的文明。 天地自然, 比如說天人合一, 實際上就是一種講究人要與天地相合, 然後天地人並成三才, 這是對人的價值的彰顯, 同時也是將人的價值和天地的價值相提並論, 天人合一這樣一種的價值。 另外它切近人生, 比如《論語》的思想從孝悌開始講起來, 要立德孝悌為本, 從孝敬父母開始, 不離生活日用, 所以它是鑄中華民族之魂, 同時又跟中華民族的生活息息相關, 所以它能源遠流長。

更重要的是, 它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有一種敬畏感、和諧感, 這就是說它從根本上符合人類文化的發展方向, 所以它能夠源遠流長。

主持人:中華文明悠久燦爛, 為我們當今的學子會帶來哪些文化的自信呢?

張其成:這種文化的自信可以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方面, 人和自然的和諧, 這個是完全符合天地自然大規律的, 這個基本上中國歷史上道家講的比較多一些, 這叫天人合一。 第二方面, 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 這一點儒家講的多一些。 協力廠商面, 是人自身的和諧, 心身的和諧, 尤其在心靈方面要和諧, 這個佛家講的稍微多一些。

而儒、釋、道三家又落地在哪裡呢?兩個方面, 一個是中醫,

叫國醫, 一個是國藝, 藝術。 就是人生的和諧、宇宙的和諧, 這是歷史發明的一個總的趨勢, 所以我們應該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從本質上來說, 就是我們中國人要對自己的文化有信仰。

翟小寧:一個文化的精髓是價值觀, 就是關於天地自然、人生的一種信仰, 我覺得這很重要。 中國文化, 像剛才張院長所說的, 儒、道、佛、醫融為一體, 道家道法自然, 儒家講究人倫禮儀, 佛家講究慈愛智慧。 他們三者的思想從根本上有相通的地方, 但是又互補, 這樣一種文化的核心價值, 對於我們中華民族民族心靈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特別是中國的文化人, 他們秉承了這樣一種核心價值理念, 所以他們有一種天地的擔當精神, 同時又有一種為民請命、關注民生的精神,

更重要的我們中華民族講究一種仁愛、慈愛、智慧這樣一個民族, 這就是一種非常崇高的價值理念, 這種價值理念又跟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所以它才能源遠流長。

我們現代人確確實實要有自信,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國度, 我們這個國度從遠古以來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 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諾貝爾和平獎的評委曾經說過, 人類要在新的世紀和平相處、獲得和平, 要從東方的孔子和釋迦牟尼那裡汲取力量。 而且中國文化的包容性, 比如說文明發展歷史過程中, 有儒道的傳統, 同時當佛教文化進入到中國之後, 它很包容地接納了, 而且這三者融為一體, 使佛教文化在中國大地上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到現在為止,我們中國人這種仁愛精神、慈愛精神、崇尚智慧的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成為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傳承,所以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

到現在為止,我們中國人這種仁愛精神、慈愛精神、崇尚智慧的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成為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傳承,所以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