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毓璜頂醫院心內科李建平:做房顫治療領域的專家

魯網煙臺10月16日訊今年9月初, 中國綠色電生理聯盟---魯東聯盟落戶毓璜頂醫院心內科, 這意味著該院心內科電生理團隊的技術水準已進入綠色精准, 安全高效的綠色新時代。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建平, 作為山東省第一個能實現綠色消融, 也是目前魯東地區唯一能做到一站式房顫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手術的醫生, 他帶領科室的電生理團隊, 長期以來在該領域不斷探索, 砥礪前行, 為房顫患者帶來了福音。

12年前, 他做了省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心累了10年, 現在終於可以心平氣和的歇會兒了”。

近日, 患房顫12年之久的孫先生, 在毓璜頂醫院接受了房顫消融術之後, 臉上洋溢著久違的輕鬆。 房顫即心房顫動, 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是21世紀心血管領域危害最大最難治的疾病之一。

然而, 在十幾年前, 房顫患者們大多只能依靠吃藥做保守治療。 針對房顫等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治療多年來並沒有太大的發展, 且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藥物副作用對身體的傷害也很大。 特別是每當在門診上接收了因房顫導致心功能減退、心衰和心臟擴大的患者時, 李建平總是會緊皺眉頭。 他在心中默默的積攢了一股勁兒, 他想打破這個領域的瓶頸, 為患者尋求更好的治療方式。

李建平為病人檢查身體

“其實當時醫院的領導也很重視, 多次派人員外出學習。 ”李建平回憶,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 學習房顫的射頻消融手術曲線長、難度大, 這讓不少人都望而卻步。 再加上十幾年前的心電生理與起搏技術還不成熟, 業內普遍認為沒有兩到三年時間根本不可能學會房顫射頻消融手術。

可李建平最不怕的就是啃硬骨頭。 他曾經在北京阜外醫院進修, 博士學習領域又涉及電生理技術的李建平便受到了醫院領導的格外重視。

2006年底, 他開始探索射頻消融治療心房顫動。 2007年, 他又被派到上海胸科醫院專門進修, 專門學習相關技術。 半年後, 李建平回到醫院, 在外來專家的幫助下, 率先開展了首例房顫射頻消融術, 震驚業內。

手術中的李建平

攀登醫學高峰永不停止

從那之後, 李建平攀登房顫治療領域高峰的腳步就一直沒有停下。 很快, 他就具備了獨立進行手術的能力。

2008年6月, 50歲的陳先生成了李建平獨立操刀的第一位患者。 手術進行了5個小時, 一切順利, 他率先在全省開展導管消融治療心房顫動新技術, 成為全省能獨立完成這項新技術的第一人。

仍舊是探索, 鑽研, 李建平還是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成績。

今年50歲的陳女士因擴張性心肌病引發的心衰導致晚上憋氣、無法躺下入睡, 備受病痛的折磨。 “在臨床中, 有部分患者因心臟擴大,

左右心室不能同步收縮, 協調性明顯下降, 使得心功能進行性下降, 出現心衰, 若任其發展, 極易出現呼吸困難, 腹脹, 下肢浮腫等症狀, 病情遷延可危及生命。 ”李主任告訴記者, 針對這類擴張性心肌病引起的心衰以前並無特效藥, 只能對症治療, 如今可通過心臟再同步治療為患者解除痛苦。

為了讓心衰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 李建平從德國學習歸來後, 又成功引進三腔起搏器, 並於2010年時獨立完成心臟再同步治療心衰的新技術。

左心耳封堵將房顫“連根兒”拔起

醫者仁心, 已有的光環和成就沒有讓他驕傲, 他仍舊在博大精深的醫學領域中不斷探索和鑽研。

李建平與他的團隊分析患者病情

房顫,其突出的危害是左心房內血栓形成,進而引發腦中風及體循環動脈栓塞,據統計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高5倍,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一個是房顫患者,因此房顫患者的防栓治療至關重要。

“我們必須認清的事實是,房顫消融目前還達不到100%根治房顫,因此即使做了房顫消融的病人,將來也存在房顫復發,進而形成血栓的風險。”李主任介紹,按照傳統的方法,是通過終生服用抗凝藥物來預防血栓,這不僅麻煩,而且長期服用抗凝藥物,有誘發腦出血的風險。該如何從源頭上預防血栓?李建平主任又開始探索左心耳封堵術。

從去年5月開始,李主任在全省率先開展了一站式房顫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手術,給房顫患者上了雙保險,既改善了患者的症狀又從源頭上阻止了血栓形成,可謂是關心護腦、心腦同治,讓房顫患者遠離中風,為眾多血栓高危的房顫患者解除了後顧之憂。目前為止,李建平主任也是山東省唯一能獨立完成這項手術的醫生。

帶領電生理進入“綠色新時代”

他是省內獨立完成房顫射頻消融技術的第一人,也是在全省率先開展了一站式房顫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手術的醫生。然而,這些“第一”並沒有讓李建平滿足。

近年來,在心血管內科醫護團隊的努力下,毓璜頂醫院房顫治療中心年房顫手術量達到300例以上,居省內第一位。

量的積累換來的是質的飛躍。今年9月初,中國綠色電生理聯盟---魯東聯盟落戶煙臺毓璜頂醫院,這標誌著毓璜頂醫院心內科電生理團隊的技術水準已進入綠色精准,安全高效的綠色新時代,毓璜頂醫院心內科也是全國第13個獲此殊榮的心臟中心。

在保證手術取得較高成功率的基礎上,李建平做房顫消融手術從原來的五個小時縮短到現在的一個半小時,已然成為了房顫治療領域的專家。自去年9月開始,李建平已能做到零射線或極低射線下完成房顫消融,大大減少或避免了X射線對醫生和患者的輻射,成為我省第一個能實現綠色消融的醫生,也是目前魯東地區唯一能做到零射線房顫消融的醫生。

“零射線”射頻消融需要醫生在頭腦中還原心臟內部的三維結構,這要求術者必須有著嫺熟的技術和實踐經驗。”李建平主任介紹,這一技術的成功運用,標誌著醫院心臟介入領域“綠色電生理”時代的來臨,患者和手術醫生有望雙雙不再“吃射線”。

在剛剛閉幕的煙臺市心電生理與起搏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會議暨綠色電生理魯東論壇上,李建平主任介紹了其零射線房顫消融,及在全省率先開展的一站式房顫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手術的經驗,受到與會專家的廣泛讚譽,鑒於毓璜頂醫院心內科電生理團隊的技術水準、卓越成就,和在全國的影響力,經中國心臟學會批准,並經與會專家的的廣泛討論,特將中國綠色電生理聯盟----魯東聯盟的牌匾授予毓璜頂醫院心內科,李建平主任當選魯東聯盟主席。

注重團隊建設不忘初心

從醫幾十年,李建平從來不曾停止鑽研和努力,一個又一個“省內第一”的光環,是他在醫學領域裡埋首鑽研的輝煌成果。從李建平主任2008年獨立完成了山東省第一例房顫射頻消融手術至今,毓璜頂醫院的心內電生理工作在李主任帶領下,不斷發展壯大,其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影響力逐年大幅提升,現已成為省內第一個全國房顫消融培訓基地,中國綠色電生理聯盟魯東區中心。

李建平和他的工作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而相比自己取得的成績,他更希望年輕醫生們也能夠多學、多探索,為患者謀求更多、更大的福利。

李建平主任作為省內著名的電生理專家,多次受邀代表山東參加國際或全國頂級的心律失常大會。在去年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好術者”演講比賽活動中,李主任作為電生理團隊的帶頭人,還積極鼓勵團隊年輕醫生參加比賽,並把自己做的手術病例整理成課件,讓年輕醫生拿去參加演講比賽,取得了較好成績。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每當被問及開展電生理工作的辛苦和經驗時,李主任總是答道:房顫治療任重道遠,手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一直在出發。

李建平對年青醫師進行帶教

李建平個人簡介

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毓璜頂醫院心內科副主任,煙臺市心內科專業學科帶頭人、中國房顫工作組成員、煙臺市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省首位房顫獨立術者、全省首位也是目前唯一房顫左心耳封堵術獨立術者,魯東地區目前唯一能做到零射線房顫消融術者,中國綠色電生理聯盟魯東中心主席,曾在德國漢堡聖喬治醫院深造,目前已完成房顫消融手術1000餘例,數量全省第一,其在房顫臨床及基礎領域的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煙臺市科技進步獎3項。

李建平與他的團隊分析患者病情

房顫,其突出的危害是左心房內血栓形成,進而引發腦中風及體循環動脈栓塞,據統計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高5倍,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一個是房顫患者,因此房顫患者的防栓治療至關重要。

“我們必須認清的事實是,房顫消融目前還達不到100%根治房顫,因此即使做了房顫消融的病人,將來也存在房顫復發,進而形成血栓的風險。”李主任介紹,按照傳統的方法,是通過終生服用抗凝藥物來預防血栓,這不僅麻煩,而且長期服用抗凝藥物,有誘發腦出血的風險。該如何從源頭上預防血栓?李建平主任又開始探索左心耳封堵術。

從去年5月開始,李主任在全省率先開展了一站式房顫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手術,給房顫患者上了雙保險,既改善了患者的症狀又從源頭上阻止了血栓形成,可謂是關心護腦、心腦同治,讓房顫患者遠離中風,為眾多血栓高危的房顫患者解除了後顧之憂。目前為止,李建平主任也是山東省唯一能獨立完成這項手術的醫生。

帶領電生理進入“綠色新時代”

他是省內獨立完成房顫射頻消融技術的第一人,也是在全省率先開展了一站式房顫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手術的醫生。然而,這些“第一”並沒有讓李建平滿足。

近年來,在心血管內科醫護團隊的努力下,毓璜頂醫院房顫治療中心年房顫手術量達到300例以上,居省內第一位。

量的積累換來的是質的飛躍。今年9月初,中國綠色電生理聯盟---魯東聯盟落戶煙臺毓璜頂醫院,這標誌著毓璜頂醫院心內科電生理團隊的技術水準已進入綠色精准,安全高效的綠色新時代,毓璜頂醫院心內科也是全國第13個獲此殊榮的心臟中心。

在保證手術取得較高成功率的基礎上,李建平做房顫消融手術從原來的五個小時縮短到現在的一個半小時,已然成為了房顫治療領域的專家。自去年9月開始,李建平已能做到零射線或極低射線下完成房顫消融,大大減少或避免了X射線對醫生和患者的輻射,成為我省第一個能實現綠色消融的醫生,也是目前魯東地區唯一能做到零射線房顫消融的醫生。

“零射線”射頻消融需要醫生在頭腦中還原心臟內部的三維結構,這要求術者必須有著嫺熟的技術和實踐經驗。”李建平主任介紹,這一技術的成功運用,標誌著醫院心臟介入領域“綠色電生理”時代的來臨,患者和手術醫生有望雙雙不再“吃射線”。

在剛剛閉幕的煙臺市心電生理與起搏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會議暨綠色電生理魯東論壇上,李建平主任介紹了其零射線房顫消融,及在全省率先開展的一站式房顫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手術的經驗,受到與會專家的廣泛讚譽,鑒於毓璜頂醫院心內科電生理團隊的技術水準、卓越成就,和在全國的影響力,經中國心臟學會批准,並經與會專家的的廣泛討論,特將中國綠色電生理聯盟----魯東聯盟的牌匾授予毓璜頂醫院心內科,李建平主任當選魯東聯盟主席。

注重團隊建設不忘初心

從醫幾十年,李建平從來不曾停止鑽研和努力,一個又一個“省內第一”的光環,是他在醫學領域裡埋首鑽研的輝煌成果。從李建平主任2008年獨立完成了山東省第一例房顫射頻消融手術至今,毓璜頂醫院的心內電生理工作在李主任帶領下,不斷發展壯大,其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影響力逐年大幅提升,現已成為省內第一個全國房顫消融培訓基地,中國綠色電生理聯盟魯東區中心。

李建平和他的工作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而相比自己取得的成績,他更希望年輕醫生們也能夠多學、多探索,為患者謀求更多、更大的福利。

李建平主任作為省內著名的電生理專家,多次受邀代表山東參加國際或全國頂級的心律失常大會。在去年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好術者”演講比賽活動中,李主任作為電生理團隊的帶頭人,還積極鼓勵團隊年輕醫生參加比賽,並把自己做的手術病例整理成課件,讓年輕醫生拿去參加演講比賽,取得了較好成績。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每當被問及開展電生理工作的辛苦和經驗時,李主任總是答道:房顫治療任重道遠,手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一直在出發。

李建平對年青醫師進行帶教

李建平個人簡介

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毓璜頂醫院心內科副主任,煙臺市心內科專業學科帶頭人、中國房顫工作組成員、煙臺市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省首位房顫獨立術者、全省首位也是目前唯一房顫左心耳封堵術獨立術者,魯東地區目前唯一能做到零射線房顫消融術者,中國綠色電生理聯盟魯東中心主席,曾在德國漢堡聖喬治醫院深造,目前已完成房顫消融手術1000餘例,數量全省第一,其在房顫臨床及基礎領域的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煙臺市科技進步獎3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