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湛江市生產生活秩序迅速恢復正常

文/圖 金羊網記者 袁增偉 全良波 通訊員 汪良波

今年第20號颱風“卡努”于16日淩晨3時25分在湛江徐聞縣新寮鎮登陸, 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 面對颱風的正面襲擊, 湛江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 黨政軍民齊心協力加強防禦, 取得了防風工作的階段性勝利, 全市人員安全, 沒有發生聚眾鬧事、哄抬物價、搶購商品、衛生疫情等情況。 目前, 全市生產生活秩序迅速恢復正常, 並已全面轉入抗災複產階段。

轉移部分船隻

及時勸導轉移群眾

隨著“卡努”登陸後不利影響減弱, 該市於今日4時30分將防風Ⅰ級應急回應降為Ⅱ級應急回應。 各地各部門嚴格落實防風應急預案, 快速反應, 各司其職, 各負其責, 加強值班值守, 強化預警預測, 加大宣傳報導力度, 通過廣播電視、手機滾動短信廣泛發佈最新颱風動態1400萬餘條, 讓廣大群眾及時瞭解“卡努”的發展動向, 提示群眾主動防風避險、保障人身安全。

颱風登陸前夕, 鄭人豪同志、姜建軍同志坐鎮市三防指揮部, 指揮全市防風救災工作。 市四套班子領導分赴各縣(市、區), 與當地黨政負責同志堅持在一線組織廣大人民群眾防禦颱風。 市委組織部下發緊急通知, 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在抗擊颱風中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 全市共派出65個工作組到各地督導做好防禦工作, 發動30多萬幹部奮戰在防風第一線, 加強漁排、港灣等重點區域巡查, 部署做好人員轉移工作。 全市10742艘登記在冊的出海作業漁船已全部回港或就近避風;35282名海上作業人員已全部上岸避險, 3752名漁排人員已全部轉移上岸避風。 各縣(市、區)啟用避護場所896處,

轉移危險區域的群眾238208名。 全市6個濱海浴場、26個旅遊景區已全部關停, 所有遊船停航避風, 安全撤離遊客12774名。

轉移部分船隻

防風期間, 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加強領導, 整合防颱風力量, 落實物資和人員配給, 確保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在遭受颱風破壞情況下能及時搶修。 南海艦隊駐湛部隊、湛江軍分區、武警邊防、公安消防、市防汛搶險民兵輕舟機動大隊等28個搶險隊、3980名搶險隊員嚴陣以待, 隨時投入搶險。 市三防物資倉庫提前儲備沙包袋、鋼筋籠、土工布等搶險物資, 隨時準備調派到各地投入抗風搶險。 衛星電話已提前預置到可能受颱風嚴重影響的區域。 12艘海事應急救助船舶分佈在雷州半島東西岸隨時待命。

安頓群眾

切實解決災民生產生活實際困難

目前, 湛江市已全面進入救災複產階段。 組織人員實事求是、全面核查災情, 建立受災群眾檔案、花名冊, 切實解決災民生產生活實際困難, 確保受災群眾有水喝、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能得到醫治。

抓緊搶修受毀基礎設施。 以最快速度排查搶修供電、供水設施和基站受損情況, 確保正常供水、供電及通訊, 保障群眾正常生活秩序。 做好損毀水利工程修復, 強化汛情雨情的預判, 確保安全度汛。 組織力量排險清障, 迅速消除道路和城區台風災痕, 在最短時間內確保路況安全暢通, 恢復城市面貌。

積極幫助群眾恢復生產。 全面開展救災複產工作, 根據實際情況, 發動指導農民抓緊開展農作物扶植、防病、等搶救工作, 迅速恢復農業、畜牧業、海水養殖業等, 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深入瞭解企業受災情況, 解決實際困難, 助力企業快速恢復生產。 加強衛生防疫工作。 組織醫務人員進村進戶, 做好災後防病和衛生應急工作。 加強飲水監測和食品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加強環境清理和消毒,嚴防災後疫情發生,切實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加強飲水監測和食品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加強環境清理和消毒,嚴防災後疫情發生,切實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