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共十九大牽動全球目光(海外眼)

圖為在天安門廣場拍攝的“祝福祖國”巨型花籃。

隨著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全球視線彙聚北京。

中國經濟未來走向哪裡, 中共如何加強自身建設, 中國怎樣定位全球角色……國際社會目光灼灼, 迫切希望通過十九大找到更多答案。

將展示黨的改革決心

中國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 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是拉動中國前進的火車頭。 近年來, 中共從嚴治黨的魄力讓世界嘆服。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 黨中央從嚴治党、治國、治軍, 在黨風、國法、軍紀方面取得了制度性的改變和進步。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李斧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是近年來中國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成就。

中國僑聯海外委員、美國耶魯大學電機系訪問研究員徐德清也向本報直言, 過去五年, 反腐取得成果是中國最令人鼓舞的變化, 中國反腐的決心和信心讓全球都為之震動。

“在反腐取得規模性勝利的重要時刻, 中國共產黨將如何繼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我們期待十九大定調。 ”俄羅斯莫斯科孔子文化促進會會長姜彥彬向本報記者表示, 這是海外華僑華人關注十九大的一個重要內容。

國際觀察者們同樣聚焦於此。

俄羅斯《星火》週刊刊文指出, 十九大首先將展示中國共產黨的團結、穩定和改革決心。 文章指出, 近五年來, 中共的反腐規模令人印象深刻。 “八項規定”等黨內生活的新規定, 如今已成為從嚴治黨的方針指令。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認為, 在政治上, 中共的反腐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在該網站看來, 十九大是對中國共產黨的未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會議。

一切跡象都表明, 在中共的領導下,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將進入新階段。

對此, 經常往來中外之間的華僑華人感觸更為深刻。

今年3月, 日本神戶中華同文學校校長張述洲作為海外代表, 受邀列席全國兩會。 他向本報記者感慨:“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才能實現56個民族的團結統一, 才能推進‘一帶一路’的宏偉倡議, 才能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我堅信, 十九大的召開一定會加快中國的發展。 ”

為中國經濟指明方向

如今, 一個共識讓來自全球的目光聚焦中共十九大——這次非常重要的會議, 將為今後幾年的中國經濟指明方向。

“儘管世界經濟不斷面臨新的巨大挑戰, 但是中國經濟逐步好轉。

今年, 全球都在期待中國取得6.5%以上的增長, 進一步帶動世界經濟的整體復蘇。 ”李斧說。

俄羅斯衛星網引述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亞歷山大·羅曼諾夫的觀點稱, 對於中國領導層而言,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調整經濟結構。 面臨新的國際和國內挑戰, 中共十九大預計將討論關於發展市場經濟和自由化貿易的新舉措。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已經走過最艱難時期, 如何進一步推動經濟轉型, 從而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性勝利, 這是我們對於十九大的一大期待。 ”薑彥彬表達了相似的關切。

對於十九大之後的中國經濟, 世界顯然更傾向于做出樂觀判斷。

《瑞士商報》注意到, 中國已經調整經濟導向, 不願再充當“世界工廠”的角色,

而是希望製造高品質的產品。 對此, 該報引述盛寶銀行首席經濟師斯滕·雅各森的觀點稱, 相信中國領導人也會在十九大上敦促加強創新。

徐德清同樣關注中國的創新步伐。 十九大前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出臺, 鼓勵和弘揚企業家精神。 “這對我們回中國投資興業的海外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是一個極大的激勵。 我們期待十九大之後中央推出一系列具體舉措, 促進企業家精神的落實和展示。 ”

以全球視角勾畫外交

在世界眼中, 中國在未來幾年將如何定位自己的全球角色, 同樣是一個重要命題。 英國《金融時報》稱, 如今,中國與日俱增的國際影響力需要它在全球大格局下來勾畫自己的設想。

德國《世界報》也認為,在世界政治中,北京正處於超車道,中國在全球的新角色將比計畫中來得更快。

“中國外交在十九大之後的走向無疑是國際社會關注的重中之重。”英國廣播公司分析稱,在中國復興的大背景下,十九大之後的中國外交很可能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外交姿態處理國際事務,參與全球治理。“這對於國際社會無疑是積極的,世界樂意見到一個更加願意承擔責任的中國。”

一個在國際舞臺更加自信、更有擔當的中國,更是海外6000多萬華僑華人所期盼見到的。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中國不僅是制定國際新秩序的參與者,而且扮演著宣導者、引領者的角色。我們期待十九大對中國的大國外交政策做出總結和新的部署。”薑彥彬說。

徐德清也表示,在近年來逆全球化的潮流下,中國堅定地扛起全球化的大旗,發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十九大將會規劃出中國未來五年甚至更遠的發展藍圖,這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看到中國採取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代表的積極進取的外交戰略,我們感到由衷的自豪與喜悅。十九大對‘一帶一路’建設做出進一步的確認和落實,這是我們海外華僑華人的期待,也是最為關注的亮點。”李斧說。

如今,中國與日俱增的國際影響力需要它在全球大格局下來勾畫自己的設想。

德國《世界報》也認為,在世界政治中,北京正處於超車道,中國在全球的新角色將比計畫中來得更快。

“中國外交在十九大之後的走向無疑是國際社會關注的重中之重。”英國廣播公司分析稱,在中國復興的大背景下,十九大之後的中國外交很可能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外交姿態處理國際事務,參與全球治理。“這對於國際社會無疑是積極的,世界樂意見到一個更加願意承擔責任的中國。”

一個在國際舞臺更加自信、更有擔當的中國,更是海外6000多萬華僑華人所期盼見到的。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中國不僅是制定國際新秩序的參與者,而且扮演著宣導者、引領者的角色。我們期待十九大對中國的大國外交政策做出總結和新的部署。”薑彥彬說。

徐德清也表示,在近年來逆全球化的潮流下,中國堅定地扛起全球化的大旗,發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十九大將會規劃出中國未來五年甚至更遠的發展藍圖,這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看到中國採取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代表的積極進取的外交戰略,我們感到由衷的自豪與喜悅。十九大對‘一帶一路’建設做出進一步的確認和落實,這是我們海外華僑華人的期待,也是最為關注的亮點。”李斧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