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屯人堅守苦幹不苦熬精神

立屯人堅守苦幹不苦熬精神□ 本報記者 羅承品

10月16日, 秋雨淅瀝。 趙蘭英和屯裡的幾個姐妹在家裡組裝電子零配件, 有說有笑, 甚是熱鬧。

天等縣馱堪鄉道念村立屯舊學校改造的扶貧車間今年7月投入使用。 屯裡包含趙蘭英在內的四五十名留守婦女在家門前找到了就業崗位——電子零配件組裝加工。 這幾天下雨, 趙蘭英和姐妹們把零配件拿回家裡組裝加工, 不耽誤掙錢。

“兩個小孩還小, 外出務工就不能照顧他們, 現在在家門口就業, 一天掙五六十元。 村裡的果園需要施肥噴藥時, 去做一天也有八十元。

”趙蘭英說, 只要肯幹, 在家裡也會有一定的收入。

趙蘭英所說的果園, 是立屯村民去年8月將436畝土地流轉給天等縣中良農旅投資有限公司發展的高端水果種植園, 種植有西瓜芭樂、香水檸檬、鳳梨釋迦、手撕鳳梨等臺灣高端水果。

貧困戶趙榮英, 把家裡的三畝土地流轉出去, 每年就有1800元租金收入。 “國家扶貧政策好, 我現在養有肉牛5頭、肉豬5頭, 獲得國家以獎代補資金3000元, 如果豬和牛能賣個好價錢, 明年再擴大養殖量。 脫貧致富有奔頭。 ”

近幾年, 立屯裡的好事一件接著一件。 “一事一議”資金硬化了屯級道路, 建設了籃球場、文藝舞臺等。 逢年過節屯裡人就在這裡開展文藝表演, 豐富村民文化生活。 後援單位天等縣住建局還拿出150萬元支援立屯進行鄉土文化建設,

對立屯風貌進行改造, 建設民俗文化體驗區。

駐道念村第一書記韋軍告訴記者, 立屯擁有臺灣水果四季採摘體驗區, 立屯民俗文化體驗區, 以及立屯精神、天等精神文化展示教育區, 目前正在屯入口處建設星級旅遊廁所, 在立屯隧道前也征地72畝, 規劃建設遊客綜合服務區。 立屯在第四代支書趙萬金帶領下, 繼續弘揚“寧可苦幹, 不願苦熬”的立屯精神, 依託資源打造鄉村旅遊。 像趙榮英等24戶貧困戶也在家門口就業或者發展養殖業, 在今年脫貧摘帽。

“黨的十九大馬上召開了, 我要召集群眾到屯裡的文化室一起收看開幕式。 不但黨員幹部要收聽收看十九大, 普通群眾也高度關注十九大。

我們期盼十九大報告對鄉村綠色旅遊、有機農業、鄉村手工業、休閒農業等綠色產業發展有新的謀劃, 對立屯發展鄉村旅遊有新的指導和政策。 ”立屯黨支部書記趙萬金樂呵呵地說。

1973年起, 立屯人在黨的十五大代表農世英等三代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 苦幹不苦熬, 挖山鑿洞二十餘年, 鑿通了與外界聯繫的通道。 路通了, 如今扶貧車間、高端水果採摘園建到屯裡去, 立屯群眾又要在家門口大幹一場。

離開立屯時, 記者禁不住回頭再看看那條立屯人用二十多年鑿通的隧道, 隧洞口上方“立屯精神永放光芒”八個大字, 熠熠生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