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蘇人數最多的縣份,很快就要破200萬,地理位置太優越

沭陽縣是江蘇三個省直管試點縣之一, 因位於沭水之陽而得名, 2016年, 沭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7.31億元;總量始終穩居蘇北21縣(市)首位。 地處徐州、連雲港、淮安、宿遷四市結合部, 屬魯南丘陵與江淮平原過渡帶。 2016年末, 戶籍總人口197.05萬人。

沭陽縣

沭陽縣歷史悠久,

戰國時屬楚國。

秦統一中國後, 初屬薛郡, 後改屬郯郡。

西漢景帝封衛綰於建陵, 在境內首立侯國, 建陵今屬新沂市。

西漢武帝時, 始設厚丘縣, 隸屬東海郡。 縣治厚鎮, 前有丘陵盆地, 後有厚鎮河, 故名厚丘縣。

漢成帝封楚孝王四子為陰平侯, 陰平始為侯國。 東漢除侯國, 置陰平、建陵二縣。

沭陽縣

北周建德七年(578年), 改懷文縣為沭陽縣, 縣名沿用至今。 因治所位於沭河北岸, 故名。 北周廢建陵縣。 隋文帝開皇年間廢沭陽郡, 縣治遷入郡治, 隸屬海州。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 土人反, 改沭陽為沭州。

唐高祖武德年初, 複置厚丘縣, 八年(625年)省, 入沭陽縣。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 沭陽改屬泗州。 鹹亨五年(674年), 還屬海州。 五代、宋、元依唐制。

明洪武年間, 沭陽從海州析出, 隸屬淮安府。

清代順治、康熙兩朝沿襲明制,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 改屬海州。

沭陽縣

沭陽縣方言屬江淮官話洪巢片海泗小片, 包含海州話與泗州話, 縣內各地語言、語調有所差異, 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戲曲。

沭陽有較多的歷史古跡和文化遺產, 如新石器時期的萬北遺址、臧墩和六朝墓葬, 西周時的孟墩、殷墩, 前漢時的厚丘、陰平方城遺址, 宋朝大科學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業與虞姬誕生地有關的虞姬溝、虞姬廟、九龍口、霸王橋等;明代抗倭將領劉綎築的營壘,

清代性靈派詩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古典雅秀的逍遙廳。

沭陽有什麼好吃的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