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指望喝水敷面膜抗秋燥?然並卵

10月8日進入寒露節氣, 空氣也開始變得較為乾燥, 對於秋燥, 很多人認為可以通過補水和一般的食療來應對。 其實, 有的秋燥症狀並不是多飲水或者簡單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就能緩解, 一定要對“證”, 才能有效預防。

誤區一:秋天一定會出現秋燥症狀

秋燥雖然是自然現象, 但是這個“燥”如果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便成為致病因素, 中醫稱之為“燥邪”。 有人也許會說, 為什麼自己的秋燥感覺很明顯, 但身邊人卻感覺不是很大呢?

這主要與秋燥產生的三個客觀條件有關係。

第一種情況是, 有的地方雖然到了寒露節氣, 但是雨水並不稀少, 秋燥的感覺因此也就不明顯;

第二, 有的地方寒露節氣之後雨水較少, 秋燥程度比較強烈甚至變化過於急驟, 超過了很多人的適應能力, 因此大家對秋燥的感覺會比較明顯;

第三, 雖然秋燥出現的時間與程度都比較正常,

但有些人的抵抗力較低, 對秋燥比較敏感一些, 因此同一地區的人對秋燥的感覺也會不一樣。

誤區二:天天敷面膜就能對抗秋燥

在秋季, 很多女性會感覺面部肌膚乾燥, 於是採用多敷面膜的辦法來對抗秋燥, 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區。

其實, 面膜不適合每天用。 因為面膜裡含有大量的精華成分, 而皮膚的吸收能力有限, 過剩的營養反而會出現堵塞毛孔、滋生粉刺、油脂粒等問題。 對於時下較流行的睡眠面膜, 性質較溫和清爽, 補水效果也不錯, 有的女性喜歡敷著過夜, 這也是不可取的。 因為皮膚長時間不能呼吸, 新陳代謝受阻, 同樣會帶來粉刺和油脂粒等問題。

秋燥的季節, 最好使用成分較溫和的保濕面膜, 次數不要太頻繁,

每週敷一兩次, 每次15~20分鐘即可, 不要等到整片面膜都幹掉再拿下來。

誤區三:多飲水就能預防秋燥發生

很多預防秋燥的科普文章中都會提到多飲水可以防秋燥, 一些人覺得比較有效果, 但有些人覺得效果並不明顯。 這是為什麼呢?

燥邪的致病原因有四個特點, 對於秋燥耗損津液的這一證型, 主要是因為“燥性乾涸”引起的, 這類人群一般多飲水能起到較好的滋陰潤燥效果。

但秋燥致病的“燥邪”還有三個特點需要注意:第一是燥邪最容易損傷肺臟, 誘發呼吸系統疾患, 比如大家經常聽說的燥咳。 西醫對於這類咳嗽的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 中醫按溫燥與涼燥辨證用藥, 效果較好。 溫燥咳嗽一般發生在初秋, 以咳嗽少痰,

不易咯出, 口乾咽痛為特點, 或伴身熱、微寒、頭痛等風熱表證, 中醫常用具有疏風清熱、潤燥止咳的中藥進行治療。 涼燥咳嗽一般發生在深秋, 主要是感受燥邪與風寒之邪, 主要症狀除了咳嗽少痰、咽幹鼻燥表現外, 往往兼有惡寒發熱、頭痛無汗等風寒表證, 中醫常用具有疏風散寒、潤肺止咳的中藥進行治療。

誤區四:初秋不會出現“涼燥”症狀

有人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自己會從初秋開始出現涼燥咳嗽的症狀呢?

第一, 與患者體質有關。

如陰虛體質的燥咳患者易患上溫燥咳嗽, 氣虛、陽虛體質的患者易患上涼燥咳嗽, 這時候不但要用中藥常規方劑對證治療, 還需要服用秋冬膏方調理。

第二, 中醫認為燥性肅殺, 會克伐肝氣。

燥邪在五行屬金, 按照中醫五行理論, 肝屬木, 金克木, 所以秋天燥邪太過會對人體的肝氣造成損害, 容易引起情緒波動、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心慌心悸、失眠等問題。 這個時候不但要潤燥, 還要疏肝解鬱。

第三, 秋燥中的涼燥容易滯澀氣機。

被這類燥邪所傷的患者一般會出現胸悶喜歎氣、兩脅脹痛、噯氣、憂鬱寡歡、情緒波動時腹痛腹瀉, 女性則易出現乳房脹痛甚至痛經等症狀, 這個時候僅僅潤燥也是不夠的, 還需要順暢人體氣機。

文/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

副主任中醫師 夏公旭

皮膚科主任 杜長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