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肝硬化動脈血管擴張與高動力迴圈狀態的病理生理機制

【據《Liver Int.》2017年9月報導】題: 肝硬化動脈血管擴張與高動力迴圈狀態的病理生理機制(作者Møller S等)

肝硬化門脈高壓的患者常發生食管靜脈曲張、腹水、腎功能衰竭等諸多器官系統的併發症, 從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Møller S等從現有的病理生理學知識出發, 對肝硬化動脈血管擴張和肝硬化高動力迴圈進行了闡釋, 以期對未來的相關研究起到推動作用。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肝細胞對代謝產物和毒性擴血管物質的清除能力下降。 正因如此, 在一定程度上, 由於內臟和外周血管同時擴張, 肝衰竭合併門靜脈高壓可導致高動力迴圈狀態。

在高動力迴圈狀態下, 血管擴張引起血管反應性降低且順應性普遍升高, 而其變化情況與高動力迴圈程度及動脈血壓成正相關。 同時, 由於內臟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啟動以及非滲透性抗利尿激素的釋放, 患者可出現心輸出量增加、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血壓下降。 腸道菌群移位及類毒素吸收是另一研究熱點。 門體靜脈分流和細菌移位可引起擴血管物質增多, 從而導致血容量的重新分佈及中央性低血容量。 內臟淋巴結、腹水以及迴圈中的細菌可刺激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釋放TNF-α、IL-6及NO等炎症因數, 同時細菌還通過表達PAMPs引起一系列炎症反應, 從而加重血管擴張和高動力迴圈狀態。
動脈血管擴張可引起門靜脈血流量增加, 從而導致門靜脈壓力進一步升高的惡性循環。 門脈高壓症本身病變及內臟血流增加又可進一步加重高動力迴圈狀態, 並伴隨肝硬化心肌病、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和腎功能不全而出現心血管功能的改變。 不僅如此, 由於肝功能不全、低動脈血壓下的高動力迴圈狀態和神經體液調節的異常, 肝硬化患者可進一步出現肝腎綜合症, 甚至發展為腎功能衰竭。 對於心、腎功能發生改變的患者, 由於灌注壓力不足以及TNF-α、IL-6等細胞因數對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患者可出現皮質醇分泌不足的表現。 血流動力學的改變是威脅肝硬化患者生命的一大因素,
肝移植可極大程度地使這種變化得到逆轉。

目前, 使用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和特利加壓素等降低門脈高壓的藥物可有效改善高動力迴圈狀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