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魏小安:接地氣的中國旅遊業 才能更好發展

摘要:1979年小平同志視察黃山, 高瞻遠矚地指出“黃山是發展旅遊的好地方”, 奠定了黃山作為中國現代旅遊業發源地的歷史地位。 可以說, 中國現代旅遊從黃山出發, 從無到有, 從探索到一步一步夯實地基, 這一路走了三十年。 旅遊業從不成規模, 到今天成為我國公民幸福與否的標配產業, 也成為當下拉動經濟發展的一架馬車。 三十多年的發展成績斐然, 然而快速成長的背後是否也有煩惱。 近日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在“兩會部長通道”也表示, 旅遊業像個孩子, 也有成長的煩惱。 或許, 也應該放慢腳步,

調整節奏, 輾轉陳思, 前方的路會走得更順利。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在北京發佈了2016-2017年《旅遊綠皮書》, 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秘書長、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魏小安在會上指出現下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三大短板。

全文如下:

247個5A的紅火代表不了數萬個景區的現狀, 幾個典型案例也代表不了全行業。 裸心谷、烏鎮確實很棒, 試問, 如果全國有一千個裸心穀、一千個烏鎮, 現在的裸心谷、烏鎮自身就得垮臺。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常識性判斷, 問題在於我們的發展模式恰恰違背了常識。

這次的旅遊綠皮書主報告我得看三遍, 第一有觀點, 而且把該說的話都說了;第二有數據, 不拘泥於國家旅遊局這點數。

學者說學者話, 所以我今天就談“中國旅遊發展短板”這個題目。

短板和問題還是有所不同的, 短板本身是問題, 而且是更重要的戰略性的問題。 但是行業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技術性的問題, 有些問題我不關注, 比如大家一說市場秩序不好, 我們要治理整頓, 這個話說了三十年了, 年年叫, 年年治, 年年如此, 這種事我不關注。

還有些事情不是問題, 是不同發展階段的現象。 但是短板不同, 短板是戰略性的。 國家旅遊局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剛剛開完, 我連續參加了28年的全國旅遊工作會, 但是這次我不去了, 兩個原因:

一個是國家旅遊局工作人員的作風問題, 10號通知我, 說領導決定讓您去開會, 11號報到, 把學者當什麼了?給我發了一個通知,

一看通知落款是7號, 7號給我發個通知我還可以安排, 這是把學者當工具, 用之即來揮之即去, 所以我不參加。 第二無非就是領導做一個報告, 然後大家說一堆拍馬屁的話, 我也犯不著說。 所以我中斷了一個記錄, 全國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人連續28年參加的。

但是我看了一下會議報告, 說句老實話, 幸好沒去, 去了沒法說話。 這次強調的觀點, 三步走, 從粗放型到集約型, 而且還是從粗放型到比較集約型到高度集約型。 我實在不認同, 這實際上也是對當前的形勢到底怎麼判斷的問題。 我覺得現在不是粗放和集約的問題, 現在短板就是三個。

一、結構優化

結構問題是經濟發展始終存在的問題, 國民經濟如此, 各行各業如此,

旅遊行業更是如此。 我們老是說我們現在的主要矛盾是旅遊的供給總量跟不上需求, 錯, 錯在結構, 我們現在有些供給已經過剩, 有些供給基本平衡, 有些產品供不應求。 所以

在結構問題上我們如果不下一點工夫, 將來的發展仍然存在比較大的問題。 比如說12800家城市型的星級酒店, 2014年全行業虧損59億, 大家說這是八項規定的影響, 2015年繼續虧損, 當然虧損好了一些, 20多億, 2016年仍然虧損。 根本問題不是八項規定的影響, 是在這個領域已經嚴重供過於求, 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個問題, 還忽悠, 忽悠誰呢?

可是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又存在不足, 現在最大的不足就是休閒度假產品不足。 前提是中國的傳統休閒度假資源不足,

全世界度假主體地區, 主體資源都是濱海度假, 中國雖然有一萬八千公里的海岸線, 但是真正能做度假的地方沒有幾個, 這就是資源不足。

現在消費者用腳投票, 東南亞已經變成中國人主要的度假地, 東北亞即將變成中國人主要的度假地, 這就是結構性問題。 這個結構性問題如果我們不看重, 將來好多事情都很難辦。 也就是說缺乏結構性的判斷, 實際上主要是三塊。

第一塊是市場結構, 第二塊是產業結構, 第三塊是區域結構。 我不認為2016年旅遊1.2萬億的投資是個好事, 這裡邊大概得有至少三分之一是泡沫化投資。 在2015年12月份的時候我就提出中國旅遊發展要警惕泡沫化, 我說的還是警惕, 到2016年底, 我說的是中國旅遊發展的泡沫已經來臨, 這種泡沫會加大結構性的惡化,將來會產生一系列的後續問題。

這是第一個短板,而且這個短板將來形成的問題很難想像。比如說現在大家忽悠全域旅遊,很好,但是將來真正發生問題的就是地方旅遊委怎麼跟地方省長交待,省委書記省長很重視,要旅委給你旅委,要錢我給你錢,要什麼給你什麼,但是有一條,有沒有達到目的,沒達到怎麼辦?你這個旅委主任還想當不想當了。

現在很多地方的旅遊局長都擔這份心,500個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建單位,這叫示範區嗎?兩批500個不就是兩個250嗎?無非就是兩個傻數。全域旅遊這個事我很贊成,但是這種操作方式我不贊成。反正國家旅遊局的官員像流水一樣,局長走了換個新局長,這事我不做了,不認了,地方官員怎麼辦?這也是一種結構性的問題。

二、消費細化

剛才開會的時候專門看了一下中國旅遊研究院的中國旅遊消費報告,這個報告看完了跟沒看一樣。

我就是這個結論,為什麼?缺乏細化,可是現在最短缺的就是這一塊。我接觸很多外國專家,外國專家關注的是消費研究、市場研究,然後深一點到產品研究。沒有我們這一套,全域旅遊,區域規劃,諸如此類的,人家沒這一套,我們的短板恰恰在這兒。

實際上這裡不光是發展的短板,也是研究的短板,研究的短板可以理解,因為研究消費誰來買單?按理說國家旅遊局應該買單,各個省旅遊局應該買單,但是現在旅遊局不關注市場,關注的是產業促進,產業發展,沒人買單這事怎麼做?所以很自然,發展熱點變成研究熱點,然後領導的不關注也變成研究的不關注。但是我接觸的國際專家研究實際上恰恰和我們相反,如果在這方面大忽悠,也同樣會造成一系列投資失誤,造成一系列工作失誤。我到蘇北就問你們對應哪個市場?說當然是長三角,我就說當然不是長三角,蘇北再怎麼做也做不過蘇南,長三角的客人在蘇南已經膩了要跑出去,還跑到蘇北來體驗蘇南文化,這不是荒唐嗎?他們想也是這個道理。河南、山東,這才是蘇北真正的市場,蘇北的這一套產品對他們才有真正的吸引力,我這還只是一個粗略判斷。

三、企業強化

三十多年來,除了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一句話,旅遊企業有非常高的效益。到了90年代下半期,從96年開始到現在20年時間,宏觀報喜微觀報憂。我就奇怪了,一個如此健康如此蓬勃如此朝陽如此興旺的產業,怎麼企業都不靈?道理何在?

我最近接觸的企業,首旅集團,我大體算了一下,資本收入率57%,1塊錢的固定資產大概形成5.7毛的收入,收入利潤率2.5%,資本利潤率1.4%,這樣的企業在國內還算好企業,在旅遊企業裡也算好企業。想想銀行利率是多少?

那我們幹半天到底幹什麼?我前天從無錫回來,討論無錫靈山集團的未來發展,因為要研究未來二十年,靈山在國內算是頂尖的企業,現在一句話,日子難過。後來我接觸魯能的文旅集團,他們也是這種情況。我們一批相當好的企業,他們的日子都難過,那我就不知道企業到底怎麼樣了?

所以說到現在為止,旅遊企業小散弱差,這個詞是我發明的,但是我發明完了之後覺得這個詞不對,企業小不是錯,組織結構散,競爭實力弱,效益差這才不行,小而強行不行?大而弱有什麼了不起的?所以我覺得以後我們說散弱差,不要加這個小字。

可是反過來說,到現在為止硬碰硬的旅遊企業我沒見過幾個,也就是攜程。一是實體性的旅遊企業現在日子不好過,除了227家5A級景區,這227家5A級景區也不是各個都好過,但是基本好過,除了這個之外,我現在真看不出來。不論是旅行社,飯店還是景區等等。第二類叫新興旅遊企業,剛才說全國的民宿4萬多家,我就問一句話,有幾個賺錢呢?營地全國600多家,有幾家盈利?老闆還說我們是戰略性投資,我們先鋪地,這還可以理解。

我們經常是用一個典型案例就開始誇張性宣傳,就代表了全行業。現在一說裸心穀不得了,這我認同。一說烏鎮很棒,確實很棒,全國有幾個能做到烏鎮?再說了,如果有一千個烏鎮,烏鎮自身都得垮臺。我覺得都是很簡單的常識性判斷,問題在於我們的發展現在恰恰違背了常識。

企業強化是整個行業的根基,(但)這(恰恰)是我們最大的短板。消費細化是需求的前景,也是發展的新動能,這也是我們的短板,結構優化是根本性的問題。這三個問題才是真正中國旅遊發展的短板,說我們的品質現在有點問題了,市場秩序不好,這都不是問題。再說了,全世界哪個國家品質好?我這兩年出了六次國,經常是讓我感覺非常不滿意,除了到日本,人家確實好。剩下的我都覺得不怎麼樣,基礎設施不如我們,酒店也不如我們,汽車也不如我們,包括服務本身也不如我們,我們幹嗎老妄自菲薄?動不動就是中國的旅遊品質差,我不這麼看。我們差,差在競爭力,我們有幾個真正在世界上可以叫板的企業?攜程可以叫板,這是新興的,傳統的旅遊企業能行嗎?所以類似這樣的事情,我們需要有清醒的判斷。我也就此提一個建議,明年的旅遊綠皮書我建議重點研究一下這三個問題,這樣我們就更接地氣,更能推動發展。(魏小安)

這種泡沫會加大結構性的惡化,將來會產生一系列的後續問題。

這是第一個短板,而且這個短板將來形成的問題很難想像。比如說現在大家忽悠全域旅遊,很好,但是將來真正發生問題的就是地方旅遊委怎麼跟地方省長交待,省委書記省長很重視,要旅委給你旅委,要錢我給你錢,要什麼給你什麼,但是有一條,有沒有達到目的,沒達到怎麼辦?你這個旅委主任還想當不想當了。

現在很多地方的旅遊局長都擔這份心,500個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建單位,這叫示範區嗎?兩批500個不就是兩個250嗎?無非就是兩個傻數。全域旅遊這個事我很贊成,但是這種操作方式我不贊成。反正國家旅遊局的官員像流水一樣,局長走了換個新局長,這事我不做了,不認了,地方官員怎麼辦?這也是一種結構性的問題。

二、消費細化

剛才開會的時候專門看了一下中國旅遊研究院的中國旅遊消費報告,這個報告看完了跟沒看一樣。

我就是這個結論,為什麼?缺乏細化,可是現在最短缺的就是這一塊。我接觸很多外國專家,外國專家關注的是消費研究、市場研究,然後深一點到產品研究。沒有我們這一套,全域旅遊,區域規劃,諸如此類的,人家沒這一套,我們的短板恰恰在這兒。

實際上這裡不光是發展的短板,也是研究的短板,研究的短板可以理解,因為研究消費誰來買單?按理說國家旅遊局應該買單,各個省旅遊局應該買單,但是現在旅遊局不關注市場,關注的是產業促進,產業發展,沒人買單這事怎麼做?所以很自然,發展熱點變成研究熱點,然後領導的不關注也變成研究的不關注。但是我接觸的國際專家研究實際上恰恰和我們相反,如果在這方面大忽悠,也同樣會造成一系列投資失誤,造成一系列工作失誤。我到蘇北就問你們對應哪個市場?說當然是長三角,我就說當然不是長三角,蘇北再怎麼做也做不過蘇南,長三角的客人在蘇南已經膩了要跑出去,還跑到蘇北來體驗蘇南文化,這不是荒唐嗎?他們想也是這個道理。河南、山東,這才是蘇北真正的市場,蘇北的這一套產品對他們才有真正的吸引力,我這還只是一個粗略判斷。

三、企業強化

三十多年來,除了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一句話,旅遊企業有非常高的效益。到了90年代下半期,從96年開始到現在20年時間,宏觀報喜微觀報憂。我就奇怪了,一個如此健康如此蓬勃如此朝陽如此興旺的產業,怎麼企業都不靈?道理何在?

我最近接觸的企業,首旅集團,我大體算了一下,資本收入率57%,1塊錢的固定資產大概形成5.7毛的收入,收入利潤率2.5%,資本利潤率1.4%,這樣的企業在國內還算好企業,在旅遊企業裡也算好企業。想想銀行利率是多少?

那我們幹半天到底幹什麼?我前天從無錫回來,討論無錫靈山集團的未來發展,因為要研究未來二十年,靈山在國內算是頂尖的企業,現在一句話,日子難過。後來我接觸魯能的文旅集團,他們也是這種情況。我們一批相當好的企業,他們的日子都難過,那我就不知道企業到底怎麼樣了?

所以說到現在為止,旅遊企業小散弱差,這個詞是我發明的,但是我發明完了之後覺得這個詞不對,企業小不是錯,組織結構散,競爭實力弱,效益差這才不行,小而強行不行?大而弱有什麼了不起的?所以我覺得以後我們說散弱差,不要加這個小字。

可是反過來說,到現在為止硬碰硬的旅遊企業我沒見過幾個,也就是攜程。一是實體性的旅遊企業現在日子不好過,除了227家5A級景區,這227家5A級景區也不是各個都好過,但是基本好過,除了這個之外,我現在真看不出來。不論是旅行社,飯店還是景區等等。第二類叫新興旅遊企業,剛才說全國的民宿4萬多家,我就問一句話,有幾個賺錢呢?營地全國600多家,有幾家盈利?老闆還說我們是戰略性投資,我們先鋪地,這還可以理解。

我們經常是用一個典型案例就開始誇張性宣傳,就代表了全行業。現在一說裸心穀不得了,這我認同。一說烏鎮很棒,確實很棒,全國有幾個能做到烏鎮?再說了,如果有一千個烏鎮,烏鎮自身都得垮臺。我覺得都是很簡單的常識性判斷,問題在於我們的發展現在恰恰違背了常識。

企業強化是整個行業的根基,(但)這(恰恰)是我們最大的短板。消費細化是需求的前景,也是發展的新動能,這也是我們的短板,結構優化是根本性的問題。這三個問題才是真正中國旅遊發展的短板,說我們的品質現在有點問題了,市場秩序不好,這都不是問題。再說了,全世界哪個國家品質好?我這兩年出了六次國,經常是讓我感覺非常不滿意,除了到日本,人家確實好。剩下的我都覺得不怎麼樣,基礎設施不如我們,酒店也不如我們,汽車也不如我們,包括服務本身也不如我們,我們幹嗎老妄自菲薄?動不動就是中國的旅遊品質差,我不這麼看。我們差,差在競爭力,我們有幾個真正在世界上可以叫板的企業?攜程可以叫板,這是新興的,傳統的旅遊企業能行嗎?所以類似這樣的事情,我們需要有清醒的判斷。我也就此提一個建議,明年的旅遊綠皮書我建議重點研究一下這三個問題,這樣我們就更接地氣,更能推動發展。(魏小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