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佛國有“三寶”,再給你三個來五臺山的理由!

五臺山三件“法寶”

五臺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在近2000米海拔的山中林立著幾百座寺廟, 這些寺廟遠離塵世的喧囂在空寂的大山中晨鐘暮鼓禪音佛樂,

日復一日的延續了幾千年。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 文殊菩薩代表聰明智慧是萬佛之師, 文殊菩薩的形象, 通常是手持慧劍, 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 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 世稱“華嚴三聖”。

世界遺產地山西五臺山, 以其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全球難覓的地質天堂、精美絕倫的古建藝術、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而飲譽海內外。 除了是佛國, 五台也是一個養生的好地方, 因為這裡有三件”法寶“(空氣、泉水、素齋)順應了國內外養生的大趨勢, 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空氣

據統計, 五臺山共有草本、喬灌木植物99科、351屬、595種。 1992年被當時的國家林業部首批列入國家級森林公園,

1994年又被確立為全國20處示範森林公園之一, 尤其是在夏、秋季節, 壯麗神秘的五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層巒疊嶂、綠樹挺拔、溪水縱橫, 落葉松、油松、青楊、白樺、雲杉等樹種及眾多迎紅杜鵑、六道木等灌木鬱鬱蔥蔥, 滿山皆綠, 林帶下則為亞高山草甸、林緣草地、灌叢草地和山地草原, 連綿起伏, 綠草如茵, 百花盛開, 爭奇鬥豔, 素有華北天然高山牧場之稱。

有人曾在媒體上贊曰:廟在山中, 山在樹中, 人在綠中……因為綠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 釋放氧氣, 還能吸收多種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對人類有害的氣體。 10多年來, 每年的一級空氣品質始終保持在360天以上。 濕潤的綠地、徐徐的清風, 形成了五臺山舒適愜意的清新空氣, 為此, 五臺山被國內外專家和遊客稱之為“天然氧吧”。

泉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 人對水的需要僅次於氧氣。 人如果不攝入某一種維生素或礦物質, 也許還能繼續活幾周或帶病活上若干年, 但人如果沒有水補充人體必需的水分的話,

卻只能活幾天。 據記載:素有“華北屋脊”之稱的五臺山, 地處華北大陸的腹地, 最高海拔達3061米。 五臺山夏短而涼爽, 冬長而嚴寒, 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近960毫米, 是全球同緯度地區中降雨較多的地區。 尤其是每年的7、8月間, 平均氣溫15℃到20℃。 全年降雪日在60至101天之間, 積雪日最多可達218天。 晚雪“五一”節前後, 早雪“十一”國慶前後亦不屬罕見。

雨量的充沛、積雪的漫長、植被的豐厚等自然環境, 使得五臺山水資源豐富, 溪泉眾多, 終年不竭, 清淳甜潤。 更為奇特的是山有多高, 水有多高, 山山有泉, 有的形成高懸如鏡的天池, 池水清澈, 波光瀲灩, 恍若明珠, 令人心曠神怡;有的形成順澗飛瀑, 疑銀河落天, 似玉帶飄逸, 光怪陸離, 使人遐想聯翩。 不獨為此, 多數泉水美麗動人的傳說和所含的人體必需的微量化學元素就更是沁人心脾。

據《五臺山志》載:五臺山周圍的小泉、小溪有200多處, 總流量為2.76立方米/秒, 全年總徑流量為0.8703億立方米, 占正常年清水流量總徑流的38.8%, 按流域統計, 清水河流域有泉水165處。 正是這些小泉、小溪彙集成了五臺山母親河——清水河的主流。 在眾多泉水中般若泉可謂是第一泉。該泉水清澈味美,日夜湧流不息。千百年來,凡高僧、活佛朝台,非此泉水不飲。清康熙皇帝先後五次、乾隆皇帝先後六次巡幸五臺山也都是飲此泉水,康熙欽名“萬歲泉”,乾隆則親筆題寫了“萬水泉”,意思讓萬民飲用。此外,還有龍泉、觀音泉、明月泉、馬趵泉等數十眼名泉,這些泉水含有14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化學元素,常飲用它,對心腦血管和神經系統的疾病具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的功效。還有不少遊客、香客等不僅自己開懷暢飲,而且還自帶盛水器皿,將泉水帶回去讓親朋好友分享。更有周邊的人常年用五臺山的泉水泡茶、待客等。

素齋

五臺山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僧人吃飯稱之為齋,和尚尼姑飲食為清素,稱為素齋。凡肉、蛋、蔥、蒜、韭菜等皆視為葷食,絕對禁用,煎菜全部用植物油和山泉水等。五臺山佛教文化孕育了以佛教素齋為主的素食文化,而且素食文化也促進了佛教文化的發展,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臺山地區由於地形複雜,水源充足,氣候差異很大,故盛產五台雜糧、山珍野菜、中草藥材等。尤其是盛產的台蘑,又稱“天花菜”,自古就有一家喝其湯,十家聞其香的說法,台蘑肉體肥實,菌蓋肉質肥嫩,油性大,營養價值高,早在唐宋時就被選作宮廷菜,是歷朝歷代的貢品,長期食用,能產生對病毒的抗體,增加對感冒等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還能降低膽固醇,防治腎臟病、膽結石、糖尿病、肝硬化和降低血壓和抗防癌變等延年益壽的作用;盛產的蕨菜亦稱“拳頭菜”、“如意菜”、“長壽菜”、“龍頭菜”等。其嫩葉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鉀、鈣、鎂、蕨素、蛋白質以及粗纖維等多種纖維素和18種氨基酸等,現代研究認為蕨菜中的纖維素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腸胃對脂肪吸收的作用,以其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消炎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之功效,被稱為“山菜之王”。

五臺山素齋用料普遍,完全以當地無公害的特產台蘑、蕨菜、金針、苦菜、台參、百合、黃芪、台耳、台花和蓧面、蕎面、豆麵、糕面、高粱面、玉米麵等山珍藥物為原輔料。菜肴多以佛教聖言而名,現有白塔風光、開花獻佛、羅漢齋菜、慈航普渡、佛珠蓮籽、白雲黛螺、佛磬瓜盅、觀音春筍、佛光普照等齋菜100多道;飯有金粟貢佛、臺山如意卷、蓧面窩窩、蕎面餄餎、握溜溜、荷葉卷等80多道;麵點有茄汁台蘑餃、素香四喜餃、羅漢什錦餃、山丹木魚餃、水晶土豆餃、野菜豆腐餃、臺山天花包、臺山水晶包等40多道;有黃芪粥、蘆根粥、八寶粥、黃米粥、黑豆粥、豌豆粥、蕎面粥、台參粥、台耳粥、百合粥、松籽粥等粥40多道。

總之,齋飯能益壽、素菜可養身。五臺山的素齋更是因糧食野蔬都可用,山珍藥物是上品而獨樹一幟,成為素齋中的一枝奇葩。因此,2002年8月和2004年8月,由央視著名主持人劉儀偉和汪洋主持的《天天飲食·中華美食》攝製組在五臺山的大白塔下,現場烹調、錄製了羅漢菜、白雲黛螺、佛磬瓜盅等10道素齋,並分別在中央電視臺一、二、十頻道分別播出,使五臺山的素齋轟動了全國,而且也以其色、香、味、形和較高的營養價值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食客。

願每一位與智慧五臺山有緣人皆能依願修持、福慧圓滿!

在眾多泉水中般若泉可謂是第一泉。該泉水清澈味美,日夜湧流不息。千百年來,凡高僧、活佛朝台,非此泉水不飲。清康熙皇帝先後五次、乾隆皇帝先後六次巡幸五臺山也都是飲此泉水,康熙欽名“萬歲泉”,乾隆則親筆題寫了“萬水泉”,意思讓萬民飲用。此外,還有龍泉、觀音泉、明月泉、馬趵泉等數十眼名泉,這些泉水含有14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化學元素,常飲用它,對心腦血管和神經系統的疾病具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的功效。還有不少遊客、香客等不僅自己開懷暢飲,而且還自帶盛水器皿,將泉水帶回去讓親朋好友分享。更有周邊的人常年用五臺山的泉水泡茶、待客等。

素齋

五臺山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僧人吃飯稱之為齋,和尚尼姑飲食為清素,稱為素齋。凡肉、蛋、蔥、蒜、韭菜等皆視為葷食,絕對禁用,煎菜全部用植物油和山泉水等。五臺山佛教文化孕育了以佛教素齋為主的素食文化,而且素食文化也促進了佛教文化的發展,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臺山地區由於地形複雜,水源充足,氣候差異很大,故盛產五台雜糧、山珍野菜、中草藥材等。尤其是盛產的台蘑,又稱“天花菜”,自古就有一家喝其湯,十家聞其香的說法,台蘑肉體肥實,菌蓋肉質肥嫩,油性大,營養價值高,早在唐宋時就被選作宮廷菜,是歷朝歷代的貢品,長期食用,能產生對病毒的抗體,增加對感冒等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還能降低膽固醇,防治腎臟病、膽結石、糖尿病、肝硬化和降低血壓和抗防癌變等延年益壽的作用;盛產的蕨菜亦稱“拳頭菜”、“如意菜”、“長壽菜”、“龍頭菜”等。其嫩葉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鉀、鈣、鎂、蕨素、蛋白質以及粗纖維等多種纖維素和18種氨基酸等,現代研究認為蕨菜中的纖維素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腸胃對脂肪吸收的作用,以其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消炎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之功效,被稱為“山菜之王”。

五臺山素齋用料普遍,完全以當地無公害的特產台蘑、蕨菜、金針、苦菜、台參、百合、黃芪、台耳、台花和蓧面、蕎面、豆麵、糕面、高粱面、玉米麵等山珍藥物為原輔料。菜肴多以佛教聖言而名,現有白塔風光、開花獻佛、羅漢齋菜、慈航普渡、佛珠蓮籽、白雲黛螺、佛磬瓜盅、觀音春筍、佛光普照等齋菜100多道;飯有金粟貢佛、臺山如意卷、蓧面窩窩、蕎面餄餎、握溜溜、荷葉卷等80多道;麵點有茄汁台蘑餃、素香四喜餃、羅漢什錦餃、山丹木魚餃、水晶土豆餃、野菜豆腐餃、臺山天花包、臺山水晶包等40多道;有黃芪粥、蘆根粥、八寶粥、黃米粥、黑豆粥、豌豆粥、蕎面粥、台參粥、台耳粥、百合粥、松籽粥等粥40多道。

總之,齋飯能益壽、素菜可養身。五臺山的素齋更是因糧食野蔬都可用,山珍藥物是上品而獨樹一幟,成為素齋中的一枝奇葩。因此,2002年8月和2004年8月,由央視著名主持人劉儀偉和汪洋主持的《天天飲食·中華美食》攝製組在五臺山的大白塔下,現場烹調、錄製了羅漢菜、白雲黛螺、佛磬瓜盅等10道素齋,並分別在中央電視臺一、二、十頻道分別播出,使五臺山的素齋轟動了全國,而且也以其色、香、味、形和較高的營養價值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食客。

願每一位與智慧五臺山有緣人皆能依願修持、福慧圓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