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戰德軍裝甲兵戰鬥隊形

裝甲兵戰鬥隊形是決定裝甲兵作戰中作戰效益的關鍵。 裝甲兵部隊在行軍、開進、接敵和追擊等戰術行動時, 根據敵情、地形和戰術任務等不同,

裝甲部(分)隊可採取不同的戰鬥隊形, 從而更有效地發揮出整體的作戰威力。 因此, 可以說, 一個優秀的裝甲部隊指揮官, 其實就是一個戰場上很會“排兵佈陣”的能手。 本文就是通過:二戰中德軍裝甲兵戰鬥隊形的研究, 來為那些無法接觸到詳細資料的我軍裝甲兵指揮官和步兵指揮官提供一個典型參考資料。 同時, 也是回答一位網友的問題。 正文如下古德里安將軍在他的《坦克——前進!》說到:“要想使坦克能機動作戰, 必須對其實施靈活而正確的指揮。 為能利用地形迅速前進, 並能在規定時間以全力衝擊敵人, 必須採取適當的行軍隊形、臨戰隊形和戰鬥隊形。 各種隊形必須簡單, 以便能根據地形條件和戰鬥情況迅速變換隊形。
死板地採用某種隊形, 不符合現代的坦克戰鬥運用原則。 ”從一個大範圍上講, 裝甲兵行軍、臨戰和戰鬥隊形均屬於“戰鬥隊形”範疇, 反之, 裝甲兵在與對手具體交戰時所採用的隊形就是狹義的戰鬥隊形, 亦稱我們文中所稱的“戰鬥隊形”。 但裝甲兵在交戰時, 根據其遵循的作戰原則, 狹義的戰鬥隊形實際上是與行軍隊形和臨戰隊形交織在一起的, 因此, 對戰鬥隊形的理解應該是視其情況而定的。 德軍是大戰前精確研究戰鬥隊形運用和隊形功能的軍隊之一, 而且在反復的訓練和演習中, 積累了遠遠高於對手的經驗與教訓。 這就使德軍能夠在大戰初期, 以淩利的攻勢, 以靈活的隊形, 總能在對手防禦體系中找出可以利用的缺陷,
並迅速加以放大, 從而經常將戰術勝利發展成為戰役勝利。 研究德軍戰鬥隊形, 必須要瞭解德軍裝甲部隊的編制。

我們僅僅以德軍在1935年10月15日首批建立的3個坦克師的編制說明如下:一個坦克旅包括二個坦克團,

每團二個營, 每營四個連, 每連十五輛坦克, 全師共有240輛坦克。 一個摩托化步兵旅, 包括一個步兵團和一個摩托車營步兵總數約有3000名。 一個反坦克營, 包括三個連, 起先裝備了37毫米炮。 一個裝甲偵察營, 每營有二個裝甲車連, 一個摩托車連, 一個混合連。 裝甲車總數約有50輛。 一個炮兵團, 每團二個營(每營六個炮兵連)裝備有牽引輕型榴炮, 每師72門。 一個摩托化通信營。 一個摩托化輕裝工兵營。 面對上述編制我們就可以理解為:德軍的戰鬥隊形的組成是具備諸兵種“聯合戰鬥”性質的合成隊形。 這就為我們繼續研究戰鬥隊形的編成、功能和變換, 以及指揮控制等具體問題奠定了基礎。

一、德軍裝甲兵編組戰鬥隊形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1、“為便於指揮各分隊及其火力, 必須使每個分隊作為一個整體行動, 為此, 就必須使分隊指揮官自己確定行軍隊形、臨戰隊形和行軍隊形。 ”

2、“排的行軍隊形為一個縱隊;連和營, 特別是在開闊地形上, 可成兩個縱隊。 ”

3、“戰鬥以前, 連和營根據當前地形和戰鬥情況展開成臨戰隊形。 ”

4、“戰鬥時,連成一線式戰鬥隊形,各排展開成散兵線。”

5、“各排成一線進攻時,即構成一個梯隊。梯隊的數量依以下條件確定:上級長官命令中規定的戰鬥隊形、坦克的數量和地形性質。”

6、“根據任務、戰鬥情況和地形條件,坦克集結時可採取各種保障安全的配置方法。”

7、“如果進攻是由團或旅實施的,這時的戰鬥隊形可成一個梯隊,也可成若干梯隊(坦克營一線配置或前後配置)。”

8、“坦克部隊(分隊)指揮官根據情況應位於最便於觀察和指揮所屬部(分)隊的地點。”

二、德軍裝甲兵戰鬥隊形的分類

德軍裝甲兵的戰鬥隊形可根據加強兵力的大小,戰場地形情況,當前敵情及上級任務可分為:裝甲隊形和混合隊形。其中,裝甲隊形就是指由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摩托車、工程車等機動力和防禦力大致相等的車輛組成的戰鬥隊形;混合隊形則是由上述車輛與徒步步兵組成的戰鬥隊形。必須注意,在部隊整個戰鬥隊形上空,還應當包括航空兵戰鬥支援機群。戰鬥隊形分類所遵循的主要原則就是:靈活便於機動,優勢便於發揚火力。“靈活便於機動”就是:戰鬥隊形應當盡可能地使隊形的整體簡單易用,能夠應付戰場上的不同的意外情況。“優勢便於發揚火力”就是:要求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與同一個對手交戰時,戰鬥隊形所形成的整體火力佔據優勢,即火力的集中。

1、裝甲隊形。可分為:梯次隊形、線式隊形、梯隊隊形、三角隊形、楔形隊形和棱形隊 形。梯次隊形包括左梯次隊形和右梯次隊形。當戰場左側有敵情顧慮時,裝甲部(分)隊成臨戰隊形或戰鬥隊形時,則組成左梯次戰鬥隊形;當戰場右側有敵情顧慮時,裝甲部(分)隊成臨戰隊形或戰鬥隊形時,則成右梯次戰鬥隊形。梯次隊形主要是為了沿前進方向運動時,防備側方威脅。線式隊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線平擺式”戰鬥隊形,也稱橫隊隊形。線式隊形一般是在敵情明確,地形開闊,便於裝甲部(分)隊以高速度衝擊時採用。在所有隊形中,線式隊形是能夠發揚坦克最大火力的隊形。梯隊隊形是在衝擊防禦縱深大的陣地時採用的隊形,目的是增大進攻的衝擊力,保持進攻的連續性。梯隊隊形分為二個梯隊隊形,三個梯隊隊形,以至根據敵情和戰場地形情況,可以編成為四個梯隊或者更多的梯隊隊形。梯隊隊形最大的弱點是,不便於保持隊形“轉向攻擊”的靈活性。三角隊形實質上是由梯隊隊形發展而來的,也就是在梯隊隊形的基礎上將各梯隊中的坦克前後位置調整一下。形成各梯隊的三角形。它包括前三角和後三角兩種。以一個連為例,德軍坦克連共有17輛坦克,每排5輛,連部2輛。展開成三角隊形(以前三角為例)時,1排5輛在最前方展開成三角形隊形,2排在1排後的左側展開成三角形,3排在1排右側展開成三角形,連部則位於三個坦克排中間偏後位置。三角隊形是德軍裝甲部(分)隊最常用的進攻隊形。楔形隊形實際上又是三角隊形變化出來的。三角隊形雖然進攻淩利,衝擊力強,但仍然不能有效地發揮連三角隊形中2排和3排內側共4輛坦克的火力,而且,在突入敵人陣地縱深中,如何在向內貫通時有效地打擊突破口兩側敵人火力點,就成了誕生這種隊形的根本原因。與三角隊形不同之處就是,2排和3排的坦克同時沿進攻軸線成“豎形”向前運動,但火力的打擊點則是隊形兩側。坦克連以上的單位均可採取“楔形”隊形。“棱形”戰鬥隊形實際上是由“前楔形”和“後楔形”合併而成的綜合戰鬥隊形。當整個隊形停止運動形成配置狀態時,則被德軍稱之為“刺蝟”隊形,亦指這種隊形可以使整個隊形迅速地向任一方向前出,並便於在任一方向構成火力正面。那麼,它在運動時,主要目的是防禦對方側後和翼側攻擊,並保持攻擊的整體性和連續性。

2、混合隊形。混合隊形基本採取與裝甲隊形一樣的戰鬥隊形。但也有不同,這就是步坦協同戰鬥隊形。當採取坦克與步兵混編進攻時,尤其是坦克引導步兵攻擊時,步兵只須編組在上述裝甲隊形中。當地形不利,步兵引導坦克攻擊時,坦克最好採取的是寬正面的“線式隊形”,也就是橫隊隊形,以便以更多的坦克火力支援步兵戰鬥。

三、德軍裝甲兵成功運用各種戰鬥隊形的戰例

1、進攻作戰戰例:在進攻莫斯科的“颱風”戰役中,德軍在莫斯科遠郊和近郊接近地突破蘇軍防禦陣地時,根據森林多,道路泥濘,蘇軍防禦縱深不大的特點,多採用“楔形”戰鬥隊形。突破後,由隨後的步兵部隊對被圍蘇軍實施攻堅作戰,裝甲部(分)隊則採用“楔形”的臨戰隊形搜索前進,有時甚至成一路行軍縱隊直接開進。如,在向圖拉的追擊行動中,古德里安的部隊則直接採取一路縱隊開進。但隨著蘇軍持續不斷的頑強反衝擊和反突擊,德軍裝甲部(分)隊遭受翼側和側後的攻擊越來越多,在莫斯科近郊地的戰鬥中,德軍被迫採取“棱形”戰鬥隊形,以保持進攻的穩定性。但在羅斯索科夫將軍強大的炮兵火力打擊下,德軍坦克因為密集的戰鬥隊形,導致坦克大量 損壞(注意:不是毀壞,榴彈炮打坦克的效能非常低,只能損壞坦克的外設裝備,破壞坦克的戰鬥隊形。)戰役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德軍坦克在連續的戰鬥中,已喪失初期的戰鬥威力,而 且由於地形和氣候也嚴重限制了德軍坦克的行動。更重要的是,蘇軍已具備了反攻的能力,德軍則成了強駑之末。在庫爾斯克會戰的“堡壘戰役中”,德軍終於將傳統的 “楔形”戰鬥隊形發展成為“鐘”形戰鬥隊形。這個“鐘”形戰鬥隊形實際上是戰役和戰鬥行動必然引起發展趨勢。在“堡壘”戰役行動中,進攻的坦克為了集中火力,為了便於控制指揮,採取超重型坦克在中央,中型坦克在左右側後成“八字形”,輕型坦克在重坦克後邊,隨時準備實施追擊的新型戰鬥隊形,則稱“鐘”形戰鬥隊形。戰鬥中,該戰鬥隊形能夠有效地壓制蘇軍寬正面、大縱深的反坦克火力,並使坦克指揮官與重武器觀察員能夠一道,有效地進行陸空協同。德軍坦克兵將軍甚至認為,編組這個隊形實施進攻,如能組織好各兵種的密切協同,一般在複雜地形上都能獲得成功。

2、伏擊戰戰例:在烏克蘭的防禦作戰中,當蘇軍通常集中占絕對優勢的坦克進攻時,德軍的裝甲兵通常處於下風,而且經常實施小範圍的機動作戰。德軍這種相當範圍內的機動作戰所起到的“消防隊”作用,僅僅是減緩了德軍防線崩潰的壓力。在長期的實戰中,德軍面對優勢的蘇軍坦克部隊,也採取了許多令人拍案驚奇的戰鬥隊形。如在一次防禦作戰中,根據防禦戰線一側是森林,防禦前沿在森林東北側的拐彎處的地形特點,在查明蘇軍可能進攻時間和路線後,根據蘇軍夜間進攻時,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之間的距離以坦克尾部的紅燈為准這一特點,決定在劣勢情況下實施伏擊作戰。雙方的坦克數量對比是:德軍不足百輛坦克,蘇軍一個坦克軍,約三百多輛坦克。德軍決心實施陣前伏擊作戰。他們利用夜間悄悄地將伏擊坦克隱蔽在蘇軍坦克必經的路線上,戰鬥決定在第二天淩晨打響。第二天淩晨四點,蘇軍準時發起了進攻。第一梯隊七十多輛坦克與第二梯隊保持間隔不足十公里,機動時間差為二十多分鐘。蘇軍坦克按預定時間和預定路線向德軍前沿接近。當蘇軍第一梯隊開出給五公里時,德軍隱蔽的坦克也成相應的隊形,悄悄地加速跟上去。這裡,在蘇軍一二梯隊之間實際上多出一支德軍坦克部隊。一梯隊指揮員向後看了看,噢,第二梯隊在跟進。二梯隊指揮員向前看了看,噢,第一梯隊在向前行進。殊不料,虧就吃在這裡。快接近德軍防禦地帶了,蘇軍一梯隊指揮員正準備下令成疏開隊形,蘇軍坦克也準備展開成連隊形了,大家警惕地注意著前方。突然,背後傳來一陣雷鳴般的開炮聲,幾分鐘內,七十多輛坦克頓時被擊毀六十多輛,僅有六輛逃脫。蘇軍第一梯隊坦克基本報銷,但第二梯隊卻渾然不知,以為前面已經打響了,也加速開進。卻迎頭撞上早已休息幾分鐘的德國坦克,雙方一陣猛打,蘇軍第二梯隊又基本報銷。僅此一戰,德軍只損失為數不多的坦克,而蘇軍損失了十倍於此坦克。後來,德軍經常借用這種打法,利用戰場地形,多次伏擊成功。蘇軍吃了幾次虧後,也變的小心翼翼起來。從而影響了整個戰線的推進。

4、“戰鬥時,連成一線式戰鬥隊形,各排展開成散兵線。”

5、“各排成一線進攻時,即構成一個梯隊。梯隊的數量依以下條件確定:上級長官命令中規定的戰鬥隊形、坦克的數量和地形性質。”

6、“根據任務、戰鬥情況和地形條件,坦克集結時可採取各種保障安全的配置方法。”

7、“如果進攻是由團或旅實施的,這時的戰鬥隊形可成一個梯隊,也可成若干梯隊(坦克營一線配置或前後配置)。”

8、“坦克部隊(分隊)指揮官根據情況應位於最便於觀察和指揮所屬部(分)隊的地點。”

二、德軍裝甲兵戰鬥隊形的分類

德軍裝甲兵的戰鬥隊形可根據加強兵力的大小,戰場地形情況,當前敵情及上級任務可分為:裝甲隊形和混合隊形。其中,裝甲隊形就是指由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摩托車、工程車等機動力和防禦力大致相等的車輛組成的戰鬥隊形;混合隊形則是由上述車輛與徒步步兵組成的戰鬥隊形。必須注意,在部隊整個戰鬥隊形上空,還應當包括航空兵戰鬥支援機群。戰鬥隊形分類所遵循的主要原則就是:靈活便於機動,優勢便於發揚火力。“靈活便於機動”就是:戰鬥隊形應當盡可能地使隊形的整體簡單易用,能夠應付戰場上的不同的意外情況。“優勢便於發揚火力”就是:要求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與同一個對手交戰時,戰鬥隊形所形成的整體火力佔據優勢,即火力的集中。

1、裝甲隊形。可分為:梯次隊形、線式隊形、梯隊隊形、三角隊形、楔形隊形和棱形隊 形。梯次隊形包括左梯次隊形和右梯次隊形。當戰場左側有敵情顧慮時,裝甲部(分)隊成臨戰隊形或戰鬥隊形時,則組成左梯次戰鬥隊形;當戰場右側有敵情顧慮時,裝甲部(分)隊成臨戰隊形或戰鬥隊形時,則成右梯次戰鬥隊形。梯次隊形主要是為了沿前進方向運動時,防備側方威脅。線式隊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線平擺式”戰鬥隊形,也稱橫隊隊形。線式隊形一般是在敵情明確,地形開闊,便於裝甲部(分)隊以高速度衝擊時採用。在所有隊形中,線式隊形是能夠發揚坦克最大火力的隊形。梯隊隊形是在衝擊防禦縱深大的陣地時採用的隊形,目的是增大進攻的衝擊力,保持進攻的連續性。梯隊隊形分為二個梯隊隊形,三個梯隊隊形,以至根據敵情和戰場地形情況,可以編成為四個梯隊或者更多的梯隊隊形。梯隊隊形最大的弱點是,不便於保持隊形“轉向攻擊”的靈活性。三角隊形實質上是由梯隊隊形發展而來的,也就是在梯隊隊形的基礎上將各梯隊中的坦克前後位置調整一下。形成各梯隊的三角形。它包括前三角和後三角兩種。以一個連為例,德軍坦克連共有17輛坦克,每排5輛,連部2輛。展開成三角隊形(以前三角為例)時,1排5輛在最前方展開成三角形隊形,2排在1排後的左側展開成三角形,3排在1排右側展開成三角形,連部則位於三個坦克排中間偏後位置。三角隊形是德軍裝甲部(分)隊最常用的進攻隊形。楔形隊形實際上又是三角隊形變化出來的。三角隊形雖然進攻淩利,衝擊力強,但仍然不能有效地發揮連三角隊形中2排和3排內側共4輛坦克的火力,而且,在突入敵人陣地縱深中,如何在向內貫通時有效地打擊突破口兩側敵人火力點,就成了誕生這種隊形的根本原因。與三角隊形不同之處就是,2排和3排的坦克同時沿進攻軸線成“豎形”向前運動,但火力的打擊點則是隊形兩側。坦克連以上的單位均可採取“楔形”隊形。“棱形”戰鬥隊形實際上是由“前楔形”和“後楔形”合併而成的綜合戰鬥隊形。當整個隊形停止運動形成配置狀態時,則被德軍稱之為“刺蝟”隊形,亦指這種隊形可以使整個隊形迅速地向任一方向前出,並便於在任一方向構成火力正面。那麼,它在運動時,主要目的是防禦對方側後和翼側攻擊,並保持攻擊的整體性和連續性。

2、混合隊形。混合隊形基本採取與裝甲隊形一樣的戰鬥隊形。但也有不同,這就是步坦協同戰鬥隊形。當採取坦克與步兵混編進攻時,尤其是坦克引導步兵攻擊時,步兵只須編組在上述裝甲隊形中。當地形不利,步兵引導坦克攻擊時,坦克最好採取的是寬正面的“線式隊形”,也就是橫隊隊形,以便以更多的坦克火力支援步兵戰鬥。

三、德軍裝甲兵成功運用各種戰鬥隊形的戰例

1、進攻作戰戰例:在進攻莫斯科的“颱風”戰役中,德軍在莫斯科遠郊和近郊接近地突破蘇軍防禦陣地時,根據森林多,道路泥濘,蘇軍防禦縱深不大的特點,多採用“楔形”戰鬥隊形。突破後,由隨後的步兵部隊對被圍蘇軍實施攻堅作戰,裝甲部(分)隊則採用“楔形”的臨戰隊形搜索前進,有時甚至成一路行軍縱隊直接開進。如,在向圖拉的追擊行動中,古德里安的部隊則直接採取一路縱隊開進。但隨著蘇軍持續不斷的頑強反衝擊和反突擊,德軍裝甲部(分)隊遭受翼側和側後的攻擊越來越多,在莫斯科近郊地的戰鬥中,德軍被迫採取“棱形”戰鬥隊形,以保持進攻的穩定性。但在羅斯索科夫將軍強大的炮兵火力打擊下,德軍坦克因為密集的戰鬥隊形,導致坦克大量 損壞(注意:不是毀壞,榴彈炮打坦克的效能非常低,只能損壞坦克的外設裝備,破壞坦克的戰鬥隊形。)戰役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德軍坦克在連續的戰鬥中,已喪失初期的戰鬥威力,而 且由於地形和氣候也嚴重限制了德軍坦克的行動。更重要的是,蘇軍已具備了反攻的能力,德軍則成了強駑之末。在庫爾斯克會戰的“堡壘戰役中”,德軍終於將傳統的 “楔形”戰鬥隊形發展成為“鐘”形戰鬥隊形。這個“鐘”形戰鬥隊形實際上是戰役和戰鬥行動必然引起發展趨勢。在“堡壘”戰役行動中,進攻的坦克為了集中火力,為了便於控制指揮,採取超重型坦克在中央,中型坦克在左右側後成“八字形”,輕型坦克在重坦克後邊,隨時準備實施追擊的新型戰鬥隊形,則稱“鐘”形戰鬥隊形。戰鬥中,該戰鬥隊形能夠有效地壓制蘇軍寬正面、大縱深的反坦克火力,並使坦克指揮官與重武器觀察員能夠一道,有效地進行陸空協同。德軍坦克兵將軍甚至認為,編組這個隊形實施進攻,如能組織好各兵種的密切協同,一般在複雜地形上都能獲得成功。

2、伏擊戰戰例:在烏克蘭的防禦作戰中,當蘇軍通常集中占絕對優勢的坦克進攻時,德軍的裝甲兵通常處於下風,而且經常實施小範圍的機動作戰。德軍這種相當範圍內的機動作戰所起到的“消防隊”作用,僅僅是減緩了德軍防線崩潰的壓力。在長期的實戰中,德軍面對優勢的蘇軍坦克部隊,也採取了許多令人拍案驚奇的戰鬥隊形。如在一次防禦作戰中,根據防禦戰線一側是森林,防禦前沿在森林東北側的拐彎處的地形特點,在查明蘇軍可能進攻時間和路線後,根據蘇軍夜間進攻時,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之間的距離以坦克尾部的紅燈為准這一特點,決定在劣勢情況下實施伏擊作戰。雙方的坦克數量對比是:德軍不足百輛坦克,蘇軍一個坦克軍,約三百多輛坦克。德軍決心實施陣前伏擊作戰。他們利用夜間悄悄地將伏擊坦克隱蔽在蘇軍坦克必經的路線上,戰鬥決定在第二天淩晨打響。第二天淩晨四點,蘇軍準時發起了進攻。第一梯隊七十多輛坦克與第二梯隊保持間隔不足十公里,機動時間差為二十多分鐘。蘇軍坦克按預定時間和預定路線向德軍前沿接近。當蘇軍第一梯隊開出給五公里時,德軍隱蔽的坦克也成相應的隊形,悄悄地加速跟上去。這裡,在蘇軍一二梯隊之間實際上多出一支德軍坦克部隊。一梯隊指揮員向後看了看,噢,第二梯隊在跟進。二梯隊指揮員向前看了看,噢,第一梯隊在向前行進。殊不料,虧就吃在這裡。快接近德軍防禦地帶了,蘇軍一梯隊指揮員正準備下令成疏開隊形,蘇軍坦克也準備展開成連隊形了,大家警惕地注意著前方。突然,背後傳來一陣雷鳴般的開炮聲,幾分鐘內,七十多輛坦克頓時被擊毀六十多輛,僅有六輛逃脫。蘇軍第一梯隊坦克基本報銷,但第二梯隊卻渾然不知,以為前面已經打響了,也加速開進。卻迎頭撞上早已休息幾分鐘的德國坦克,雙方一陣猛打,蘇軍第二梯隊又基本報銷。僅此一戰,德軍只損失為數不多的坦克,而蘇軍損失了十倍於此坦克。後來,德軍經常借用這種打法,利用戰場地形,多次伏擊成功。蘇軍吃了幾次虧後,也變的小心翼翼起來。從而影響了整個戰線的推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