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紀委駐社科院紀檢組副組長:以科學方法推進反腐敗鬥爭

高波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 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持續深入推進的5年, 人民群眾給予很高評價, 成績值得充分肯定,

經驗值得深入總結。 為什麼5年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能取得這麼大的成績?這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管黨治黨上重視科學方法密切相關。 新形勢下, 進一步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 必須深入總結和科學運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科學方法。

以上率下、壓實責任。 2012年底, 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 抓作風建設, 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 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以上率下、壓實責任, 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管黨治党的一貫思路, 也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積累的寶貴經驗。

不論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報告個人事項, 還是教育約束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配偶和子女不得違規經商辦企業等, 都是從中央政治局委員管起、從高級領導幹部做起。 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 從中央領導機構“最先一百米”, 到基層黨組織“最後一公里”, 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既掛帥又出征”, 真正做到以上率下、壓實責任。

以小見大、凝聚人心。 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群眾既關注“大戰略”, 也關注“小落點”。 習近平同志2013年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說, 抓月餅裡面隱藏的腐敗嘛, 雖然看起來好像事情不大, 但針尖大的窟窿能透過鬥大的風,

一定要防微杜漸、一塵不染、兩袖清風。 抓了中秋節抓國慶日, 抓了國慶日抓新年, 抓了新年抓春節, 抓了春節抓清明節、抓端午節, 就這麼抓下去, 總會見效的, 使之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這種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的方法, 是5年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明顯成效的重要原因, 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肯定。 實踐表明,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既要做好頂層設計, 又要抓細抓小抓實, 通過具體的事項、細節來落實中央政策, 體現中央反腐倡廉的堅定決心。 人民群眾也往往是從一些細節的變化中來感受黨風、政風的轉變, 從而不斷增強對全面從嚴治党的信心。

以懲促治、標本兼治。 習近平同志強調:“標本兼治是我們党管黨治黨的一貫要求。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必須堅持標本兼治。 ”實踐證明, 在腐敗存量比較大的情況下, 只有以治標為先, 才能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勢頭, 為治本贏得時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們黨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方面堅持治標不鬆勁, 不斷以治標促進治本。 為了治標, 我們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猛藥去屙、重典治亂, 以雷霆萬鈞之勢清存量、阻增量;為了治本, 我們黨堅持正心修身, 促使黨員、幹部守住為政之本, 同時大力加強相關法規制度建設, 嚴法紀、明規矩, 使紀在法前、紀法分開、紀比法嚴逐漸成為共識。 正是由於科學把握“懲與治”“標與本”“破與立”等關係,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嚴字當頭、步步深入,
取得重大成績。

以“虛”帶“實”、開門監督。 習近平同志強調:“老百姓上了網, 民意也就上了網。 ”網路是虛擬世界, 但虛擬世界的監督作用並不虛, 對管黨治黨工作有著極大促進作用。 截至2016年12月,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已通報各類“四風”問題7392起, 10654人被點名道姓公開曝光。 當前, “一網一端一微”正形成強大監督網, 帶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門搞監督。 新形勢下,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必須善用網路搞好監督, 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 廣大黨員、幹部也必須適應“監督無處不在, 問責無時不有, 舉證無人不可”的網路化工作生活環境, 始終保持對黨紀國法和人民監督的敬畏。 (作者為中央紀委駐中國社會科學院紀檢組副組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