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提醒」帶這些字眼的藥物會“相斥”,千萬別一起吃!

感冒、拉肚子等都是小病

扛著?吃點以前買的藥就行?

有時這樣能把病頂回去

有時反而加重了病情

所以大家要注意了

帶這些字眼的藥物會“相斥”

千萬別一起吃哦~

散風寒與疏風熱

感冒一般可分為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等。

一般而言, 兩類藥物不能相互替代, 也不宜聯用, 否則可能因為“寒熱相斥”而讓症狀加重, 延緩了感冒的恢復。

當然, 感冒病情變化快, 最初的風寒感冒有可能很快入裡化熱, 出現熱證表現;也可能是風寒感冒, 但咽痛比較明顯, 這就需要調整用藥或者有主有次聯合用藥了。

但在這些特殊情況下, 用藥前一定要諮詢醫生或藥師。

解表與滋補

感冒藥中的“解表”功效和“滋補”功效的中藥也“相斥”。 簡單來說, 感冒在中醫理論中稱為表證, 一般情況下, 發散解表是治療感冒的主要措施。

如果此時服用補中益氣丸、附子理中丸、人參歸脾丸等具有滋補功效的中藥或中成藥,

就會阻礙病邪被“發散”出去, 甚至會加重發熱的症狀, 導致恢復得更慢。

此外, 滋補性中藥本身可能還會“助邪”。 通俗地說, 就是補了邪氣而不是正氣, 這也可能讓病情加重。 所以, 兩者不宜一起服用。

體虛感冒的患者, 或者老年人感冒時,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扶正解表類中成藥, 包括表虛感冒顆粒、參蘇丸等。 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 補虛中藥的選擇、用量都需要謹慎考慮。

所以, 一般人感冒時, 應該按照說明書的規定, 在服用感冒藥時不宜聯用補虛藥。

溫中止瀉與清熱止瀉

除了感冒, 在腹瀉的治療上, 也需要在分清病證後用藥, 別將“相斥”的藥物一起吃。 譬如腹瀉常分為虛寒型腹瀉和濕熱型腹瀉等證型。

如果擅自將清熱止瀉與溫中止瀉的藥物聯用, 會“火上澆油”影響病情。

溫燥化痰與清熱化痰

痰多、咳嗽, 是不少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大家在止咳前可以先看痰。

在選擇時, 要明確辨證後選藥, 如果只是為了止咳而服用一大堆止咳藥的話, 很可能見效很慢, 症狀遷延難愈。

溫馨提示

在治療感冒、咳嗽、腹瀉等輕症疾病時, 要分清藥性, 儘量避免出現藥物“對戰”的情況, 不明白時一定要諮詢醫生和藥師。

對於複雜的病證, 建議及時就醫診治。

話題互動

話 題

感冒到底算不算小事?需不需要去醫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