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吃主食死得快,多脂肪能長壽”,《柳葉刀》的說法可信嗎?

有人根據醫學界最權威的雜誌《柳葉刀》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稱“多吃主食死得快, 多脂肪能長壽”, 為此提倡大家多吃肉。 這種說法正確嗎?這是《柳葉刀》論文的本義嗎?生活中我們怎樣搭配主食和肉才更健康?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諮詢部主任、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主任醫師陳偉偉做客《養生堂》為您解讀。

吃肉長壽吃碳水化合物死的早?

《柳葉刀》最近發表了一篇論文, 說:主食吃的越多的人壽命越短, 而脂肪吃的越多, 壽命越長。 《柳葉刀》是國際最權威的醫學雜誌, 它的科學性毋庸置疑,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諮詢部主任、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陳偉偉上場後先肯定了《柳葉刀》這篇文章的說法, 但是又說有些人對於這篇論文的誤讀誤解了。

碳水化合物吃的不對對心臟不好

陳教授指出, 心臟病與飲食密切相關。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三大營養素之一, 也是機體的一種能量的一種形式。 用普通大眾的說法, 碳水化合物就是飲食中的主食, 像饅頭、米飯、紅薯、玉米等。

一些粗糧的表皮富含輔酶Q10等對心臟有好處的營養素, 但是經過精加工處理後, 表皮都處理掉了, 使很多非常具有營養價值對心臟有利的一些營養素直接丟失, 因此對心臟就不利了。 如果是粗糧糙米則對心臟有利。

碳水化合物吃多少算超標?

專家表示, 55%到65%之間剛剛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裡強調, 碳水化合物的比重建議在55%到65%之間。 而《柳葉刀》論文中所說的碳水化合物多吃容易致命是因為這群人的碳水化合物吃超標了, 超過了77%。 不是碳水化合物吃的太多,

而是碳水化合物的比重超標。 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 相應的蛋白質和脂肪就會攝取過少, 或者完全不攝取, 造成了營養的缺失, 體質下降, 癌症和一些傳染病就增加了。

多種營養素的結構不均衡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陳教授建議, 每人每天的米飯量為5到8兩。

多吃飽和脂肪會減少死亡風險存疑

飽和脂肪攝入增高, 死亡率反而是下降的, 那這個能說明吃飽和脂肪能讓我們長壽嗎?陳教授對這種說法表示否定。

專家說, 飽和脂肪是合成膽固醇的原料, 它還是導致我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兇, 但為什麼《柳葉刀》還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陳教授稱, 飽和脂肪酸不能不吃, 但不能多吃。 《柳葉刀》論文中所說的多吃飽和脂肪會減少死亡的原因是因為醫療保健水準的提高、社會進步的結果, 而並不意味著飽和脂肪攝取過高會減少死亡, 這也是片面的誤讀了資料。

每天吃多少油脂才合理

專家告訴我們, 有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必須通過攝入的油脂才能轉化被人體所吸收。

專家建議, 人體每天所需營養素油脂占比為20%至30%, 這是人體比較合理的營養結構。

這樣搭配吃更健康

碳水化合物人體每天營養60%左右, 每天建議吃主食5到8兩。

蛋白質每天2兩肉加1個雞蛋。

蔬菜每天1至1.2斤。

水果每天8兩。

油脂每天1兩以內。

牛奶每天300毫升。

陳教授建議:水果餐前吃, 牛奶睡前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