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報告速遞|水電總院和IEA兩份報告告訴你,中國如何成為無可爭議的可再生電力增長引領者

10.18

T.O.D.A.Y「可再生」

10月17日下午, 2017國際可再生能源發展研討會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6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簡稱“水電總院”)和國際能源署(IEA)在會上聯合發佈了2016年度的全球和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

▷太陽能光伏步入新時代◁

“2016年, 光伏增速超出所有其他燃料, 開啟了太陽能電力的新時代。 ”IEA在《2017年度可再生能源報告》中指出, 去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產能增長50%, 規模超過了74吉瓦, 太陽能光伏的增速首次折桂, 超過了煤炭的淨增長。

IEA預期, 未來五年, 太陽能光伏將成為可再生電力產能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大幅領先於風電和水電。 2017年至2022年期間, 全球可再生電力產能將增長920吉瓦, 增幅達43%, 其中風電與太陽能電力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電力產能中的占比將達到80%以上。 到2022年,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有望增長三分之一強, 超過8000太瓦時, 占總發電量的比重將從2016年的24%上升到2022年的30%。

▷中國:可再生電力增長引領者◁

IEA高度重視中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上所起的作用, 認為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可再生電力增長引領者, 關乎太陽能光伏的未來”。 中國對全球可再生電力產能增長的貢獻超過40%,

背後的驅動力主要來自對空氣污染的關注以及在十三五規劃中勾勒的產能目標。

事實上, 中國目前已超額完成2020年太陽能光伏目標, 且預期將在2019年超額完成風電目標。 除太陽能光伏發電外, 中國還是全球水電、生物電能和生物熱能以及電動車市場的領軍者。

同時, IEA還認為中國在全球太陽能光伏市場開發和價格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 中國佔據全球太陽能光伏需求的半壁江山, 而全球太陽能電池年度產能中, 也有約60%來自中國企業。 IEA報告據此得出結論, 中國的市場和政策發展變化將對太陽能光伏需求、供給和價格產生全球性影響。

▷可再生能源:資料與發展特點◁

水電總院發佈的《2016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顯示,

2016年, 全國新增水電投產容量1274萬千瓦, 其中常規水電投產908萬千瓦, 抽水蓄能電站投產366萬千瓦。 到2016年底, 全國水電總裝機達到33211萬千瓦, 其中常規水電30542萬千瓦, 抽水蓄能電站2669萬千瓦, 水電裝機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20.18%。 全國水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621小時, 與2015年基本持平。 水電發電量11807億千瓦時, 占全國發電量的19.7%。

報告指出, 目前我國中、東部地區水電已基本開發完畢, 未來水電發展將逐步走向西部地區各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區, 開發重點主要集中在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上游等流域;同時, 水電建設與扶貧開發緊密結合, 在扶貧攻堅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2016年, 全國新增風電並網容量1930萬千瓦, 累計並網容量14864萬千瓦, 其中海上風電專案累計並網148萬千瓦。

全國風電年發電量為2410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29%, 約占全國總用電量的4%。 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1742小時, 同比增加14小時。

報告預計, 受棄風影響, 2017、2018年“三北”地區新增風電規模將依舊保持較低增長水準, 中東部山區和海上將成為“十三五”中後期風電開發主戰場, 風電建設將上演“上山下海”。

2016年, 全國新增光伏並網容量3454萬千瓦, 其中分散式光伏發電423萬千瓦;光伏累計並網容量7742萬千瓦, 其中分散式電站累計並網容量1032萬千瓦。 全年光伏發電量662億千瓦時, 占全國總用電量的1.12%。

報告指出, 光伏發電多元化利用趨勢顯著。 光伏發電與其他能源品種及其他行業的耦合性顯著增強, 光伏發電與扶貧、農業、漁業、沉陷區治理等非能源領域的綜合利用結合越發緊密, 水光互補、風光綜合利用、以光伏為主的微電網等多種能源綜合利用形式多樣化發展。

2016年,全國新增生物質能發電並網容量154萬千瓦,累計並網容量1214萬千瓦,上網電量646.98億千瓦時。

報告顯示,生物質能向分散式多元化應用模式發展,生物質能分散式、多元化應用是“十三五”期間生物質的主要發展方向。同時,生物質能發電全面轉向熱電聯產。

▷發展趨勢及展望◁

《2016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指出,“十三五”中後期,中國可再生能源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穩中有升,其中水電保持有序穩步推進,風電保持中速平穩增長,光伏發電有望實現高速快速增長,生物質能利用方式呈現多樣化齊頭並進趨勢,光熱發電、地熱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完成初步規模化示範。

到2020年,水電裝機預計突破3.8億千瓦,風電裝機預計突破2.3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預計突破1.6億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預計突破15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以上。

在會上,來自可再生能源企業及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也對未來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寶申認為,可再生能源發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在接下來的幾年,可再生能源將會在無電地區和貧困地區得到快速發展,極大地改變無電地區人的生活水準,改善其物質生活條件,和接受資訊及教育的環境條件。

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海波從風電的成本和應用場景兩個方面進行了展望。首先,風電的成本上,在中國80%的國土面積上,風能資源都是非常豐富的,到2030年,我相信這些區域的風機小時數都應該在3000小時以上,主要靠行業的技術進步;風電度電成本應該在2毛錢。其次,風電的應用場景會更多,過去風機主要是跟變電所連接,未來會更多的連接一些直接用電的設施。

中國華能集團規劃部主任王葵表示,從這些年的發展來看,光伏、風電、非水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速度和投資的量都是歷史高點,未來一是要把存量搞好,第二是把技術進步搞好,第三體制上,寄希望於國家頂層設計來解決問題。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曾鳴認為,可再生能源未來發展得怎麼樣,一個是能不能比較快地發展,能不能在中國比較快地去替代傳統能源,一個是能不能在儘量減少棄風棄光棄水的情況下,比較高效地發展,相當程度依賴於電網。未來電網要在兩條線上努力實現,即在橫向上要實現多能互補(包括發電側的多能互補,及分散式的多能互補),縱向上要實現源網荷儲協調;此外,體制問題、市場模式和商業模式問題都要在頂層設計中配套。

版權聲明|稿件為能源雜誌原創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水光互補、風光綜合利用、以光伏為主的微電網等多種能源綜合利用形式多樣化發展。

2016年,全國新增生物質能發電並網容量154萬千瓦,累計並網容量1214萬千瓦,上網電量646.98億千瓦時。

報告顯示,生物質能向分散式多元化應用模式發展,生物質能分散式、多元化應用是“十三五”期間生物質的主要發展方向。同時,生物質能發電全面轉向熱電聯產。

▷發展趨勢及展望◁

《2016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指出,“十三五”中後期,中國可再生能源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穩中有升,其中水電保持有序穩步推進,風電保持中速平穩增長,光伏發電有望實現高速快速增長,生物質能利用方式呈現多樣化齊頭並進趨勢,光熱發電、地熱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完成初步規模化示範。

到2020年,水電裝機預計突破3.8億千瓦,風電裝機預計突破2.3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預計突破1.6億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預計突破15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以上。

在會上,來自可再生能源企業及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也對未來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寶申認為,可再生能源發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在接下來的幾年,可再生能源將會在無電地區和貧困地區得到快速發展,極大地改變無電地區人的生活水準,改善其物質生活條件,和接受資訊及教育的環境條件。

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海波從風電的成本和應用場景兩個方面進行了展望。首先,風電的成本上,在中國80%的國土面積上,風能資源都是非常豐富的,到2030年,我相信這些區域的風機小時數都應該在3000小時以上,主要靠行業的技術進步;風電度電成本應該在2毛錢。其次,風電的應用場景會更多,過去風機主要是跟變電所連接,未來會更多的連接一些直接用電的設施。

中國華能集團規劃部主任王葵表示,從這些年的發展來看,光伏、風電、非水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速度和投資的量都是歷史高點,未來一是要把存量搞好,第二是把技術進步搞好,第三體制上,寄希望於國家頂層設計來解決問題。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曾鳴認為,可再生能源未來發展得怎麼樣,一個是能不能比較快地發展,能不能在中國比較快地去替代傳統能源,一個是能不能在儘量減少棄風棄光棄水的情況下,比較高效地發展,相當程度依賴於電網。未來電網要在兩條線上努力實現,即在橫向上要實現多能互補(包括發電側的多能互補,及分散式的多能互補),縱向上要實現源網荷儲協調;此外,體制問題、市場模式和商業模式問題都要在頂層設計中配套。

版權聲明|稿件為能源雜誌原創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