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颱風“Debbie”或重創澳大利亞蔗糖生產

3月30日晚間23點, 颱風“Debbie”在澳大利亞東海岸耗盡最後的量能, 降水帶從新南威爾士東北沿海離開澳洲大陸。 短短48小時, “Debbie”帶來了上百毫米的降水, 更犀利是不低於170公里/小時的狂風, 所經之處, 除了留下一地狼藉, 剩下的還有澳大利亞昆士蘭瞠目結舌的農戶。 在“Debbie”的助攻下, 短短一個月, 昆士蘭東部沿海的降水量超過了200mm, 這將給澳大利亞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困擾。

作為南太平洋(601099,股吧)最為廣袤的大陸, 澳大利亞農業生產對全球糧食市場格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雖然澳洲的“黃土高坡”常年乾燥並少無人煙,

但是西南平原, 東部及東南部沿海的天氣條件依然給農業生產提供了絕好條件。 加上澳大利亞人口數量僅為2300萬人(2013年資料), 因此農產品(000061,股吧)除小部分留做消費外, 大部分作為貿易品種進行出口, 影響這全球糧食貿易市場。 結合地緣條件, 亞洲市場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我們熟知的小麥、高粱、燕麥等品種, 其中就有不少來自澳大利亞。

昆士蘭是澳大利亞重要的糧食生產區之一。 而對比西澳洲、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這些熟知的小麥生產地區, 昆士蘭承載著高粱、棉花尤其是蔗糖等一些穀物和經濟作物生產的重要任務。 而回歸到“Debbie”的發展軌跡, 不得不說, 風暴影響最為強烈的品種, 便是蔗糖原料——甘蔗。 而這次風暴,

很有可能造成想2017年澳大利亞蔗糖產量水準的嚴重打壓。

澳大利亞蔗糖種植分佈圖

從地理分佈來看, 蔗糖種植區多集中在昆士蘭州東部和東北部沿海, 氣候條件當然這同蔗糖的作物發育特點分不開, 適度的降水是有益的, 但颱風以及伴隨而來的極端天氣,

則顯然對甘蔗生產是不利。 可惜“Debbie”並未顧及昆士蘭農戶的心情, 從26日澳洲氣象局發佈颱風警告時, “Debbie”的登陸發展路徑就已經成為廣大昆士蘭甘蔗種植戶的一條不歸路。

澳洲氣象局發佈颱風“Debbie”預警

依靠現在的衛星技術和超級運算功能,

不難推測出颱風的發展路徑和影響範圍, 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 “Debbie”登陸後首當其衝影響的就是昆士蘭的甘蔗種植區。

“Debbie”登陸帶來的降水預期圖

“Debbie”登陸後昆士蘭當地氣象狀況

29日淩晨, “Debbie”浩浩蕩蕩開始登陸澳洲東北部沿海, 172公里/小時的風速, 談不上讓甘蔗連根拔起, 但引起了甘蔗大面積倒伏, 實際情況表明, 颱風的威力確實不可小覷。 “Debbie”帶來的狂風影響造成甘蔗倒伏

被“Debbie”吹倒的大片甘蔗 暴雨淹沒的甘蔗田

“Debbie”登陸時帶來的狂風暴雨

昆士蘭Proserpine地區,“Debbie”過後的甘蔗田 颱風過後留下的“一片澤國”

Bowen地區颱風過後,大片甘蔗田被淹

航拍Proserpine地區降水帶來的洪澇情況

航拍Proserpine地區降水帶來的洪澇情況

航拍Proserpine地區降水帶來的洪澇情況

颱風登陸後,對昆士蘭地區甘蔗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

截止31日,風暴帶來的澇害尚未完全退去,農戶對甘蔗受損水準尚無準確的評價,但總體反映均比較悲觀,對減產水準表達不一。從相關資料來看,颱風“Debbie”影響最為嚴重的Proserpine地區,甘蔗的種植面積達到23000公頃,早先預計蔗糖產量能達到30萬噸。當地蔗農對颱風影響表達了不安,據蔗農稱,現階段部分甘蔗生長高度最高以達到3米,颱風造成的倒伏,使大面積蔗田中甘蔗只到齊腰高度,而這樣的景象,在Proserpine地區大量呈現。

甘蔗倒伏將給最終收穫帶來較大難度,減產更是不容爭辯的預期結果。 近年來澳大利亞甘蔗和糖料產量資料

從全球糖料生產的格局來看,2010年以來,澳大利亞糖產量持續保持增長勢頭,來自澳大利亞的機構資料顯示,2015年澳大利亞甘蔗產量達到3500萬噸,糖產量維持在450萬噸以上,而早先USDA對澳大利亞2016-2017年度的糖產量更是給出了510萬噸的高預期。

雖然這一水準對比巴西、印度、中國乃至泰國蔗糖生產仍顯得小巫見大巫,但不可忽視的是,由於澳大利亞本國糖料消費水準較低,在510萬噸的產量水準下,其預計出口量預期達到400萬噸,占全部產量的78%。受厄爾尼諾以及種植面積萎縮等影響,機構對印度2016-2017的蔗糖生產水準預期下調了360萬噸,預期產量僅為2390萬噸,而印度本國的消費預期則有2720萬噸,仍有數百萬噸的缺口;而泰國的乾燥更是造成糖料單產下降,預期產量僅有930萬噸,較上一個生產季減少47萬噸。

亞洲市場(日本、韓國)是澳大利亞糖料出口的主要地區,雖然2016-2017全球的糖料生產格局仍表現總體充盈,但是從區域經濟來看,本次颱風“Debbie”對昆士蘭地區甘蔗種植帶來的影響必然對澳大利亞全年糖料生產帶來重創,實際產量水準的減損將在未來時段有更為準確的評估,或映射到全球食糖價格水準。

邊緣影響: 3月13日,連續12小時的持續降雨導致昆士蘭部分棉田受澇

雖然颱風“Debbie”對蔗糖業的衝擊更為直接,但與此同時還應當考慮颱風對其它農產品品種帶來的不利效應。比如,昆士蘭地區還是澳洲最重要的高粱生產區,而目前高粱也即將進入成熟收穫階段,200mm的降水顯然不能忽視對部分地區高粱品質的影響和制約。

還有棉花,本月13日,昆士蘭及新南威爾士就出現連續性降水天氣,就已經形成了雨水過剩而導致的棉田澇害。而“Debbie”的出現,還將給剛剛修復的棉花生產再次形成威脅。

而伴隨著“厄爾尼諾”效應的不斷升溫,澳大利亞農業生產可能還將進一步面臨考驗。(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

中華糧網,農情遙感專欄,本期作者孫開源。農情遙感,提供全球農氣及熱點資訊,每日提供全球主要農產區當日氣象狀況,用衛星資料反映真實農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Debbie”帶來的狂風影響造成甘蔗倒伏

被“Debbie”吹倒的大片甘蔗 暴雨淹沒的甘蔗田

“Debbie”登陸時帶來的狂風暴雨

昆士蘭Proserpine地區,“Debbie”過後的甘蔗田 颱風過後留下的“一片澤國”

Bowen地區颱風過後,大片甘蔗田被淹

航拍Proserpine地區降水帶來的洪澇情況

航拍Proserpine地區降水帶來的洪澇情況

航拍Proserpine地區降水帶來的洪澇情況

颱風登陸後,對昆士蘭地區甘蔗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

截止31日,風暴帶來的澇害尚未完全退去,農戶對甘蔗受損水準尚無準確的評價,但總體反映均比較悲觀,對減產水準表達不一。從相關資料來看,颱風“Debbie”影響最為嚴重的Proserpine地區,甘蔗的種植面積達到23000公頃,早先預計蔗糖產量能達到30萬噸。當地蔗農對颱風影響表達了不安,據蔗農稱,現階段部分甘蔗生長高度最高以達到3米,颱風造成的倒伏,使大面積蔗田中甘蔗只到齊腰高度,而這樣的景象,在Proserpine地區大量呈現。

甘蔗倒伏將給最終收穫帶來較大難度,減產更是不容爭辯的預期結果。 近年來澳大利亞甘蔗和糖料產量資料

從全球糖料生產的格局來看,2010年以來,澳大利亞糖產量持續保持增長勢頭,來自澳大利亞的機構資料顯示,2015年澳大利亞甘蔗產量達到3500萬噸,糖產量維持在450萬噸以上,而早先USDA對澳大利亞2016-2017年度的糖產量更是給出了510萬噸的高預期。

雖然這一水準對比巴西、印度、中國乃至泰國蔗糖生產仍顯得小巫見大巫,但不可忽視的是,由於澳大利亞本國糖料消費水準較低,在510萬噸的產量水準下,其預計出口量預期達到400萬噸,占全部產量的78%。受厄爾尼諾以及種植面積萎縮等影響,機構對印度2016-2017的蔗糖生產水準預期下調了360萬噸,預期產量僅為2390萬噸,而印度本國的消費預期則有2720萬噸,仍有數百萬噸的缺口;而泰國的乾燥更是造成糖料單產下降,預期產量僅有930萬噸,較上一個生產季減少47萬噸。

亞洲市場(日本、韓國)是澳大利亞糖料出口的主要地區,雖然2016-2017全球的糖料生產格局仍表現總體充盈,但是從區域經濟來看,本次颱風“Debbie”對昆士蘭地區甘蔗種植帶來的影響必然對澳大利亞全年糖料生產帶來重創,實際產量水準的減損將在未來時段有更為準確的評估,或映射到全球食糖價格水準。

邊緣影響: 3月13日,連續12小時的持續降雨導致昆士蘭部分棉田受澇

雖然颱風“Debbie”對蔗糖業的衝擊更為直接,但與此同時還應當考慮颱風對其它農產品品種帶來的不利效應。比如,昆士蘭地區還是澳洲最重要的高粱生產區,而目前高粱也即將進入成熟收穫階段,200mm的降水顯然不能忽視對部分地區高粱品質的影響和制約。

還有棉花,本月13日,昆士蘭及新南威爾士就出現連續性降水天氣,就已經形成了雨水過剩而導致的棉田澇害。而“Debbie”的出現,還將給剛剛修復的棉花生產再次形成威脅。

而伴隨著“厄爾尼諾”效應的不斷升溫,澳大利亞農業生產可能還將進一步面臨考驗。(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

中華糧網,農情遙感專欄,本期作者孫開源。農情遙感,提供全球農氣及熱點資訊,每日提供全球主要農產區當日氣象狀況,用衛星資料反映真實農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