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入新時代 譜寫新篇章(解讀報告)

歷史性變革

報告原文

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會內解讀

高建民代表(河北省環保廳廳長):

五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河北不斷推進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 去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5.2%。

尹計平代表(河北省正定縣塔元莊村黨支部書記):

我感觸最深的是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 近年來,塔元莊村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村集體年收入現已超過1000萬元,人均年收入2.1萬元,已經基本實現了農業產業化、養老市場化、旅遊規範化,這些變化離不開黨的好政策。

會外連線

李鑒修(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過去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們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 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 這些歷史性成就的取得、歷史性變革的發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

面向未來,要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變為現實,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增強維護核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高舉旗幟,堅定四個自信,保持戰略定力,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進黨和國家事業從勝利邁向新的勝利。

(本報記者曹樹林馬晨)

新時代

報告原文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會內解讀

張異賓代表(南京大學黨委書記):

我們理解“新時代”,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總書記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方法,解釋中國複雜的新問題的過程。 要學會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方法論、實踐論分析中國的現實。

只有這樣,才能深刻領會這個概念、這個判斷、這個定位。

賈鳳山代表(天津市河西區委書記):

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論斷既是完全正確的,也是十分精准的。 這個論斷來自於實踐並指導實踐,高屋建瓴,它不僅很宏大,對我們基層實際工作也很有指導意義,因為認識新時代是開創新事業的前提。 具體到自己身上,要用實際行動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活力和實效,只有這樣,才能無愧於這個新時代。

會外連線

顏曉峰(國防大學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時代”這個重磅概念讓聆聽報告的代表們心頭一振,眼前一亮。 時代是表述特定社會歷史的範疇,不同社會形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發展階段,形成了不同內涵的時代。

對於國家而言,新時代表明我國戰略任務的變化、發展座標的前進、國際影響的增強。 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誌,是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正是基於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性意義的準確認識,基於對新的偉大實踐的正確反映,基於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高度概括。 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是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必將大大推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宏偉藍圖。

(本報記者張垚靳博張煒)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

報告原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會內解讀

金穎穎代表(中國工商銀行溫州分行營業部黨支部書記):

報告中關於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論斷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可以從兩方面認識:一是總結過去,在党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二是著眼未來,全黨上下要齊心協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對金融業來說,要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精准扶貧等領域的支持,更好滿足不同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

鄭俊康代表(廣西柳州市委書記):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要求我們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 我們要按照報告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實現更均衡、更充分的發展。

會外連線

辛鳴(中央黨校教授):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特徵,也是我國生產力水準總體提高的必然結果。我們已實現站起來、富起來的目標,人民在解決溫飽問題後,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在法治、公平、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報告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判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指明了方向。當前,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既有經濟領域的,也有文化、社會、生態領域的;既有城鄉發展不平衡,也有區域發展不平衡。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就是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滿足人民在各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

(本報記者吳秋余顧仲陽)

四個“偉大”

報告原文

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會內解讀

陸志鵬代表(江蘇南通市委書記):

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凸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我們要按照推進偉大工程要與偉大鬥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相結合的要求,突出党的建設對各項工作的引領作用,進一步豐富黨建的內涵與路徑。

徐根保代表(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院麻防科科長、康復中心主任):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中心的8名員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自然界的疾病作鬥爭,今後在實現健康中國目標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新的困難,我們更要做好鬥爭和奮鬥的準備。

會外連線

陳須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

四個“偉大”特別提振士氣,鼓舞人心,並講清了四個“偉大”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行了深入貫通,具有重大指導作用。敢於並且善於鬥爭是我黨取得革命建設成功的重要法寶,現在我們面對充滿各種矛盾的國內國際新形勢,需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奪取內政、外交和國防等各項事業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兒女的偉大夢想,也需要通過偉大鬥爭來實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我們要在党的堅強領導下,繼往開來,增強四個自信,沿著新的長征路不斷前進。偉大事業越發展,偉大夢想就越能實現。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偉大工程,它對其他三個“偉大”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搞好。

(本報記者張煒楊迅孫超申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報告原文

圍繞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會內解讀

周江勇代表(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我更加堅定了溫州作為“探路者”的使命擔當。報告全面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戰略判斷,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有戰略層面的高瞻遠矚,又有戰術層面的具體部署,既有總體規劃、頂層設計,又有方法路徑、具體安排。溫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生動的實踐。溫州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以更加堅定的政治自覺,以翻篇歸零的創業激情,不忘初心、大膽實踐,奮力續寫好溫州的創業創新史,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溫州的新實踐新探索。

會外連線

儲建國(武漢大學政治學教授):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佈局等基本問題都做出了明確回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本報記者郭舒然)

基本方略

報告原文

全黨同志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更好引領黨和人民事業發展。

會內解讀

李恩東代表(河南省委副秘書長、省直工委書記):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既需要基本理論、基本路線來提供思想指南,也需要更為具體、針對性更強的基本方略來作為行動導航。總書記提出的十四條基本方略邏輯清晰、指向明確、內涵豐富,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這一基本方略為例,報告在闡釋這一方略時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党同向發力”,這同基層黨建工作的結合度非常高,明確了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等重要、不可偏廢的判斷。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方略的指導下,黨建工作從思想認識到隊伍建設、從考評述職到追蹤問責、從剛性約束到精神滋養,方向將更為明晰,執行將更加有力,黨的隊伍必將更具凝聚力、戰鬥力。

會外連線

李洪峰(中紀委駐文化部紀檢組原組長):

十四條基本方略,既是理論性的,又是實踐性的,統領性、全域性、普適性都很強。基本方略不單指哪個方面、哪個領域的工作,而是對各領域、各項工作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從理論溯源上看,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是對黨的十五大提出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党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的一種深度的綜合、概括和昇華。基本方略是對改革開放近40年來的基本經驗,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發展各項事業的概括和總結。“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等都是從十八大以來積累的新鮮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本報記者劉志強張垚王漢超)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9日 09 版)

我們要按照報告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實現更均衡、更充分的發展。

會外連線

辛鳴(中央黨校教授):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特徵,也是我國生產力水準總體提高的必然結果。我們已實現站起來、富起來的目標,人民在解決溫飽問題後,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在法治、公平、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報告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判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指明了方向。當前,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既有經濟領域的,也有文化、社會、生態領域的;既有城鄉發展不平衡,也有區域發展不平衡。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就是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滿足人民在各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

(本報記者吳秋余顧仲陽)

四個“偉大”

報告原文

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會內解讀

陸志鵬代表(江蘇南通市委書記):

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凸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我們要按照推進偉大工程要與偉大鬥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相結合的要求,突出党的建設對各項工作的引領作用,進一步豐富黨建的內涵與路徑。

徐根保代表(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院麻防科科長、康復中心主任):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中心的8名員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自然界的疾病作鬥爭,今後在實現健康中國目標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新的困難,我們更要做好鬥爭和奮鬥的準備。

會外連線

陳須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

四個“偉大”特別提振士氣,鼓舞人心,並講清了四個“偉大”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行了深入貫通,具有重大指導作用。敢於並且善於鬥爭是我黨取得革命建設成功的重要法寶,現在我們面對充滿各種矛盾的國內國際新形勢,需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奪取內政、外交和國防等各項事業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兒女的偉大夢想,也需要通過偉大鬥爭來實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我們要在党的堅強領導下,繼往開來,增強四個自信,沿著新的長征路不斷前進。偉大事業越發展,偉大夢想就越能實現。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偉大工程,它對其他三個“偉大”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搞好。

(本報記者張煒楊迅孫超申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報告原文

圍繞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會內解讀

周江勇代表(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我更加堅定了溫州作為“探路者”的使命擔當。報告全面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戰略判斷,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有戰略層面的高瞻遠矚,又有戰術層面的具體部署,既有總體規劃、頂層設計,又有方法路徑、具體安排。溫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生動的實踐。溫州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以更加堅定的政治自覺,以翻篇歸零的創業激情,不忘初心、大膽實踐,奮力續寫好溫州的創業創新史,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溫州的新實踐新探索。

會外連線

儲建國(武漢大學政治學教授):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佈局等基本問題都做出了明確回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本報記者郭舒然)

基本方略

報告原文

全黨同志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更好引領黨和人民事業發展。

會內解讀

李恩東代表(河南省委副秘書長、省直工委書記):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既需要基本理論、基本路線來提供思想指南,也需要更為具體、針對性更強的基本方略來作為行動導航。總書記提出的十四條基本方略邏輯清晰、指向明確、內涵豐富,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這一基本方略為例,報告在闡釋這一方略時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党同向發力”,這同基層黨建工作的結合度非常高,明確了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等重要、不可偏廢的判斷。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方略的指導下,黨建工作從思想認識到隊伍建設、從考評述職到追蹤問責、從剛性約束到精神滋養,方向將更為明晰,執行將更加有力,黨的隊伍必將更具凝聚力、戰鬥力。

會外連線

李洪峰(中紀委駐文化部紀檢組原組長):

十四條基本方略,既是理論性的,又是實踐性的,統領性、全域性、普適性都很強。基本方略不單指哪個方面、哪個領域的工作,而是對各領域、各項工作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從理論溯源上看,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是對黨的十五大提出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党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的一種深度的綜合、概括和昇華。基本方略是對改革開放近40年來的基本經驗,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發展各項事業的概括和總結。“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等都是從十八大以來積累的新鮮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本報記者劉志強張垚王漢超)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9日 09 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