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第一首流行音樂的作者其實是寫兒童歌曲的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一首華語流行歌曲流傳到了國外, 大受歡迎, 翻唱版本出現後, 迅速排到美國billboard榜單前三的位置。 你敢信這是真的?

這事兒還真發生過, 不過被翻唱的歌曲, 是民國時期的上海老歌。

接下來你將看到:

● 上海怎麼就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源地?

● 最早的中國流行音樂創作者是寫兒童歌曲的

● 《玫瑰玫瑰我愛你》被翻唱後紅遍了美國

上海怎麼就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發源地?

一說民國老歌, 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上海。

上海自開埠以來,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的深入, 逐漸成為中國最大的國際化都會。

20世紀30年代初期, 上海成為國內的輕紡工業基地、金融中心、交通運輸樞紐和貿易中心。

以金融業為例, 列強在上海不斷建立起金融機構, 方便在中國的經濟殖民活動。

1936年, 上海擁有11家信託公司、48家匯劃錢莊、3個儲蓄會和1家郵政儲金匯業局, 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金融中心。

國際化的另一面體現在文化的交流上。

1934年, 在上海的外國人已經占到了上海總人口的2.19%。 外國人的到來, 刺激著上海各類娛樂業的發展。

1908年, 法國人樂浜生在上海成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 隨後, 勝利、高亭等具有外國背景的唱片公司紛紛登陸上海。

最初這些唱片公司灌制的唱片以各地方戲曲為主, 顯然不能完全滿足日益增長的上海市民文化需求。

●百代公司發行的的譚鑫培“捉放曹”唱片

當時上海市民對音樂的需求有多迫切?

20年代中葉, 留聲機已經普遍進入上海富裕家庭, 也成為小資情調的咖啡館、酒吧等娛樂場所不可或缺的道具。 有錢人用得起留聲機, 大眾收聽音樂主要靠廣播。

1934年, 上海28家電臺節目中, 全天播音時段85%以上是文娛節目, 歌曲便是其中的重頭戲。

強烈的需求呼喚著新的音樂形式, 而催生新音樂形式的新音樂元素也來自國外。

早期的上海歌舞廳、咖啡館等娛樂場所演奏的樂隊幾乎完全都是外國人。

其中又以菲律賓人為主,

另有猶太人、俄國人和吉普賽人。 他們甚至會演奏當時剛剛流行的爵士樂, 這也讓日後的上海音樂帶有濃厚的爵士樂風情。

最早的中國流行音樂創作者是寫兒童歌曲的

民眾對流行音樂有了迫切需求, 天才音樂人也就應運而生。

中國第一批流行音樂製作者脫胎于知識份子階層, 其代表人物就是開上海流行音樂之先的黎錦暉。

●黎錦暉創辦的明月歌劇社合影

這個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 不過要說起他創作的音樂, 你一定聽過, 大家耳熟能詳的兒歌《小白兔乖乖》就是他的作品。

中國現代音樂最早誕生于新式學堂。

最初“學堂音樂”走的是拿來主義路線, 多直接採用歐美歌曲或民間小調的曲子填入新詞, 以宣傳愛國、革命、婦女解放、破除迷信等新思想。

參與創作的多是趙元任、李叔同這樣的知識份子。

比如李叔同的名作《送別》, 就是用了美國作曲家奧德威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的曲改編的。

後來中國的音樂開始從學堂音樂向流行音樂轉變, 黎錦輝就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他早先也是一名以教育為己任的知識份子,辦過報紙,做過公務員,在小學做老師的時候教過語文、美術、音樂、歷史。

五四時期,他參與了蔡元培任會長的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擔任以演奏民間絲竹音樂為主的“瀟湘樂組”組長。這個時候的黎錦暉意識到,“中國音樂家,均以西樂為正宗,唱中國歌就會被人笑話”,決心“宣傳樂藝、輔助新運”。

黎錦暉剛到上海,做的還是創辦音樂教育機構,譜寫兒童歌曲的工作。

●黎錦暉編劇的兒童歌舞劇《三蝴蝶》演出照

為了擴大影響力,他偶爾也創作一些流行歌曲。沒想到他一出手就是爆款,1927年創作的《毛毛雨》很快就紅遍大街小巷。

儘管這首歌在唱腔上仍然帶有很多舊式戲曲的風格,它還是成為了中國本土誕生的第一首流行歌曲。

●黎錦暉和《毛毛雨》的原唱、他的女兒黎明暉

這首歌後來還在影視劇《情深深雨濛濛》中被翻唱。

並且歌裡歌頌的純真愛情也能夠大膽唱出來,取代了原來市井間流傳的粗糙庸俗乃至猥褻不堪的小調。

一炮而紅後,黎錦暉發現創作流行歌曲居然是説明他運營音樂教育機構的好出路。

他繼續帶著歌舞團在各地巡演,1929年時因路費短缺滯留新加坡,黎錦暉還接受一家書局的訂單,短期內編寫了一百首流行歌曲寄回上海。

●明月歌劇社歌舞排練

黎錦暉在剛開始創作流行音樂的時候,還曾經給自己立下十條原則:

妓女唱的不寫

“後花園贈金”之類的不寫

相思病的不寫

愛情悲劇不寫

為三角戀愛而情殺的不寫

“三妻四妾十美圖”不寫

用陰謀手段取得愛情的不寫

猥褻的不寫

對金錢權勢的愛情予以諷刺

對一見傾心的兒戲愛情加以諷刺

然而後期為了迎合出版商及唱片公司老闆們的意願,多多賺錢,還是掉了節操,其流行音樂創作也愈發粗製濫造,格調低下。

好在黎錦暉的開拓工作已經在上海播下了流行音樂的種子,在他的培養下,白虹、姚莉、王人美、黎莉莉、周璿、黎錦光、聶耳等音樂青年才俊成長起來,開創屬於他們的音樂時代。

《玫瑰玫瑰我愛你》被翻唱後紅遍了美國

在黎錦暉之後的上海流行樂壇,領軍人物是被稱為“一代歌仙”的陳歌辛。

與黎錦暉最初深受民間音樂和戲曲影響不同,陳歌辛雖然也對上海田歌、打夯號子、車水號子等民間音樂瞭若指掌,但他還受到過西方作曲、指揮和配樂訓練,音樂底子更加扎實。他也就能更加靈活地運用爵士樂等新潮西方音樂形式。

●陳歌辛及其夫人金姣麗

比如1940年陳歌辛為電影《天涯歌女》創作的《玫瑰玫瑰我愛你》就採用了典型的爵士樂風格。這首歌被美國人翻唱後大火,就與其爵士風味的旋律有關。

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民國流行歌曲出自陳歌辛之手,比如《不變的心》《鳳凰于飛》《永遠的微笑》《初戀女》《蘇州河邊》《夜上海》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歌辛身處上海,寫作了《度過這冷的冬天》《不准敵人通過》等抗戰歌曲,還創作了一系列抗日舞劇。

1941年底,日軍佔領上海租界,陳歌辛被捕,在獄中遭受嚴刑拷打,出獄後被迫為汪偽政權服務,甚至寫下了《大東亞民族團結進行曲》等為日本軍國主義宣傳的歌曲,並在上海外灘華懋飯店指揮過歌頌神風特攻隊的《神鷲歌》。

抗戰勝利後,陳歌辛又被國民黨監禁了7天。雖然在抗戰勝利後陳歌辛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但他還是懷著勝利的喜悅,于1946年新年之際寫出了日後風靡華人世界,每年過年都會聽到的洗腦神曲——《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這首神曲原本帶有慶祝抗戰勝利的含義

《玫瑰玫瑰我愛你》在四十年代火遍華語流行樂壇後,五十年代初由澳大利亞DJ威爾弗裡德·湯瑪斯從香港帶到倫敦。

沒想到在倫敦播放後,受到了英國人的歡迎。查普爾音樂公司便委託威爾弗裡德·湯瑪斯為這首歌重新創作英語歌詞。

湯瑪斯就寫了一個西方人在馬來西亞遇到美人、與她相愛卻最終與她告別的故事,即《Rose, Rose, I Love You》。這首歌經美國歌手弗蘭基·萊恩演唱後,曾在美國billboard榜單上排名第三。

而英國女歌手佩圖拉·克拉克翻唱的另一個版本《May Kway》則改編不多,仍然是一首歌詠玫瑰花的歌曲,其中還運用了各種中國音樂元素,在英國歌曲排行榜上排名第十六。

當《時代》雜誌報導《Rose, Rose, I Love You》的時候,提到了這首歌的原唱姚莉,卻並不知道這首歌的曲作者是陳歌辛。

●佩圖拉·克拉克版的《May Kway》

陳歌辛最終並未收到任何海外稿費。

翻唱者弗蘭基·萊恩後來在美國的一次音樂會上巧遇陳歌辛的小兒子陳東,才知道《Rose, Rose, I Love You》的原曲是由陳歌辛所作。

在萊恩八十大壽的告別音樂會上,他又見到了陳歌辛的妻子金姣麗和大兒子陳鋼,將他灌制的《Rose, Rose, I Love You》送給了他們。

建國後很多上海流行音樂人,如李厚襄、姚敏、姚莉等移居香港,繼續流行音樂的傳承和發展。他們的工作為後來港臺流行音樂的發展留下了豐厚遺產。

鄧麗君的很多歌曲,如《何日君再來》《四季歌》《夜來香》《采檳榔》等,其實都是翻唱的民國流行音樂。

而很多民國流行歌曲,被梅豔芳、費玉清、鳳飛飛、蔡琴等港臺歌星演唱,其生命力之旺盛,早已超過了意識形態的阻隔和歌曲創作者本人的生死,仿佛如至今仍然健在的《玫瑰玫瑰我愛你》演唱者姚莉一樣,從未老去。

參考資料:

1.賈崇. 陳歌辛流行歌曲研究[D]. 山東師範大學, 2009期。

2.周康.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成因研究[D]. 華東師範大學, 2011。

3.Music: A Rose Is a Rose ... - TIME http://content.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935240,00.html。

4.《夜上海》作曲陳歌辛:在反右鬥爭中“受黨保護”?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3241。

覺得文章很好,歡迎評論/轉發

更多深度好文,請點擊下方關注頭條號視知TV

他早先也是一名以教育為己任的知識份子,辦過報紙,做過公務員,在小學做老師的時候教過語文、美術、音樂、歷史。

五四時期,他參與了蔡元培任會長的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擔任以演奏民間絲竹音樂為主的“瀟湘樂組”組長。這個時候的黎錦暉意識到,“中國音樂家,均以西樂為正宗,唱中國歌就會被人笑話”,決心“宣傳樂藝、輔助新運”。

黎錦暉剛到上海,做的還是創辦音樂教育機構,譜寫兒童歌曲的工作。

●黎錦暉編劇的兒童歌舞劇《三蝴蝶》演出照

為了擴大影響力,他偶爾也創作一些流行歌曲。沒想到他一出手就是爆款,1927年創作的《毛毛雨》很快就紅遍大街小巷。

儘管這首歌在唱腔上仍然帶有很多舊式戲曲的風格,它還是成為了中國本土誕生的第一首流行歌曲。

●黎錦暉和《毛毛雨》的原唱、他的女兒黎明暉

這首歌後來還在影視劇《情深深雨濛濛》中被翻唱。

並且歌裡歌頌的純真愛情也能夠大膽唱出來,取代了原來市井間流傳的粗糙庸俗乃至猥褻不堪的小調。

一炮而紅後,黎錦暉發現創作流行歌曲居然是説明他運營音樂教育機構的好出路。

他繼續帶著歌舞團在各地巡演,1929年時因路費短缺滯留新加坡,黎錦暉還接受一家書局的訂單,短期內編寫了一百首流行歌曲寄回上海。

●明月歌劇社歌舞排練

黎錦暉在剛開始創作流行音樂的時候,還曾經給自己立下十條原則:

妓女唱的不寫

“後花園贈金”之類的不寫

相思病的不寫

愛情悲劇不寫

為三角戀愛而情殺的不寫

“三妻四妾十美圖”不寫

用陰謀手段取得愛情的不寫

猥褻的不寫

對金錢權勢的愛情予以諷刺

對一見傾心的兒戲愛情加以諷刺

然而後期為了迎合出版商及唱片公司老闆們的意願,多多賺錢,還是掉了節操,其流行音樂創作也愈發粗製濫造,格調低下。

好在黎錦暉的開拓工作已經在上海播下了流行音樂的種子,在他的培養下,白虹、姚莉、王人美、黎莉莉、周璿、黎錦光、聶耳等音樂青年才俊成長起來,開創屬於他們的音樂時代。

《玫瑰玫瑰我愛你》被翻唱後紅遍了美國

在黎錦暉之後的上海流行樂壇,領軍人物是被稱為“一代歌仙”的陳歌辛。

與黎錦暉最初深受民間音樂和戲曲影響不同,陳歌辛雖然也對上海田歌、打夯號子、車水號子等民間音樂瞭若指掌,但他還受到過西方作曲、指揮和配樂訓練,音樂底子更加扎實。他也就能更加靈活地運用爵士樂等新潮西方音樂形式。

●陳歌辛及其夫人金姣麗

比如1940年陳歌辛為電影《天涯歌女》創作的《玫瑰玫瑰我愛你》就採用了典型的爵士樂風格。這首歌被美國人翻唱後大火,就與其爵士風味的旋律有關。

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民國流行歌曲出自陳歌辛之手,比如《不變的心》《鳳凰于飛》《永遠的微笑》《初戀女》《蘇州河邊》《夜上海》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歌辛身處上海,寫作了《度過這冷的冬天》《不准敵人通過》等抗戰歌曲,還創作了一系列抗日舞劇。

1941年底,日軍佔領上海租界,陳歌辛被捕,在獄中遭受嚴刑拷打,出獄後被迫為汪偽政權服務,甚至寫下了《大東亞民族團結進行曲》等為日本軍國主義宣傳的歌曲,並在上海外灘華懋飯店指揮過歌頌神風特攻隊的《神鷲歌》。

抗戰勝利後,陳歌辛又被國民黨監禁了7天。雖然在抗戰勝利後陳歌辛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但他還是懷著勝利的喜悅,于1946年新年之際寫出了日後風靡華人世界,每年過年都會聽到的洗腦神曲——《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這首神曲原本帶有慶祝抗戰勝利的含義

《玫瑰玫瑰我愛你》在四十年代火遍華語流行樂壇後,五十年代初由澳大利亞DJ威爾弗裡德·湯瑪斯從香港帶到倫敦。

沒想到在倫敦播放後,受到了英國人的歡迎。查普爾音樂公司便委託威爾弗裡德·湯瑪斯為這首歌重新創作英語歌詞。

湯瑪斯就寫了一個西方人在馬來西亞遇到美人、與她相愛卻最終與她告別的故事,即《Rose, Rose, I Love You》。這首歌經美國歌手弗蘭基·萊恩演唱後,曾在美國billboard榜單上排名第三。

而英國女歌手佩圖拉·克拉克翻唱的另一個版本《May Kway》則改編不多,仍然是一首歌詠玫瑰花的歌曲,其中還運用了各種中國音樂元素,在英國歌曲排行榜上排名第十六。

當《時代》雜誌報導《Rose, Rose, I Love You》的時候,提到了這首歌的原唱姚莉,卻並不知道這首歌的曲作者是陳歌辛。

●佩圖拉·克拉克版的《May Kway》

陳歌辛最終並未收到任何海外稿費。

翻唱者弗蘭基·萊恩後來在美國的一次音樂會上巧遇陳歌辛的小兒子陳東,才知道《Rose, Rose, I Love You》的原曲是由陳歌辛所作。

在萊恩八十大壽的告別音樂會上,他又見到了陳歌辛的妻子金姣麗和大兒子陳鋼,將他灌制的《Rose, Rose, I Love You》送給了他們。

建國後很多上海流行音樂人,如李厚襄、姚敏、姚莉等移居香港,繼續流行音樂的傳承和發展。他們的工作為後來港臺流行音樂的發展留下了豐厚遺產。

鄧麗君的很多歌曲,如《何日君再來》《四季歌》《夜來香》《采檳榔》等,其實都是翻唱的民國流行音樂。

而很多民國流行歌曲,被梅豔芳、費玉清、鳳飛飛、蔡琴等港臺歌星演唱,其生命力之旺盛,早已超過了意識形態的阻隔和歌曲創作者本人的生死,仿佛如至今仍然健在的《玫瑰玫瑰我愛你》演唱者姚莉一樣,從未老去。

參考資料:

1.賈崇. 陳歌辛流行歌曲研究[D]. 山東師範大學, 2009期。

2.周康.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成因研究[D]. 華東師範大學, 2011。

3.Music: A Rose Is a Rose ... - TIME http://content.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935240,00.html。

4.《夜上海》作曲陳歌辛:在反右鬥爭中“受黨保護”?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3241。

覺得文章很好,歡迎評論/轉發

更多深度好文,請點擊下方關注頭條號視知TV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