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征地補償款究竟該誰拿?

現如今, 隨著農村房屋拆遷與征地的補償, 大家對於補償款的多少, 大多數人有了些許的認知, 對於自己合法權益的不受侵害, 也有了維護的意識。 但是, 面對農村房屋拆遷、土地徵收的補償款究竟該誰拿, 卻是有爭議的。

一、地上附著物補償款

對於地上附著物也就是對於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款的發放, 是給房屋修建人, 取得所有權人。 對於農村房屋拆遷, 我國的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拆遷補償方式分為貨幣補償、產權調換和農民自建三種方式。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農村土地的徵收補償的主要法律依據是《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依據該法的規定, 當徵收耕地時, 農戶可以得到三項補償:①土地補償費, 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但法律明確規定主要用於被征地的農戶;②安置補助費, 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計算;③地上附著物與青苗的補助費歸其所有者所有。

二、土地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是給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對於土地補償費不明確身份物件的, 首先要弄清楚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人是誰?承包土地肯定是有合同的簽訂等相關資料的。 建議大家在承包土地的時候, 務必要簽訂土地承包合同, 而且是要有政府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和能夠證明土地資訊的各類資料。 需要注意的是, 口頭流轉協議或雖有書面流轉協議但流轉形式不明確的, 不能認定成轉讓。

土地徵收的安置補助費, 必須是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 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 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 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 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三、青苗補償款

青苗補償費是給實際投入耕種的農戶。 也就是說誰種植的誰領補償。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 將自己的土地轉包或者出租的時候, 務必將青苗補償款這一項進行說明,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對於各項補償款的發放, 大家首先就要明確好發放的物件。 在轉租或者承包的過程中, 務必要將各項補償款事宜進行詳細的說明, 為日後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大家對於任何關於征地拆遷方面的問題, 都可以來電諮詢或者留言給我們, 一定給您詳細的答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