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4mm定焦鏡頭的8個魔力

1. 拍風景輸出更細膩畫質

相比變焦鏡中的24mm焦距 (例如:24-70mm/16-35mm), 24mm定焦鏡解像度更高, 若然配合高圖元型號相機, 更是如虎添翼, 輸出更細膩的畫質。 追求高畫質風景照的你可以考慮升級5Ds/5Dsr/D810/A7RII一系列高圖元型號相機, 相信比筆者在下圖以1Dx+Sigma 24mm F1.4 Art拍攝的更趨完美!

24mm, F16, 1/125sec, ISO 100, Av-mode, Evaluative Metering, No-flash

2. 帶景人像

傳統人像多以半身或大頭特寫為主, 習慣應用105mm/135mm焦距作人像拍攝鏡頭, 近年, 這種情況已有所改變, 拍帶景人像著重更多畫面元素, 創作更寬廣, 照片能夠提供更多資訊及視角延伸, 你更可以運用場景襯托主體性格特質, 增強創作意念, 而所選用的鏡頭焦距逐漸縮短為50mm, 35mm, 及筆者所推介的24mm定焦鏡。

F1.4, 1/1600sec, ISO 100, Av-mode, Partial Metering, No-flash

F3.2, 1/160sec, ISO 400, Av-mode, Evaluative Metering, flash-on

F1.4, 1/1250sec, ISO 100, Av-mode, Partial Metering, No-flash

3. 低光神器

一般定焦鏡的最大光圈一般都比變焦鏡大得多, 看看下圖, F1.4直徑已是F2.8的兩倍, 咁低光環境拍攝方面, 具體差異又是多少呢?

以下來看看直接比較F1.4 vs F1.8 vs F2.8 相差多少:

典型三分之一級光圈值尺度

f/# 1.0 1.1 1.2 1.4 1.6 1.8 2 2.2 2.5 2.8

A) 光圈差異

以三分一級光圈值尺度:

– F1.8 vs F2.8 相差4格x1/3級, 等於1.33級光圈

– F1.4 vs F2.8 相差6格x1/3級, 等於2級光圈

B) 快門差異

咁即系要用幾多快門時間去換取光圈差異呢?以下都是相機設定在M-Mode, EV+/-:0, ISO:800,

在相機中觀察實際顯示出來的快門值, 並非紙上談兵啊!

– F1.4, 1/100 (0.01sec)

– F1.8, 1/60 (0.0167sec)

– F2.8, 1/25 (0.04sec)

結論:

F1.8 vs F2.8: 多用 0.023sec, 付出多2.4倍快門時間, 4格 x 1/3級快門, 等於1.33級快門

F1.4 vs F2.8: 多用 0.03sec, 付出多4倍快門時間, 6格 x 1/3級快門, 等於2級快門

大光圈的確能在低光環境下, 換取更高的快門值去拍攝, 讓你在不需要落閃光燈補光的情況下, 保留氛圍。 好像以下示範照片, 黑漆一片的舞臺, 盡開F1.4及10,000ISO才把快門值鎖定在1/60秒 (哈哈,筆者手殘, 安全快門1/25下都不穩, 要高一點才安全啊!)

F1.4, 1/60sec, ISO 10,000, Av-mode, Evaluative Metering, No-flash

4. 懂得用, 拍人就是好拍檔

拍人像, 相信都是很多影友關心既攝影題材, 無論男女朋友, 一家大細或親子攝影, 攝影總離不開人像相關既討論, 那24mm定焦鏡是否又合適呢?筆者這樣賣關子就當然合適呢!無論直幅、橫幅、日景、夜景、室內室外, 人像帶景, 24mm也是好夥伴好拍檔。

F5.6, 1/80sec, ISO 400, Av-mode, Evaluative Metering, Remote-flash1

F1.4, 1/1600sec, ISO 100, Av-mode, Partial Metering, No-flash

5. 進光量大,有利暗位對焦

進光量多少直接影響相機對焦反應,尤其在光線昏暗的室內或室外環境下拍攝,除了直接調節光圈以增加進光量外,鏡頭本身的鏡組設計有直接影響,而光線每經過一片鏡都會有所減弱, 定焦鏡鏡組先天設計已經比變焦鏡簡單,例如:Nikon 24mm F1.8G ED 定焦(9組12片) vs Nikon 24-70mm F2.8E ED VR 變焦(16組20片)

根據DxOMark網站資料顯示以上兩支鏡頭,定焦鏡的進光量差不多大足足一倍,在相同的光圈及ISO感光前提下,定焦鏡的原身進光量已直接提升相機自動對焦的表現。

F2.8, 1/64sec, ISO 2,000, Av-mode, Evaluative Metering, No-flash

6. 廣角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24mm屬廣角焦段,視角為84度, 雖然沒有16mm及20mm般有更廣闊的覆蓋,但一般室內室外都足夠應付,比35mm廣闊得多,拍攝一家三口或到此一遊拍下景點,都很足夠。

以下示範圖中,24mm視角,商場影大型佈景都能覆蓋。

F14, 1sec, ISO 50, Av-mode, Evaluative Metering, No-flash

7. 一機一鏡

若然不是職業攝影師,攝影需求離不開旅行,食物及日常生活照,影友你有沒有統計一下你手上不同鏡頭的使用率?那一支最高呢?相信很多朋友離不開標準變焦鏡及天涯鏡一類比較普及既鏡頭。好像之前一點提過,24mm定焦鏡有著廣角特性,再加上大光圈加持,無論假日到本地遊或出外旅遊,一機一鏡對拍拍食物,人像,景物主題24mm鏡已涵蓋8、9成需求。

8. 淺景深, 廣角下一樣保持立體感

很多時拍廣角使用ultra-wide zoom就喪失淺景深樂趣, 24mm 定焦中有F1.8 / 更加光圈的F1.4, 要拍出廣角淺景深一樣可以。盡開光圈F1.4下,可以突顯主體及加強畫面立體感。

F1.4, 1/320sec, ISO 100, Av-mode, Spot Metering linked AF, No-flash

後記

以上都是筆者對24mm鏡的一些個人睇法及意見,世上沒有相機鏡頭是完美的,只要自己認為合適,發揮它們的特性及拍到不錯作品就足夠了,回顧這兩年,原來已對不同的常用定焦焦距作過介紹,希望總有一段適合你! ^_^

F5.6, 1/80sec, ISO 400, Av-mode, Evaluative Metering, Remote-flash1

F1.4, 1/1600sec, ISO 100, Av-mode, Partial Metering, No-flash

5. 進光量大,有利暗位對焦

進光量多少直接影響相機對焦反應,尤其在光線昏暗的室內或室外環境下拍攝,除了直接調節光圈以增加進光量外,鏡頭本身的鏡組設計有直接影響,而光線每經過一片鏡都會有所減弱, 定焦鏡鏡組先天設計已經比變焦鏡簡單,例如:Nikon 24mm F1.8G ED 定焦(9組12片) vs Nikon 24-70mm F2.8E ED VR 變焦(16組20片)

根據DxOMark網站資料顯示以上兩支鏡頭,定焦鏡的進光量差不多大足足一倍,在相同的光圈及ISO感光前提下,定焦鏡的原身進光量已直接提升相機自動對焦的表現。

F2.8, 1/64sec, ISO 2,000, Av-mode, Evaluative Metering, No-flash

6. 廣角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24mm屬廣角焦段,視角為84度, 雖然沒有16mm及20mm般有更廣闊的覆蓋,但一般室內室外都足夠應付,比35mm廣闊得多,拍攝一家三口或到此一遊拍下景點,都很足夠。

以下示範圖中,24mm視角,商場影大型佈景都能覆蓋。

F14, 1sec, ISO 50, Av-mode, Evaluative Metering, No-flash

7. 一機一鏡

若然不是職業攝影師,攝影需求離不開旅行,食物及日常生活照,影友你有沒有統計一下你手上不同鏡頭的使用率?那一支最高呢?相信很多朋友離不開標準變焦鏡及天涯鏡一類比較普及既鏡頭。好像之前一點提過,24mm定焦鏡有著廣角特性,再加上大光圈加持,無論假日到本地遊或出外旅遊,一機一鏡對拍拍食物,人像,景物主題24mm鏡已涵蓋8、9成需求。

8. 淺景深, 廣角下一樣保持立體感

很多時拍廣角使用ultra-wide zoom就喪失淺景深樂趣, 24mm 定焦中有F1.8 / 更加光圈的F1.4, 要拍出廣角淺景深一樣可以。盡開光圈F1.4下,可以突顯主體及加強畫面立體感。

F1.4, 1/320sec, ISO 100, Av-mode, Spot Metering linked AF, No-flash

後記

以上都是筆者對24mm鏡的一些個人睇法及意見,世上沒有相機鏡頭是完美的,只要自己認為合適,發揮它們的特性及拍到不錯作品就足夠了,回顧這兩年,原來已對不同的常用定焦焦距作過介紹,希望總有一段適合你! ^_^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