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戰中的笑話,義大利海軍戰列艦盤點

二戰中義大利由於匆忙參戰, 武裝部隊既未完成戰爭準備, 也未充分動員起來, 海軍部隊不僅戰略失策, 而且實力不足。 義大利海軍在戰爭爆發時雖然有6艘戰列艦, 但義大利軍艦與盟軍的同級艦相比, 速度快但裝甲薄, 防空火力較弱, 且夜戰訓練不夠, 義大利艦隊也被譏笑為“紙板艦隊”。

更糟的是義大利海軍沒有航空兵。 因此以戰列艦為主的義大利艦隊儘管在戰爭初期活動頻繁, 多次與英國海軍地中海艦隊交手, 但戰績不多。

1942年底起由於嚴重缺乏燃油, 義大利戰列艦更是在地中海上銷聲匿跡,

無法進行大規模行動, 直至戰爭結束。

二戰期間在役的戰列艦共有7艘, 其中加富爾號在塔蘭托被英國海軍艦隊擊沉, 羅馬號更是被昔日盟友德軍炸沉。 而因佩羅號一直未完工。 其餘倖存的除凱撒號在戰後賠償給蘇聯外, 至60年代全部拆毀。

一、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Conte Di Cavour Class)是義大利海軍建造的一級戰列艦。 同型艦3艘:加富爾伯爵號、朱利奧·凱撒號、萊昂納多·達·芬奇號。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號

加富爾伯爵號, 建於拉斯佩齊亞造船廠, 1910年8月10日鋪設龍骨, 1911年8月10日下水, 1915年4月1日完成,

1933年10月至1937年7月在得裡雅斯特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

1940年7月9日在龐塔斯提洛海戰中, 該艦與凱撒號組成的戰鬥群與英國皇家海軍“H”編隊交火, 在凱撒號受傷後意艦隊撤出了戰鬥。 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襲擊塔蘭托, 加富爾號被一條魚雷擊中並沉沒, 後打撈上來將大部分武備拆除。

1943年義大利投降時將其鑿沉, 後被德國人俘獲並用於阻塞航道。 1945年2月15日被炸沉, 戰後于1947年重新撈起, 1950-1952年拆毀。

朱利奧·凱撒號, 建于熱那亞謝斯特裡波內提的奧德羅造船廠, 1910年6月24日鋪設龍骨, 1911年10月15日下水, 1914年5月14日完成, 1933年10月至1937年10月在熱那亞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 1943年9月9日駛往由盟軍控制的馬爾他, 隨後被扣留。

二戰結束後該艦曾重新命名為“Z11”號, 並於1948年12月15日作為戰爭賠償交給蘇聯,

蘇聯將其改名為新羅西斯克號(Novorossiysk), 蘇聯海軍還曾於1955年對其主機和射擊指揮裝置進行改良。

1955年10月29日該艦在塞瓦斯托波爾停泊時發生猛烈爆炸並翻沉, 當時一般認為爆炸物是掃海後漏網的水雷, 但真正的爆炸原因至今可能仍是個迷。

萊昂納多·達·芬奇號

萊昂納多·達·芬奇號, 建于熱那亞謝斯特裡波內提的奧德羅造船廠, 1910年7月18日鋪設龍骨, 1911年10月14日下水, 1913年5月17日完成, 1916年8月2日由於爆炸事故沉於塔蘭托, 1919年9月17日重新撈起, 1923年3月26日拆毀。

主要參數:

排水量:標準23,619噸、滿載29,100噸

尺度:艦長全長186.4米、水線169米、艦寬28米、最大吃水10.36米

主機:蒸汽輪機、2軸、93,000馬力

續航力:3100海裡/20節、4800海裡/10節

航速:28節

裝甲:裝甲帶3.1-9.8英寸、主甲板0.5-4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11英寸

武備:2門三聯裝及2門雙聯裝12.6英寸/43.8倍口徑主炮、12門4.72英寸/50倍口徑副炮、8門3.93英寸/47倍口徑防空炮、16門37毫米及12門20毫米防空炮

艦員:1236

以上為1937年現代化改裝後的資料, 作為舊式戰列艦, 該級艦曾於1933-1937年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 改裝後面貌一新, 成為能與當時法國的敦克爾克級戰列巡洋艦對抗的高速戰列艦。

二、安德莉亞·多裡亞級戰列艦

義大利皇家海軍的一種無畏型戰列艦。同型艦兩艘:安德莉亞·多裡亞號(Andrea Doria)、卡約·杜伊利奧號(Caio Duilio)。

安德莉亞·多裡亞級戰列艦是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的改進型,主要改進是縮短了艏樓,艦體中部主炮塔安裝位置降低一層甲板,提高了艦體穩定性,副炮改用152毫米口徑火炮,安裝在艦體兩舷,改變前主桅的佈置位置,挪至前部煙囪之前,提高通觀性能。該級艦1912年開工建造,1915-1916年完工。

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經投入使用,但在與同盟國的對抗中並未看出這種戰列艦的作用。1937年至1940年,兩艘安德莉亞·多裡亞級戰列艦被進行現代化改裝,完成後在二戰期間用於護航,並參加了第一次蘇爾特戰役。

安德莉亞·多裡亞級戰列艦

主要參數:

排水量:標準23,887噸、滿載28,882噸(杜伊利奧號為29,391噸)

尺度:艦長186.9米、水線169米、艦寬28米、吃水10.4米

主機:蒸汽輪機、2軸、85,000馬力

續航力:4250海裡/12節

航速:27節

裝甲:裝甲帶3.1-9.8英寸、主甲板0.5-4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10.2英寸

武備:2門三聯裝及2門雙聯裝12.6英寸/43.8倍口徑主炮、12門5.3英寸/45倍口徑副炮、10門3.5英寸/50倍口徑防空炮、8門3.93英寸/47倍口徑防空炮、12門37毫米及16門20毫米防空炮

艦員:1495

以上為1937年改裝後的資料,作為舊式戰列艦,該級艦曾於1937-1940年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

安德莉亞·多裡亞號

該艦建於拉斯佩齊亞造船廠,1912年5月24日鋪設龍骨,1913年5月30日下水,1916年6月13日完成,1937年4月至1940年7月在的里雅斯特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1941年2月參與截擊襲擊熱那亞的英國海軍“H”編隊,但未交火。1943年9月9日由塔蘭托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1944年歸還義大利,作為練習艦使用。1957-1961年拆毀。

杜伊裡奧級早期線圖

杜伊裡奧級改裝後線圖

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襲擊塔蘭托,該艦被一條魚雷擊中右舷,不得不搶灘救險。至1941年5月修復。1942年3月進行改裝。1943年9月9日由塔蘭托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1944年歸還義大利,作為練習艦使用。1947-1949年曾充當艦隊旗艦,後再次用作訓練,1957-1961年拆毀。

二、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級戰列艦

該級艦計畫建造4艘,並陸續於1914年開工。後因義大利集中力量建造適合於在亞得里亞海活動的驅逐艦、潛艇和其他較小型艦隻,建造計畫於1916年全部停止。

1919年繼續首艦的建造工作,但1920年10月因資金原因再次停建,首艦卡拉喬洛號出售並於1921年拆毀,其餘3艘也同時拆毀。

卡拉喬洛級線圖

卡拉喬洛號,建於那不勒斯卡斯特拉馬爾的迪斯塔比亞造船廠,1914年10月16日鋪設龍骨,1916年停止建造,1919年重新啟動,1920年5月12日下水,1920年10月取消建造工作並出售,1921年拆毀。

主要參數:

排水量:標準29,400噸、滿載33,950噸

尺度:艦長212米、艦寬29.6米、吃水9.5米

主機:蒸汽輪機、4軸、108,000馬力

續航力:8,000海裡/10節

航速:29節以上

裝甲:裝甲帶最大11.8英寸、主甲板1.5-3.4英寸、炮塔5.9-15.6英寸、司令塔13.2英寸

武備:4門雙聯裝15英寸/40倍口徑主炮、12門6英寸/45倍口徑副炮、12門3.5英寸及多門13.2毫米防空炮、8具17.7英寸魚雷發射管

艦員:1480

四、維托裡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維內托級戰列艦,義大利建造的一種戰列艦,是一級充分體現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作戰意圖的主力艦,航速較高,最大航速達到30節,續航力14節/4700海裡。

維托裡奧·維內托號戰列艦

主要參數:

排水量:設計35,000噸、標準41,167噸(利托裡奧號41,377噸,羅馬號和因佩羅號為41,650噸)、正常43,624噸(利托裡奧號43,835噸,羅馬號和因佩羅號為44,050噸)、滿載45,752噸(利托裡奧號45,963噸,羅馬號和因佩羅號為46,215噸)

尺度:艦長237.76米(羅馬和因佩羅為240.7米)、水線232.4米、艦寬32.95米、吃水9.6-10.44米

主機:蒸汽輪機、4軸、140,000馬力

續航力:4700海裡/14節、3900海裡/20節

航速:30節

裝甲:裝甲帶2.4-13.8英寸、主甲板0.5-6.4英寸、主炮塔3.9-13.8英寸、副炮塔1.4-5.3英寸、司令塔7.9-10.2英寸

武備:3門三聯裝15英寸/50倍口徑主炮、4門三聯裝6英寸/55倍口徑副炮、12門90毫米防空炮、10門雙聯裝37毫米及12門雙聯裝20毫米防空炮、1942年又增加4門雙聯裝20毫米防空炮、、3架Ro.43型水上飛機(後其中2架換成Reggiane Re2000型戰鬥機)

艦員:1872-1960

維內托號戰列艦

維內托號,1934年10月28日鋪設龍骨,1937年7月25日下水,1940年4月28日完成。同年8月加入義大利海軍,戰爭期間多次參加作戰行動並數次受損。

1943年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戰後1947年10月回到拉斯佩齊亞,1948年1月退役,1948-1950年在拉斯佩齊亞拆毀。

利托裡奧號

利托裡奧號,建于熱那亞安薩多造船廠,1934年10月28日鋪設龍骨,1937年8月22日下水,1940年5月6日完成,1943年7月30日改名為義大利號(Italia)。二戰中,該艦多次參與行動,並多次受損。

1943年7月25日義大利投降後,該艦即改稱義大利號。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在航行至薩丁島附近海域時,遭到昔日盟友德國空軍的猛烈襲擊,並被兩顆無線電控制的重鎊制導炸彈擊中而受傷,9月18日被盟軍扣留。戰後1947年2月回到西西里的奧古斯塔,1948年6月退役,後在拉斯佩齊亞拆毀。

當維內托號和利托裡奧號還在建造時,義大利已退出國際聯盟,並放棄了有關限制軍備的談判。義大利海軍認為,即使4艘舊式戰列艦現代化改裝完畢,再加上2艘新建的維內托級戰列艦,義大利海軍仍不具備足夠的力量對抗英法在地中海的海軍聯盟。因此,決定在維內托號的基礎上稍作改進,再建造2艘新戰列艦,即羅馬號和因佩羅號。

羅馬號

羅馬號,1938年9月18日鋪設龍骨,1940年6月9日下水,1942年6月14日完成。

該艦是義大利最後服役且最短命的戰列艦,由於燃油短缺,該艦從未執行過任何戰鬥任務,連出港活動也受到限制。

羅馬號

1943年6月5日在拉斯佩齊亞遭到美軍空襲,並被命中兩顆炸彈,23日再次遭到空襲,再次被命中2顆炸彈,在熱那亞修理後於8月13日返回拉斯佩齊亞。

1943年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在航行至薩丁島附近海域時,遭到昔日盟友德國空軍的猛烈襲擊,分別被兩顆無線電控制的重鎊制導炸彈重創,最後斷成兩段並沉沒,其海上生涯僅持續了15個月。

因佩羅號戰列艦,該艦于熱那亞安薩多造船廠建造,1938年5月14日鋪設龍骨,1939年11月15日下水,1940年拖至布林迪西繼續未完成的建造工作。1942年1月22日,該艦依靠自己的動力航行至威尼斯,雖然尚未完工,但艦上已配備艦長和全體艦員,並具有對空和水面防禦的能力。後又航行至的里雅斯特,被遺棄給德國人。義大利投降後,曾被德國當作靶艦。1945年2月20日被盟軍飛機炸傷。戰後在威尼斯拆毀。

總結:

義大利投入戰爭時三軍備戰不足,被英軍夜襲塔蘭托後意國海軍更是沒了精神,此後再未恢復元氣。

義大利的戰爭潛力很差,資源也不足,舉例來說加富爾級等戰艦改裝時的320mm主炮是用原裝備的305mm炮銑成的;到了戰爭後期居然將戰艦用來充當兵營!可見意國海軍之窩囊。要說意國戰艦的優點就是其381mm/50倍口徑主炮的射程極長達到42,800米。

戰爭期間帝國號未能完工,後被德軍虜獲。愷撒號退役,加富爾號、羅馬號被航空兵擊沉。義大利號、威尼托號和愷撒號戰後被分別賠償給美、英、蘇戰勝國。

二、安德莉亞·多裡亞級戰列艦

義大利皇家海軍的一種無畏型戰列艦。同型艦兩艘:安德莉亞·多裡亞號(Andrea Doria)、卡約·杜伊利奧號(Caio Duilio)。

安德莉亞·多裡亞級戰列艦是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的改進型,主要改進是縮短了艏樓,艦體中部主炮塔安裝位置降低一層甲板,提高了艦體穩定性,副炮改用152毫米口徑火炮,安裝在艦體兩舷,改變前主桅的佈置位置,挪至前部煙囪之前,提高通觀性能。該級艦1912年開工建造,1915-1916年完工。

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經投入使用,但在與同盟國的對抗中並未看出這種戰列艦的作用。1937年至1940年,兩艘安德莉亞·多裡亞級戰列艦被進行現代化改裝,完成後在二戰期間用於護航,並參加了第一次蘇爾特戰役。

安德莉亞·多裡亞級戰列艦

主要參數:

排水量:標準23,887噸、滿載28,882噸(杜伊利奧號為29,391噸)

尺度:艦長186.9米、水線169米、艦寬28米、吃水10.4米

主機:蒸汽輪機、2軸、85,000馬力

續航力:4250海裡/12節

航速:27節

裝甲:裝甲帶3.1-9.8英寸、主甲板0.5-4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10.2英寸

武備:2門三聯裝及2門雙聯裝12.6英寸/43.8倍口徑主炮、12門5.3英寸/45倍口徑副炮、10門3.5英寸/50倍口徑防空炮、8門3.93英寸/47倍口徑防空炮、12門37毫米及16門20毫米防空炮

艦員:1495

以上為1937年改裝後的資料,作為舊式戰列艦,該級艦曾於1937-1940年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

安德莉亞·多裡亞號

該艦建於拉斯佩齊亞造船廠,1912年5月24日鋪設龍骨,1913年5月30日下水,1916年6月13日完成,1937年4月至1940年7月在的里雅斯特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1941年2月參與截擊襲擊熱那亞的英國海軍“H”編隊,但未交火。1943年9月9日由塔蘭托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1944年歸還義大利,作為練習艦使用。1957-1961年拆毀。

杜伊裡奧級早期線圖

杜伊裡奧級改裝後線圖

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襲擊塔蘭托,該艦被一條魚雷擊中右舷,不得不搶灘救險。至1941年5月修復。1942年3月進行改裝。1943年9月9日由塔蘭托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1944年歸還義大利,作為練習艦使用。1947-1949年曾充當艦隊旗艦,後再次用作訓練,1957-1961年拆毀。

二、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級戰列艦

該級艦計畫建造4艘,並陸續於1914年開工。後因義大利集中力量建造適合於在亞得里亞海活動的驅逐艦、潛艇和其他較小型艦隻,建造計畫於1916年全部停止。

1919年繼續首艦的建造工作,但1920年10月因資金原因再次停建,首艦卡拉喬洛號出售並於1921年拆毀,其餘3艘也同時拆毀。

卡拉喬洛級線圖

卡拉喬洛號,建於那不勒斯卡斯特拉馬爾的迪斯塔比亞造船廠,1914年10月16日鋪設龍骨,1916年停止建造,1919年重新啟動,1920年5月12日下水,1920年10月取消建造工作並出售,1921年拆毀。

主要參數:

排水量:標準29,400噸、滿載33,950噸

尺度:艦長212米、艦寬29.6米、吃水9.5米

主機:蒸汽輪機、4軸、108,000馬力

續航力:8,000海裡/10節

航速:29節以上

裝甲:裝甲帶最大11.8英寸、主甲板1.5-3.4英寸、炮塔5.9-15.6英寸、司令塔13.2英寸

武備:4門雙聯裝15英寸/40倍口徑主炮、12門6英寸/45倍口徑副炮、12門3.5英寸及多門13.2毫米防空炮、8具17.7英寸魚雷發射管

艦員:1480

四、維托裡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維內托級戰列艦,義大利建造的一種戰列艦,是一級充分體現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作戰意圖的主力艦,航速較高,最大航速達到30節,續航力14節/4700海裡。

維托裡奧·維內托號戰列艦

主要參數:

排水量:設計35,000噸、標準41,167噸(利托裡奧號41,377噸,羅馬號和因佩羅號為41,650噸)、正常43,624噸(利托裡奧號43,835噸,羅馬號和因佩羅號為44,050噸)、滿載45,752噸(利托裡奧號45,963噸,羅馬號和因佩羅號為46,215噸)

尺度:艦長237.76米(羅馬和因佩羅為240.7米)、水線232.4米、艦寬32.95米、吃水9.6-10.44米

主機:蒸汽輪機、4軸、140,000馬力

續航力:4700海裡/14節、3900海裡/20節

航速:30節

裝甲:裝甲帶2.4-13.8英寸、主甲板0.5-6.4英寸、主炮塔3.9-13.8英寸、副炮塔1.4-5.3英寸、司令塔7.9-10.2英寸

武備:3門三聯裝15英寸/50倍口徑主炮、4門三聯裝6英寸/55倍口徑副炮、12門90毫米防空炮、10門雙聯裝37毫米及12門雙聯裝20毫米防空炮、1942年又增加4門雙聯裝20毫米防空炮、、3架Ro.43型水上飛機(後其中2架換成Reggiane Re2000型戰鬥機)

艦員:1872-1960

維內托號戰列艦

維內托號,1934年10月28日鋪設龍骨,1937年7月25日下水,1940年4月28日完成。同年8月加入義大利海軍,戰爭期間多次參加作戰行動並數次受損。

1943年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戰後1947年10月回到拉斯佩齊亞,1948年1月退役,1948-1950年在拉斯佩齊亞拆毀。

利托裡奧號

利托裡奧號,建于熱那亞安薩多造船廠,1934年10月28日鋪設龍骨,1937年8月22日下水,1940年5月6日完成,1943年7月30日改名為義大利號(Italia)。二戰中,該艦多次參與行動,並多次受損。

1943年7月25日義大利投降後,該艦即改稱義大利號。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在航行至薩丁島附近海域時,遭到昔日盟友德國空軍的猛烈襲擊,並被兩顆無線電控制的重鎊制導炸彈擊中而受傷,9月18日被盟軍扣留。戰後1947年2月回到西西里的奧古斯塔,1948年6月退役,後在拉斯佩齊亞拆毀。

當維內托號和利托裡奧號還在建造時,義大利已退出國際聯盟,並放棄了有關限制軍備的談判。義大利海軍認為,即使4艘舊式戰列艦現代化改裝完畢,再加上2艘新建的維內托級戰列艦,義大利海軍仍不具備足夠的力量對抗英法在地中海的海軍聯盟。因此,決定在維內托號的基礎上稍作改進,再建造2艘新戰列艦,即羅馬號和因佩羅號。

羅馬號

羅馬號,1938年9月18日鋪設龍骨,1940年6月9日下水,1942年6月14日完成。

該艦是義大利最後服役且最短命的戰列艦,由於燃油短缺,該艦從未執行過任何戰鬥任務,連出港活動也受到限制。

羅馬號

1943年6月5日在拉斯佩齊亞遭到美軍空襲,並被命中兩顆炸彈,23日再次遭到空襲,再次被命中2顆炸彈,在熱那亞修理後於8月13日返回拉斯佩齊亞。

1943年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在航行至薩丁島附近海域時,遭到昔日盟友德國空軍的猛烈襲擊,分別被兩顆無線電控制的重鎊制導炸彈重創,最後斷成兩段並沉沒,其海上生涯僅持續了15個月。

因佩羅號戰列艦,該艦于熱那亞安薩多造船廠建造,1938年5月14日鋪設龍骨,1939年11月15日下水,1940年拖至布林迪西繼續未完成的建造工作。1942年1月22日,該艦依靠自己的動力航行至威尼斯,雖然尚未完工,但艦上已配備艦長和全體艦員,並具有對空和水面防禦的能力。後又航行至的里雅斯特,被遺棄給德國人。義大利投降後,曾被德國當作靶艦。1945年2月20日被盟軍飛機炸傷。戰後在威尼斯拆毀。

總結:

義大利投入戰爭時三軍備戰不足,被英軍夜襲塔蘭托後意國海軍更是沒了精神,此後再未恢復元氣。

義大利的戰爭潛力很差,資源也不足,舉例來說加富爾級等戰艦改裝時的320mm主炮是用原裝備的305mm炮銑成的;到了戰爭後期居然將戰艦用來充當兵營!可見意國海軍之窩囊。要說意國戰艦的優點就是其381mm/50倍口徑主炮的射程極長達到42,800米。

戰爭期間帝國號未能完工,後被德軍虜獲。愷撒號退役,加富爾號、羅馬號被航空兵擊沉。義大利號、威尼托號和愷撒號戰後被分別賠償給美、英、蘇戰勝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