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皮膚“深冷凍”後植回她身上 “世界首例”在瀋陽醫生手中誕生

意外受傷後皮膚大面積撕脫, 短時間內難以植回, 怎麼辦?日前, 瀋陽一家醫院的醫生創新性地選擇將撕脫的皮膚進行-196℃深度冷凍保存, 13天后待患者身體狀態可承受手術時, 再將皮膚“解凍”回植, 成活率達到了95%左右。 據悉, 這種醫院自行深低溫冷凍自體皮用來治療大面積皮膚撕脫傷, 尚屬世界首例。

網路圖片

3.5張A4紙大的皮膚意外撕脫

今年9月8日淩晨, 正在某物流企業上夜班的高女士被叉車撞倒碾壓, 從下腹部到左腿膝蓋的皮膚撕脫, 面積達到2200cm2, 相當於3.5張A4紙的面積, 被連夜送到醫院。

盛京醫院第三骨科、手足踝顯微外科病房主任田立傑教授介紹, 按照傳統治療手段, 醫生有兩種選擇:一是將撕脫的皮膚立即回植, 但將面臨手術時間過長、失血量大、皮膚成活率難以保證等問題;二是將撕脫皮膚切除, 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後, 擇期從另一側的腿上取皮移植到傷處,

但患者的“好腿”將留下巨大瘢痕。 究竟該如何手術呢?

自體皮膚“冷凍”13天后回植

田立傑教授和他的科研小組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採用液氮保存患者自身的撕脫皮膚, 待生命體征穩定後, 將自體皮膚移植回去。

經過充分準備後, 醫生將高女士撕脫的自體皮膚保存在-196℃液氮中。 “正常皮膚撕脫後, 在常溫下細胞會一點點壞死, 但超低溫保存時, 皮膚細胞會基本停止活動。 ”田立傑教授說, 高女士的皮膚共保存了13天。

成世界首例 為瀋陽醫生點贊

在保存皮膚的同時, 醫生為高女士進行了急診清創手術, 將大面積的創口中殘存的沙土等異物清理乾淨, 覆蓋上臨時的人工材料。 13天后, 創面上自然生長出很多“肉芽”,

更加適宜皮膚回植。 田立傑教授與主治醫師季相祿等醫護團隊一起, 經過長達5個小時的手術, 成功將“凍”過的皮膚進行了原位植皮, 並最終獲得了高達95%的成活率。

文獻資料顯示, 此次盛京醫院自行深低溫冷凍自體皮治療大面積皮膚撕脫傷尚屬世界首例, 這是瀋陽醫生為世界醫學發展做出的一份創新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