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知道求助的孩子不受傷

無論是我們小時候, 還是現在的孩子, 這些小人兒湊到一起, 就難免發生矛盾、打打鬧鬧的事情不絕於耳。 但是如果孩子哭了、受傷了, 被別的孩子欺負了, 你該怎麼教孩子應對呢?

視頻節目中, 我講的故事裡, 這個媽媽採用的方法是要女兒打回去, 不能示弱。 但是, 如果站在小孩子的立場上, 打回去到底對不對?

顯然, 如果因為一巴掌, 小女孩在自己身小力弱的情況下和對方打起來, 吃虧的將是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看, 媽媽的教法反而在給她挖坑。

孩子有他們自己的世界, 並且自成規則, 遇到矛盾時處理方法多種多樣, 很多時候不用我們大人操心。 而在他們無法解決時, 要教會他們求助。

正如視頻裡發生的故事一樣, 這兩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某名校小學一年級, 兩個孩子本來是同桌, 開學以來, 關係非常要好, 誰也沒想到, 兩人因為一張紙的歸屬而起了爭執。

結果在老師眼皮底下, 其中一個孩子不開心有了小情緒, 用自動鉛筆筆頭連續在另外一個孩子胳膊上紮, 紮出了十來個小窟窿, 而鉛筆墨讓窟窿又變成了小黑點, 誰看到都會心疼。

晚上孩子回家後, 疼的直哭, 媽媽一問這才知道事情原委。 趕緊送到醫院, 醫生說只有植皮才能把皮膚上的黑點去掉。

這事兒突然就大了, 媽媽當然非常痛苦, 她向學校、對方家長追究責任——老師在場為什麼不管呢?這是不是懈怠失職?你們家孩子怎麼那麼壞?家長怎麼教的?這件事在學校鬧得沸沸揚揚。

學校不得不成立調查組, 追究責任, 這才知道當時的情況——被紮時, 孩子並沒有說, 所以正在講課的老師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而這兩個孩子鬧矛盾的情況特別少, 玩的特別好, 誰也想不到會這樣。

要我說, 孩子已經6歲了, 受到傷害還憋在心裡, 不知道求助, 完完全全就是家長的責任嘛!有很大的可能是, 這位家長對孩子感受關注不夠。

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總結一下,

當孩子和孩子遇到矛盾時該怎麼辦?這些要求一定要讓家裡的孩子明白。

首先把握一個原則——安全第一。

無論是打回去還是求助, 安全是孩子應該時刻注意的首要前提, 畢竟受傷了自己會痛的。 既沒有求助物件, 又打不過, 那就“走為上計”。

其次掌握一個技巧——求助優先。

無論矛盾大小, 如果被別的小朋友威脅, 應該在具備求助的條件下進行求助, 比如告訴老師、父母以及小夥伴。

最後追求一個目標——友誼萬歲。

小孩子之間, 用霸道得不到真友誼, 去忍讓也得不到。 如果是小打小鬧的小矛盾, 不要忍, 學會反擊, 這樣反而能得到一輩子的朋友。 在孩子之間有較大的矛盾時, 選擇相逢一笑泯恩仇, 也能讓孩子的承受能力增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