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射陽縣千秋鎮大力實施民生工程 帶領百姓“向幸福出發”

中國江蘇網10月19日鹽城訊“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 村民跳起健身舞, 貧困戶住上了托底房, 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談起生活的變化, 鹽城市射陽縣千秋鎮東明村七旬老人張玉蓮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千秋鎮, 像張老太這樣過著幸福日子的人還有很多。 這是該鎮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所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年初以來, 千秋鎮共計實施民生工程10項, 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住房、上學、行路、飲水等問題有了量的突破, 質的飛躍。 一件件民生實事猶如一縷陽光溫暖著百姓的心頭, 一樁樁民生工程猶如一泓清泉滋潤著百姓的心田。

康居工程讓百姓住新房

近日, 千秋鎮78歲的老漢王德華為即將住上康居工程托底房而樂得合不攏嘴。 住上康居工程托底房, 這是年初以來該鎮貧困群眾家庭享受到的又一項民生福利。 王德華以前住著兩間破舊平房, 房頂漏雨, 後牆開裂, 房屋亟待維修。 但老人年事已高, 他的大兒子在三年前不幸意外去世, 小兒子打工時又摔成重傷, 修繕房屋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事。 鎮、村兩級瞭解情況後, 去年為老人申報了康居工程托底房。 日前, 看著即將建成的新房, 王德華老人喜上眉梢:“政府對我太好了, 不但讓我享受了低保, 還補貼2萬多元錢為我蓋新房, 這日子是越來越舒坦啦!”今年以來,

該鎮有97戶群眾享受到了康居工程項目, 他們在民生雨露滋潤下, 告別了危舊房屋, 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 過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文體活動讓百姓享幸福

每至清晨, 該鎮市民健身廣場上歡歌蕩漾, 人們踏著音樂的節拍, 或跳健身操, 或打太極拳, 或踢毽子, 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今年, 隨著市民健身廣場的先後投入使用, 該鎮的群眾文化活動持續升溫, 規模不斷擴大。 一位元名叫楊學超的老人告訴記者:“每天傍晚大家來這兒跳舞, 早晨來這兒健身。 不光我們這一片有娛樂活動, 各村居黨群服務中心廣場, 人們都有豐富的休閒娛樂活動。 ”

近年來, 該鎮始終將文化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程, 不斷完善文化設施, 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讓群眾真正當上文化活動的主角。 目前, 該鎮建設2000平方米以上市民健身廣場一處。 以村居為節點, 該鎮還設置公共圖書電子閱覽室, 建立數位屋, 滿足百姓的閱讀需求。 同時, 該鎮狠抓了文藝隊伍建設, 扶持、組建具有本地特點的農村文藝團體3家。

路橋升級讓百姓踏坦途

道路不通暢, 不但制約著經濟的發展, 同時也影響著百姓的出行。 該鎮沙港村五組村民們祖祖輩輩出門的惟一通道就是一條砂石土路。 村民劉俊紅告訴記者, 原先的路一到下雨天就滿是積水, 一個泥坑接著一個泥坑, 穿上膠鞋走路也很容易陷進去, 晴天走起來也都是一身灰土。 為了百姓出行方便, 今年,

該鎮在全鎮各村居實施道路農村路橋提檔升級工程。 不久前, 該鎮沙港村五組856米長的水泥路在村民的關注下逐漸露出新顏。 “修成這條路, 小孩上學、拉莊稼都很方便, 出門走親戚, 路也順暢。 ”劉俊紅高興地說。

該鎮東明村以大蒜種植為主, 道路不暢一直影響著該村經濟的發展。 如今, 該村五組、七中溝、九中溝路3.54KM進入C-15砼基層施工階段。 村幹部們的心思也活躍了起來, 該村黨總支書記楊以香表示, 等路修好以後, 就外出考察高收益的經濟作物, 引種到村裡, 帶動全村老百姓共同致富。 今年, 該鎮投入9000多萬元, 實施了農村路橋提檔升級工程。 “路加寬了, 車來往也方便了, 行人出行也安全了。 ”村民李懷珍高興地說。 (宋葉 楊向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