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裝備發展」美國未來導彈護衛艦實力強勁,將成為水面艦隊重要的機動作戰力量

2017年7月10日, 美國海軍發佈未來導彈護衛艦FFG(X)招標書, 旨在向工業部門徵求設計方案。 海軍希望通過競標選出成熟的改進設計, 不局限于此前的近海戰鬥艦設計改進, 以滿足海軍能力需求。 海軍計畫2020財年授出未來導彈護衛艦FFG(X)詳細設計和建造合同, 共採購20艘該型艦艇, 前兩年每年採購1艘, 後續每年採購2艘, 但海軍歡迎工業部門提出更具可承受性的採購方案。

一、護衛艦總體使命任務目標

美海軍FFG(X)護衛艦的使命任務是滿足部分制海需求, 執行海事巡邏任務, 並可在各種環境下支持打擊群和其他編隊作戰。

根據美國海軍的“分散式殺傷”概念, FFG(X)可拓展艦隊的感測器、武器效能, 為艦隊提供更完善的戰場態勢資訊, 同時給敵人的情報監視偵察能力帶來挑戰。 該艦的設計目標是:(1)衝突期間為艦隊的水下戰與水面戰提供支援, 拓展艦隊戰術節點, 並能指控無人系統;(2)分擔大型水面艦艇的日常巡邏等非戰使命。

平臺將使用無人系統滲透到靠近敵方的區域, 獲取對敵探測與打擊優勢。 FFG(X)能使用被動式艦載感測器、艦載機和無人系統建立局域探測網路, 一方面可搜集資訊, 另一方面充當作艦隊通信節點。

和平時期, FFG(X)將獨立行動, 建立海上和空中態勢圖, 執行前沿任務和海上安全巡邏活動, 支持人道主義救援, 執行安全救援等。

該艦將降低海軍在反潛、水面戰、戰場安全合作等領域對大型水面艦艇的需求, 確保大型水面艦能在局勢緊張區域維持前沿存在, 應對強大海軍國家。

戰時, FFG(X)導彈護衛艦將編入航母打擊群或大型水面作戰群, 接入艦隊戰術網路, 並具備獨立的自防禦能力。 因此, FFG(X)需要裝備先進的硬殺傷和軟殺傷性武器, 以具備在複雜電磁和反艦威脅環境下作戰的能力, 戰時的任務包括:

(1)為航母打擊群與遠征打擊群提供反艦能力支援, 用遠端反艦導彈懾阻或擊敗敵人侵略。 或在艦隊網路體系下與防空型驅逐艦和巡洋艦聯合作戰或獨立作戰。 護衛艦還需具備應對小艇突襲的能力。

(2)執行反潛搜索與巡邏能力, 使用主被動聲納為航母打擊群和戰場反潛作戰提供支援。

(3)支持跨洋後勤保障。 在中低威脅環境下, 具備獨立為後勤保障艦艇提供護航的能力, 主要是區域防空能力。

(4)提供強大的情報監視偵察能力。

(5)提供強大的電子戰能力。

此外, FFG(X)導彈護衛艦還能搭載艦載機。 艦艇的雷達、作戰系統、C4ISR系統、發射系統、船機電等系統均與其他海軍平臺保持良好的通用性。

二、護衛艦總體性能及系統設備要求(一)總體性能要求

FFG(X)導彈護衛艦船體需要達到A級防護指標, 壽命至少25年。 艦艇續航力3000海裡/16節, 最高航速不低於28節, 艦員200名以內;為定向能武器和主動電子對抗系統預留600千瓦供電能力。

(二)系統設備要求

美國海軍列出了FFG(X)導彈護衛艦可能裝備的電子、武備等系統設備清單,

其中包括基於“宙斯盾”作戰系統原始程式碼的COMBATSS-21作戰管理系統、3面固定陣EASR對空監視雷達、Mk15 Mod31“海拉姆”近防導彈、防空導彈發射裝置(發射“改進型海麻雀”Block2或“標準”2)、8枚超視距反艦武器、1部Mk53誘餌發射系統、1部SLQ-32(V)6電子戰系統;1架MH-60R直升機和1架MQ-8C垂直起降無人機。

FFG(X)還可能裝備的系統設備包括7米長的剛性充氣艇、AN/SLQ-61輕型拖曳反魚雷誘餌、AN/SQS-62可變深拖曳聲呐、AN/SQQ-89F綜合水下戰系統、協同作戰能力系統、先進360°覆蓋光電探測系統、MD-4A任務控制系統、Mk110型57毫米艦炮、Mk160艦炮火控系統、Mk20 Mod1光電瞄準系統、NGSSR新型對海搜索雷達、模組化反艦導彈(“長弓海爾法”導彈)、TB-37多功能拖曳聲納、UPX-29敵我識別系統等。

三、作戰能力研判

從美國海軍招標需求可判斷, FFG(X)導彈護衛艦將是一型具備區域防空、反潛、遠端反艦作戰能力的多功能艦艇,

擁有強大的態勢感知能力和電子戰能力, 既可獨立遂行作戰任務, 也能與編隊共同行動, 還能為作戰後勤艦艇提供護航。

(一)強大的防空作戰能力

FFG(X)導彈護衛艦將裝備EASR三面固定陣雷達, EASR採用氮化鎵半導體技術, 依託海軍下一代AN/SPY-6(V)雷達的硬體和軟體, 採用數位波束成像, 在高電磁干擾環境中用先進演算法操作, 探測能力強。 一面固定陣由9個RMA雷達模組元件構成, 性能相當於SPY-1D(V)雷達的一面陣, 因此總體探測能力與當前DDG51型驅逐艦相當。 該雷達是美國正在研製的新型雷達, 2017年3月成功通過初步設計審查, 2017年8月面臨關鍵設計評審。 其開發測試計畫於2018 年開始, 並有望在2019年底結束。 該雷達計畫安裝於“福特”級航母2號以後的艦艇及“美國”級兩栖攻擊艦3號艦以後的艦艇。

導彈武器上,將搭載“改進型海麻雀”導彈或“標準”-2導彈或二者同時搭載,可判斷FFG(X)很可能裝備Mk41型垂直發射裝置,一個Mk41垂直發射單元可裝備4枚“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因此若裝備16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單獨裝備“改進型海麻雀”將達到64枚,混合搭載“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和“標準”-2導彈也能具備不俗的區域防空作戰能力,足以為自身、後勤作戰艦艇或編隊提供一定的防空作戰能力。

(二)將擁有不俗的反潛作戰能力

根據招標書,FFG(X)導彈護衛艦具有AN/SQS-62可變深拖曳聲呐、AN/SQQ-89F反潛作戰系統、TB-37多功能拖曳聲納等多種聲納可選方案。

三種聲納無論裝備哪種,均能為艦艇提供大範圍的水下態勢感知能力,Mk41垂直發射系統還能搭載“阿斯洛克”反潛導彈,能為艦艇提供近程攻潛能力。艦載機如果搭載反潛探測系統和攻潛武器,也能為艦艇提供遠端反潛探測與攻潛能力。

且艦艇計畫大量使用無人系統拓展艦艇的情報監視偵察能力,當前美國海軍正在發展“深海探測系統”、大排水量無人潛航器、“藍鰭”-21型無人潛航器等無人系統,這些系統均可搭載於水面艦艇,布放後均可遂行反潛探測與攻擊作戰,能大幅拓展FFG(X)導彈護衛艦的反潛作戰能力。

(三)反艦作戰能力強大

根據美國“分散式殺傷”概念,美國未來所有水面艦艇均將裝備反艦導彈,均將具備遠端反艦作戰能力。鑒於要求FFG(X)導彈護衛艦既需要具備遠端反艦能力,為航母打擊群與遠征打擊群提供反艦能力支援,又能攔截小艇突襲,因此其很可能同時裝備“長弓地獄火”近程反艦導彈和一型遠端反艦能力。

當前,美國海軍可選的反艦導彈一共有五型,一為反艦型“標準”-6,最大射程超過400千米,即將批量生產,將成為美海軍首型兼具防空、反艦能力的導彈,且可由Mk41垂直發射;二為反艦型“戰斧”最大射程達1600千米,將在2020年前後大範圍列裝,也可由Mk41垂直發射。三為“魚叉”反艦導彈升級版,將射程提高至現役型號的2倍。四為美海軍還在積極開展新研“遠端反艦導彈”(LRASM)的艦上試驗驗證,導彈射程約900千米,是世界首型半自主反艦導彈(不依賴GPS導航,無需其他平臺提供指控資訊)。五為挪威NSM遠端反艦導彈。

起初,FFG(X)導彈護衛艦備選的有“遠端反艦導彈”(LRASM)、“魚叉”反艦導彈改進型和挪威NSM遠端反艦導彈,但2017年6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遠端反艦導彈(LRASM)和波音公司的RGM-84“魚叉”由於種種原因退出了競爭,因此,目前僅挪威NSM遠端反艦導彈是護衛艦反艦導彈的唯一競標者。

從目前的態勢看,FFG(X)導彈護衛艦裝備挪威NSM遠端反艦導彈的可能性較大,但也可能裝備反艦型“標準”-6和反艦型“戰斧”的,畢竟美國海軍希望新型護衛艦的系統設備儘量與美國海軍其他平臺的系統設備擁有更好通用性。

不論是三種導彈中的哪種,均能為美國海軍提供不俗的反艦作戰能力。而且護衛艦上搭載的無人機等無人系統,還能為艦艇提供大範圍的水面態勢感知,能進一步增強艦艇的遠端反艦作戰效能。

(四)其他作戰能力

從標書內容看,美國海軍還將在FFG(X)導彈護衛艦上搭載SLQ-32(V)6電子戰系統等,強化艦艇的電子對抗能力。

四、小結

綜合來看,FFG(X)導彈護衛艦將是一型實力強勁的綜合性水面作戰艦艇,能成為美國海軍水面艦隊重要的機動作戰力量,既能獨立開展海事巡邏作戰,也能與其他艦艇組成編隊,為編隊提供區域防空和反潛作戰能力,還能為編隊的反艦作戰提供火力支援。

從美國海軍的航速要求來看,FFG(X)導彈護衛艦將沒有近海戰鬥艦高達45節的航速,總體設計上趨於平庸化,但作戰能力絕不平庸。推斷艦艇的動力系統將不會再採用近海戰鬥艦2部MT-30燃氣輪機的奢侈配置,而且噸位相比于近海戰鬥艦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以容納種類更豐富的系統設備。

(藍海星:柳正華)

導彈武器上,將搭載“改進型海麻雀”導彈或“標準”-2導彈或二者同時搭載,可判斷FFG(X)很可能裝備Mk41型垂直發射裝置,一個Mk41垂直發射單元可裝備4枚“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因此若裝備16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單獨裝備“改進型海麻雀”將達到64枚,混合搭載“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和“標準”-2導彈也能具備不俗的區域防空作戰能力,足以為自身、後勤作戰艦艇或編隊提供一定的防空作戰能力。

(二)將擁有不俗的反潛作戰能力

根據招標書,FFG(X)導彈護衛艦具有AN/SQS-62可變深拖曳聲呐、AN/SQQ-89F反潛作戰系統、TB-37多功能拖曳聲納等多種聲納可選方案。

三種聲納無論裝備哪種,均能為艦艇提供大範圍的水下態勢感知能力,Mk41垂直發射系統還能搭載“阿斯洛克”反潛導彈,能為艦艇提供近程攻潛能力。艦載機如果搭載反潛探測系統和攻潛武器,也能為艦艇提供遠端反潛探測與攻潛能力。

且艦艇計畫大量使用無人系統拓展艦艇的情報監視偵察能力,當前美國海軍正在發展“深海探測系統”、大排水量無人潛航器、“藍鰭”-21型無人潛航器等無人系統,這些系統均可搭載於水面艦艇,布放後均可遂行反潛探測與攻擊作戰,能大幅拓展FFG(X)導彈護衛艦的反潛作戰能力。

(三)反艦作戰能力強大

根據美國“分散式殺傷”概念,美國未來所有水面艦艇均將裝備反艦導彈,均將具備遠端反艦作戰能力。鑒於要求FFG(X)導彈護衛艦既需要具備遠端反艦能力,為航母打擊群與遠征打擊群提供反艦能力支援,又能攔截小艇突襲,因此其很可能同時裝備“長弓地獄火”近程反艦導彈和一型遠端反艦能力。

當前,美國海軍可選的反艦導彈一共有五型,一為反艦型“標準”-6,最大射程超過400千米,即將批量生產,將成為美海軍首型兼具防空、反艦能力的導彈,且可由Mk41垂直發射;二為反艦型“戰斧”最大射程達1600千米,將在2020年前後大範圍列裝,也可由Mk41垂直發射。三為“魚叉”反艦導彈升級版,將射程提高至現役型號的2倍。四為美海軍還在積極開展新研“遠端反艦導彈”(LRASM)的艦上試驗驗證,導彈射程約900千米,是世界首型半自主反艦導彈(不依賴GPS導航,無需其他平臺提供指控資訊)。五為挪威NSM遠端反艦導彈。

起初,FFG(X)導彈護衛艦備選的有“遠端反艦導彈”(LRASM)、“魚叉”反艦導彈改進型和挪威NSM遠端反艦導彈,但2017年6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遠端反艦導彈(LRASM)和波音公司的RGM-84“魚叉”由於種種原因退出了競爭,因此,目前僅挪威NSM遠端反艦導彈是護衛艦反艦導彈的唯一競標者。

從目前的態勢看,FFG(X)導彈護衛艦裝備挪威NSM遠端反艦導彈的可能性較大,但也可能裝備反艦型“標準”-6和反艦型“戰斧”的,畢竟美國海軍希望新型護衛艦的系統設備儘量與美國海軍其他平臺的系統設備擁有更好通用性。

不論是三種導彈中的哪種,均能為美國海軍提供不俗的反艦作戰能力。而且護衛艦上搭載的無人機等無人系統,還能為艦艇提供大範圍的水面態勢感知,能進一步增強艦艇的遠端反艦作戰效能。

(四)其他作戰能力

從標書內容看,美國海軍還將在FFG(X)導彈護衛艦上搭載SLQ-32(V)6電子戰系統等,強化艦艇的電子對抗能力。

四、小結

綜合來看,FFG(X)導彈護衛艦將是一型實力強勁的綜合性水面作戰艦艇,能成為美國海軍水面艦隊重要的機動作戰力量,既能獨立開展海事巡邏作戰,也能與其他艦艇組成編隊,為編隊提供區域防空和反潛作戰能力,還能為編隊的反艦作戰提供火力支援。

從美國海軍的航速要求來看,FFG(X)導彈護衛艦將沒有近海戰鬥艦高達45節的航速,總體設計上趨於平庸化,但作戰能力絕不平庸。推斷艦艇的動力系統將不會再採用近海戰鬥艦2部MT-30燃氣輪機的奢侈配置,而且噸位相比于近海戰鬥艦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以容納種類更豐富的系統設備。

(藍海星:柳正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