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揭幕戰這樣的NBA對抗強度,周琦是不是要打包袱準備回家了?

在板凳上看完了火箭逆轉勇士的揭幕戰, 想必周琦會有不少內心戲。

並不是因為自己沒上場, 而是真真切切近距離體會了NBA對抗強度到底有多大。

揭幕戰意外不斷, 先是海伍德骨折, 再到火箭這場裁判Tre Maddox在比賽中與大衛-韋斯特相撞, 被攙扶回到更衣室。 從比賽場面來看, 特別是火箭與勇士之戰, 對抗強度之大, 比賽節奏之快, 都感覺NBA是外星人的聯賽。

比賽中有一個清楚的瞬間, 杜蘭特持球進攻, 他主動向火箭前鋒塔克尋求身體對抗, 結果被塔克彈開摔到底線。 最終裁判給了塔克一個惡意犯規, 但從比賽的慢鏡重播來看, 兩人的身體都可以撞出聲音來。

塔克身高只有1米98, 體重卻達到111公斤。 塔克在攻防兩端非常均衡, 特別是在防守端願意幹髒活累活, 在打矮個子陣容時甚至可以打四去對位防守, 全場比賽他只有1次失誤, 三分球3中2, 得到20分。

這樣的板凳匪徒是火箭想要的。

從上圖可以看出, 火箭在比賽中的輪換球員只用了8個人, 戈登沒話說, 巴莫特進攻端有特點, 塔克則用這場比賽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賽後他和哈登激情相撞, 這位前猛龍悍將真的值了。 看看沒上場的球員, 就連內內都沒有獲得出場機會。

問題來了, 周琦需要用什麼方法先是獲得垃圾時間的出場機會, 之後甚至衝擊8人的輪換陣容呢?可能還是要靠防守。 在進攻端由於身體和對抗的劣勢, 周琦只能依靠拉開空間尋求在外線投三分。 但經過揭幕戰之後, 周琦應該見識到對抗強度完全比季前賽提升了幾個級別。

季前賽各隊更多在磨合陣容, 也防止傷病, 多數球隊和球員都沒有用太多的力氣, 賽季開始後就不同了, 每名主力和主要輪換球員都要使出全力, 為球隊贏得勝利, 為自己獲得位置。

位置是要靠自己去搶, 自己去拼的。

從目前來看, 周琦離NBA的對抗節奏還有一定差距, 他就必須想辦法發揮自己在防守端的身高威懾力, 以及封蓋能力, 先在訓練中和有限的垃圾時間中先證明自己, 再慢慢尋求進攻端的突破。

之前有一種說法, 火箭有可能把周琦下放至發展聯盟, 我覺得周琦更適合留在15人名單, 即使在場下感受這種與CBA完全不同的強度和節奏, 然後在一分一秒中珍惜機會。 先不要想著什麼時候是自己的NBA首秀, 想著首秀的時候自己要去做什麼。 畢竟可能給你的就是1分鐘, 可能還沒有。

現在的NBA,已經不是王治郅、姚明、易建聯那時候的NBA。

現在的NBA更難,更恐怖,位置更模糊,對抗強度更大,節奏快得讓你窒息,只有強者可以生存,周琦需要明白這一點。

當然,有一點周琦做得不錯,願意主動融入球隊,場下見到隊友進球他主動使勁鼓掌,甚至起立,暫停時主動向大佬保羅那邊走去擊掌,這些都是很好的信號,對於一個黃皮膚人來說,沒有什麼不一樣。

現在的NBA,已經不是王治郅、姚明、易建聯那時候的NBA。

現在的NBA更難,更恐怖,位置更模糊,對抗強度更大,節奏快得讓你窒息,只有強者可以生存,周琦需要明白這一點。

當然,有一點周琦做得不錯,願意主動融入球隊,場下見到隊友進球他主動使勁鼓掌,甚至起立,暫停時主動向大佬保羅那邊走去擊掌,這些都是很好的信號,對於一個黃皮膚人來說,沒有什麼不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