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簡單就是漂亮,試駕2018款東南DX3

設計對於產品或是品牌的重要性, 真的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 先不說大家熟知的某C柱造型, 或是六邊形進氣格柵。 單單就同為亞洲品牌的起亞, 近些年來產品設計方面的進步就已被消費者熟知。 而國內的品牌近些年也開始發力於設計, 但無論是中國風還是前衛的設計風格, 相比十年前都大有進步, 但總體設計依舊略顯稚嫩。

本次發佈的車型, 算不上是中期改款, 畢竟東南DX3發佈還不到一年時間, 此次只能算是針對先前用戶提出的問題作出解決, 並增配的年度款車型。 此次發佈的的DX3售價範圍覆蓋6.79—10.59萬元, 共11款車型。

打破原有條條框框, 配置可見誠意

我們今天的主角, 東南DX3也是一位高顏值的選手, 相比同價位同級別的競爭對手, 無論中國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絲毫不懼。 早在2015年, 東南DX7的面世, 就引來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 作為汽車編輯的我,

自然獲取資訊的管道會比普通消費者多一些, 在試生產車型還在偽裝條件下, 我就發現了他的“骨骼驚奇”。

賓尼法尼亞算是中國人的老朋友了, 早在本世紀初期便進入中國市場。 而在各大中國品牌冉冉升起, 紛紛在海外建立設計中心時,

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卻銷聲匿跡了。 就在大家快要把他遺忘的時候, 傳出了會有中國企業收購的傳言, 但事與願違, 同樣來自新興市場的TATA品牌先人一步, 將賓尼法尼亞收入囊中。

對於設計師來說, 三圍尺寸亦或是級別較高的車型, 反倒是簡單的工作。

一則車身尺寸大, 可以把車身線條設計的更為流暢, 二則級別高的車型反倒對於白車身或是覆蓋面的製造成本控制的沒有低級別車型那麼嚴苛。

雖然大師的功底依舊, 但是還是要提出幾點批評。 首先, DX3和DX7並沒有什麼設計上的延續性, 簡單說就是沒有家族設計語言。

無論外觀, 還是內飾都是如此。 不是說讓大家把產品做成等比例放大或是縮小的“套娃”, 但優秀的設計是足矣在整個車系中延續的。 其他的細節還包括, 空調出風口, 一鍵啟動按鈕的位置等等。 當然, 這是個建議, 想要品牌保持現有的速度發展, 家族化是一定的。

車頭的線條雖多, 但不顯淩亂。 前臉下方的進氣格柵採用了蜂窩式造型並配以三條橫向的塑膠裝飾, 這三條裝飾線也一併出現在兩側的霧燈罩邊。 而大燈內部的鍍鉻裝飾線也非常“國際化”的與中網相連, 有效提高了視覺寬度, 並降低了視覺重心。

車身側面的覆蓋面,高高隆起的肩部線條從引擎蓋延續至後輪拱,對於這種SUV車型來說,突顯力量感的設計是十分必要的。上揚的後窗窗線與D柱裝飾融為一體,輕鬆營造出“懸浮車頂”。而尾部的設計,也與整車如出一轍,很好地將面與線結合在一起。

9英寸的中控螢幕自然成為內飾設計中的亮點,螢幕的解析度和觸控感受都不錯。但左上角的三個按鈕無時不刻不在提醒著大家,這是一台安卓內核的娛樂系統。雖然介面UI都設計的很漂亮,咱就不能把這三個功能美化一下嗎?雖然螢幕的尺寸夠大,但設計師依舊保留了物理按鈕,只是位置是副駕駛一側,駕駛員要在駕駛過程中進行操作,還需伸直手臂。但基本上算是全系標配的多功能方向盤也算是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但環繞螢幕一圈的鍍鉻裝飾條,在某些情況下反光嚴重,應該是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了。

和大多數中國品牌同級別的產品一樣,DX3的後排空間可以說比許多合資品牌同級別的產品都要好。而且對於後排乘客的照顧也非常到位,2個USB介面,滿足後排乘客對於充電的需求。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樣,這一級別大部分產品卻失的後排出風口,在東南DX3上一並沒有出現。

許多中國消費者喜歡的前排座椅電動調節,也並不是一個必須項。畢竟,初次購車的人群,頻繁變更駕駛員的可能性並不會經常出現。而像是自動大燈,自動雨刷,以及霧燈的轉向協助工具,這些在實際使用中可以極大提高便利性甚至安全性的配置,在DX3上沒有缺失,這非常值得表揚。

百尺竿頭,中國品牌還需努力

又到了老生常談的話題,動力總成。無奈配置與設計的實現難度,確實要低於動力總成。也是因為有外協廠的原因,甚至一定程度上更有利於控制成本。但主機廠的功力,此時也很容易被人感知到。

動力系統方面,DX3採用了一台代號為4A91T的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56Ps,峰值扭矩225N·m。單看資料,也算是達到了近年來主流發動機的動力水準。而與發動機搭配的為一台5速手動/CVT變速箱。

不能說這樣的匹配沒有弱點,但就動力總成的匹配來看,東南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CVT變速箱與渦輪增壓發動機,本就屬於有些“水火不容”的組合。但可以模擬8速的CVT變速箱的表現也算是盡職盡責。想要獲得最大的加速度,需要讓CVT變速箱提高轉速,將渦輪起壓,但還好這一切並不算太久,在城市快速路工況中,變速箱甚至會保持在一個相對“不典型”的轉速,以獲得更好的動力回應。而SRG車型還擁有運動模式,這一點上並不能要求其與幾倍價格的產品相比,只能通過變速箱來控制,更高的轉速帶來的效果並不明顯。

而懸架的反應要給一個十足的好評,同級少有的獨立後懸架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相對同級採用非獨立後懸架的車型)。通過障礙物時,不僅縱向的動作乾淨俐落,也不會出現惱人的橫擺。

車雲小結

所有對車的評判,一定要考慮兩個問題,1是售價,2是配置的剛需。很顯然,東南DX3在這兩方面做的都不錯,銷量也證明了一切。而東南也是一個很願意傾聽消費者訴求的廠家,正如本次改款中加入的全景影像功能。

另一方面,我要為東南制定車型配置的人員點上一個大大的贊,其實早些時候國內媒體爆出新款DX3的測試車是有電子手刹裝車試驗的,但在這次發佈的車型中並沒有看到,電子手刹在實際使用中,如果不加上AUTOHOLD功能,那其價值就得不到什麼體現,務實的思想也沒有被市場一味的牽著走,可能對於消費者來說略顯遺憾,但相信未來的改款車型上肯定會裝配這些消費者喜愛的配置。

其實東南汽車,好像從沃的記憶中消失了很多年,而這些年卻是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增長最快的時候。世紀初的得利卡富利卡可能早就被人遺忘,當當時這些產品的定位與市場正是其他品牌提供不了的。很高興東南能從DX7開始,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大徹大悟的道路,東南人應該比我理解更深,兩款產品的競爭力也足夠,那就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車身側面的覆蓋面,高高隆起的肩部線條從引擎蓋延續至後輪拱,對於這種SUV車型來說,突顯力量感的設計是十分必要的。上揚的後窗窗線與D柱裝飾融為一體,輕鬆營造出“懸浮車頂”。而尾部的設計,也與整車如出一轍,很好地將面與線結合在一起。

9英寸的中控螢幕自然成為內飾設計中的亮點,螢幕的解析度和觸控感受都不錯。但左上角的三個按鈕無時不刻不在提醒著大家,這是一台安卓內核的娛樂系統。雖然介面UI都設計的很漂亮,咱就不能把這三個功能美化一下嗎?雖然螢幕的尺寸夠大,但設計師依舊保留了物理按鈕,只是位置是副駕駛一側,駕駛員要在駕駛過程中進行操作,還需伸直手臂。但基本上算是全系標配的多功能方向盤也算是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但環繞螢幕一圈的鍍鉻裝飾條,在某些情況下反光嚴重,應該是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了。

和大多數中國品牌同級別的產品一樣,DX3的後排空間可以說比許多合資品牌同級別的產品都要好。而且對於後排乘客的照顧也非常到位,2個USB介面,滿足後排乘客對於充電的需求。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樣,這一級別大部分產品卻失的後排出風口,在東南DX3上一並沒有出現。

許多中國消費者喜歡的前排座椅電動調節,也並不是一個必須項。畢竟,初次購車的人群,頻繁變更駕駛員的可能性並不會經常出現。而像是自動大燈,自動雨刷,以及霧燈的轉向協助工具,這些在實際使用中可以極大提高便利性甚至安全性的配置,在DX3上沒有缺失,這非常值得表揚。

百尺竿頭,中國品牌還需努力

又到了老生常談的話題,動力總成。無奈配置與設計的實現難度,確實要低於動力總成。也是因為有外協廠的原因,甚至一定程度上更有利於控制成本。但主機廠的功力,此時也很容易被人感知到。

動力系統方面,DX3採用了一台代號為4A91T的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56Ps,峰值扭矩225N·m。單看資料,也算是達到了近年來主流發動機的動力水準。而與發動機搭配的為一台5速手動/CVT變速箱。

不能說這樣的匹配沒有弱點,但就動力總成的匹配來看,東南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CVT變速箱與渦輪增壓發動機,本就屬於有些“水火不容”的組合。但可以模擬8速的CVT變速箱的表現也算是盡職盡責。想要獲得最大的加速度,需要讓CVT變速箱提高轉速,將渦輪起壓,但還好這一切並不算太久,在城市快速路工況中,變速箱甚至會保持在一個相對“不典型”的轉速,以獲得更好的動力回應。而SRG車型還擁有運動模式,這一點上並不能要求其與幾倍價格的產品相比,只能通過變速箱來控制,更高的轉速帶來的效果並不明顯。

而懸架的反應要給一個十足的好評,同級少有的獨立後懸架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相對同級採用非獨立後懸架的車型)。通過障礙物時,不僅縱向的動作乾淨俐落,也不會出現惱人的橫擺。

車雲小結

所有對車的評判,一定要考慮兩個問題,1是售價,2是配置的剛需。很顯然,東南DX3在這兩方面做的都不錯,銷量也證明了一切。而東南也是一個很願意傾聽消費者訴求的廠家,正如本次改款中加入的全景影像功能。

另一方面,我要為東南制定車型配置的人員點上一個大大的贊,其實早些時候國內媒體爆出新款DX3的測試車是有電子手刹裝車試驗的,但在這次發佈的車型中並沒有看到,電子手刹在實際使用中,如果不加上AUTOHOLD功能,那其價值就得不到什麼體現,務實的思想也沒有被市場一味的牽著走,可能對於消費者來說略顯遺憾,但相信未來的改款車型上肯定會裝配這些消費者喜愛的配置。

其實東南汽車,好像從沃的記憶中消失了很多年,而這些年卻是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增長最快的時候。世紀初的得利卡富利卡可能早就被人遺忘,當當時這些產品的定位與市場正是其他品牌提供不了的。很高興東南能從DX7開始,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大徹大悟的道路,東南人應該比我理解更深,兩款產品的競爭力也足夠,那就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