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聊聊電競顯示器選購的幾個關鍵字,為何CSGO、絕地求生的就貴些

前段時間王者農藥火的一塌糊塗, 很多人和我一樣, 本以為手遊正在幹掉PC遊戲, 誰知CS:GO和《絕地求生》硬是搬回兩成, 真正的上演了一場“絕地求生”。

而且我國的電競事業顯然還在發展, 由以前的平民化現在開始走向高端化, 不然你看網吧都改叫網咖了, 以前進網吧的都是我等屌絲, 現在進網咖的都是開車去, 帶著自己的裝備。

像職業選手啊遊戲王家還有電競主播帶動的粉絲效應, 僅僅直播這一塊就創造了一個行業, 更別談各種外設電競產品。

今年2月份的資料統計, 我國今年電競市場有望超過500億,

兄弟們, 是不是突然覺得自己也成了炮灰。

在這場頗具影響力的運動裡, 顯示器已經分為很專業的兩派, 一派是設計專用派;另一派自然是電競遊戲專用派。

今兒給大家聊聊電競顯示器那些事, 給各位梳理梳理。

關鍵字:刷新率

很顯然大家都知道, 電競顯示器區別設計專用顯示器或者普通顯示器, 最重要的是刷新率, 基本上現在敢以專業電競顯示器做賣點的, 沒有144Hz的刷新率是不敢上“戰場”的。

所謂刷新率就是液晶顯示器上的電子束對螢幕圖像重複掃描的次數, 刷新率高, 動態畫面顯示的就更清楚。 以前都是60Hz的, 其實很多人不會覺得有問題, 因為30Hz的時候, 肉眼在顯示器上看電影, 壓根看不出來掉幀的現象, 當刷新率達到60Hz的時候已經非常流暢, LOL類遊戲就已足夠。

那為什麼電競顯示器要有144Hz的刷新率, 兩個原因。 第一, 遊戲越做越精良, 守望先鋒、CS:GO包括《絕地求生》都是相當精良的製作水準, 所以對畫面的要求也更高了。

再者, 既然是FPS類遊戲, 細節決定玩家生死是很正常的, 不過一般玩家有時並不能體驗到60Hz和144Hz的差別, 而且就算是120Hz也是專業級別的了。

但是我們對比60Hz和144Hz的畫面, 其實差別在有些時候可以展現的很直觀。

關鍵字:垂直同步

144Hz的刷新率固然好, 但它是顯示器的屬性, 而遊戲本身的流暢度是有顯卡決定的。 更準確的說,

遊戲畫面的流暢要明確兩個基本概念, 一個是顯示器的同步物理刷新率, 也就是顯示器本身的差別;

另一個則是主機的算力, 這個和顯示器性能無關, 主要是顯卡和CPU, 這裡內容也比較多, 就簡單的說一下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詞——垂直同步。

這裡有個數值要解釋一下,

也就是FPS, 它是指畫面每秒鐘更新的次數, 注意和刷新率的區別, 前者是畫面, 後者是螢幕, 前者由主機顯卡、CPU決定, 後者則是螢幕本身性能。

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參數, 所以也會有不平衡的時候, 也就是老生常談的畫面錯位啊斷裂啊活掉幀, 也就出現了垂直同步這個功能。

開啟垂直同步這個功能就是讓顯卡輸出的圖像幀數和顯示器螢幕的刷新率保持一致, 但實際上很難保持一致, 只能犧牲顯卡的輸出幀數來保持畫面的穩定, 後果是顯卡被束縛被壓迫。 現在NVIDIA的G-Sync技術和AMD的FreeSync技術已經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FPS玩家追求速度而言, 垂直技術則是累贅, 除非你的顯卡輸出幀率和顯示器刷新率性能落差太大, 這裡其實要說的是144Hz刷新率的一個優勢,它可以讓你在升級顯卡時不用垂直功能。

關鍵字:螢幕大小

除了刷新率,個人覺得顯示器螢幕大小也很重要。現在有土豪喜歡上曲屏,但實際上玩FPS類遊戲完全沒必要上曲屏,除非你不追求遊戲快感,而只是單純的沉浸感,這個就留著大神們吐槽。

繼續說螢幕大小,職業玩家的螢幕其實並不大,而且還是4:3的比例,當然,這個跟玩家和螢幕的距離以及螢幕的刷新率都有關係。但話說回來,為什麼玩FPS類遊戲為什麼螢幕不能太大,答案其實很明顯,螢幕越大,眼睛關注的點就越分散,越分散越不利遊戲,所以又要集中精神盯,眼睛自然累,視覺盲區就容易出現。

大螢幕顯示器比較適合LOL、DOTA2、守望先鋒等競技類遊戲,但真不適合CS:GO,最適合CS:GO這類FPS遊戲,最佳的尺寸是27寸。

關鍵字:回應時間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說為啥不提回應時間,個人覺得放在最後說才能體現一塊合適的電競顯示器的均衡性。

所謂回應時間是指螢幕的灰階回應時間,設計師專用顯示器一般是6ms,電競遊戲專用顯示器一般是1ms,為何差別那麼大了。

因為源於液晶面板的天生缺陷,越要好的色彩表現,回應時間就越久,電競玩家對畫面色彩並不需要那麼細膩和高還原度,為了更快地回應速度,電競專用顯示器一般都選用TN面板也是這個道理。

話說回來,電競顯示器對遊戲玩家提升戰績有多明顯了,能不能比的過鍵鼠帶來的效率了,這個還是一個話題,燕七以為,真要追求遊戲勝利的喜悅,那就是全套裝備的事了。能不入坑就不入坑吧,玩個遊戲, 不是靠它吃飯,玩的開心玩的盡興就好。

這裡其實要說的是144Hz刷新率的一個優勢,它可以讓你在升級顯卡時不用垂直功能。

關鍵字:螢幕大小

除了刷新率,個人覺得顯示器螢幕大小也很重要。現在有土豪喜歡上曲屏,但實際上玩FPS類遊戲完全沒必要上曲屏,除非你不追求遊戲快感,而只是單純的沉浸感,這個就留著大神們吐槽。

繼續說螢幕大小,職業玩家的螢幕其實並不大,而且還是4:3的比例,當然,這個跟玩家和螢幕的距離以及螢幕的刷新率都有關係。但話說回來,為什麼玩FPS類遊戲為什麼螢幕不能太大,答案其實很明顯,螢幕越大,眼睛關注的點就越分散,越分散越不利遊戲,所以又要集中精神盯,眼睛自然累,視覺盲區就容易出現。

大螢幕顯示器比較適合LOL、DOTA2、守望先鋒等競技類遊戲,但真不適合CS:GO,最適合CS:GO這類FPS遊戲,最佳的尺寸是27寸。

關鍵字:回應時間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說為啥不提回應時間,個人覺得放在最後說才能體現一塊合適的電競顯示器的均衡性。

所謂回應時間是指螢幕的灰階回應時間,設計師專用顯示器一般是6ms,電競遊戲專用顯示器一般是1ms,為何差別那麼大了。

因為源於液晶面板的天生缺陷,越要好的色彩表現,回應時間就越久,電競玩家對畫面色彩並不需要那麼細膩和高還原度,為了更快地回應速度,電競專用顯示器一般都選用TN面板也是這個道理。

話說回來,電競顯示器對遊戲玩家提升戰績有多明顯了,能不能比的過鍵鼠帶來的效率了,這個還是一個話題,燕七以為,真要追求遊戲勝利的喜悅,那就是全套裝備的事了。能不入坑就不入坑吧,玩個遊戲, 不是靠它吃飯,玩的開心玩的盡興就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