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深度解析上港恒大之別:本土陣容不如恒大,和亞冠冠軍差5個國腳

上港亞冠止步四強之後, 有關上港失敗的原因被廣泛討論, 在筆者的上一篇文章中, 就深入探討了中日球員之間的差別, 只是, 這種差別顯然是無法彌補的, 所以, 以恒大2013賽季和2015賽季奪取亞冠冠軍時的球隊配置, 和如今的上港進行對比, 似乎是更好的辦法, 也有助於上港找到奪取亞冠冠軍的辦法。

先來看一下2013賽季恒大奪冠時的本土陣容:當時球隊擁有鄭智、馮瀟霆、張琳芃、曾誠、郜林、黃博文、趙旭日、秦升、趙鵬、鄭龍、孫祥、榮昊等超過一個首發陣容的國家隊隊員, 其中至少有一半左右的球員是國家隊主力球員乃至絕對的核心球員,

更何況還有廖力生等入選國家隊的隊員。

恒大本土配置無法複製

這意味著, 算上5名外援, 恒大單單國腳加外援就可以湊齊一個18人名單, 這個18人名單的戰鬥力極強, 因為鄭智、馮瀟霆、郜林、黃博文、曾誠等都是國內最頂級的球員,

更重要的是, 這個18人陣容可以隨意輪換, 因為輪換的替補球員都是國腳。

2017賽季的上海上港, 其外援配置其實是超越了2013賽季和2015賽季的恒大, 但是, 在本土球員方面, 上港和恒大的差距非常大, 以如今上港的本土球員為例, 國家隊球員只有武磊和顏駿淩的位置比較穩定, 此外蔡慧康和王燊超是邊緣國腳, 其中王燊超成長較快, 有望成長為穩定的國腳。

這四名國腳之外, 還有於海是曾經國家隊隊員, 但如今他已經淡出國家隊, 其戰鬥力下滑較快, 此外, 傅歡也短暫入選國家隊。

武磊是上港少有的頂級國腳

即便所有的上港國腳都加起來, 上港和恒大的差距也非常大:就主力國腳來看, 上港和恒大差5個國腳, 就替補國腳來看, 上港和恒大的差距更大。

這就帶來了兩個問題:單純主力陣容而言, 上港固然有外援的優勢, 但本土球員差異較大, 其次, 就雙線作戰而言, 上港和恒大的差距更是天上地下。 很簡單的例子, 8月14日, 上港客場對陣遼寧開新, 18日, 上港亞冠對陣浦和紅磚,

兩套陣容只有一個位置有差別, 聯賽中用的是韋世豪, 亞冠因為是3+1的外援政策, 用胡爾克代替了韋世豪, 這意味著, 聯賽中, 只有胡爾克得到了輪休, 其他主力都非常疲勞, 還要飛往日本參加亞冠, 旅途也導致了球員的疲勞加劇。

這就是上港和恒大的差距, 當然, 主教練層面也有差距, 當年的裡皮對球隊控制力更強, 如今的博阿斯多少有些依賴外援, 但這個層面的差距還是不是非常明顯, 至少斯柯拉裡未必比博阿斯強到哪裡去。

博阿斯表現其實不太差

至於本賽季上港亞冠表現優於恒大, 和恒大的老化有關, 恒大畢竟不是以前的恒大了。

當然, 上港的陣容比較年輕, 這意味著, 在未來兩到三年, 上港外援如果穩定的話, 球隊戰鬥力會進一步提升, 上港會更接近亞冠冠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