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九大時光」不忘初心跟黨走 昂首邁進新時代

不忘初心跟黨走 昂首邁進新時代

——在李大釗故居、台城村、西柏坡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0月18日,

在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 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報告擘畫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宏偉藍圖, 為中國發展描繪出令人振奮的美好明天。

燕趙大地激情湧動, 河北人民心潮逐浪!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 一串串紅色足跡匯成了一部濃縮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穿越歷史的天空, 走過黨的十八大以來極不平凡的5年, 從勝利走向勝利, 河北人民對黨表達著由衷的熱愛和信服。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 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政黨來領導。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故里——樂亭縣胡家坨鎮大黑坨村, 黨員幹部早早就來到村綜合服務中心,

集中收聽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會盛況。

“聽, 報告一開始就講到,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大黑坨村黨支部書記張著華說, “李大釗就是為人民、為民族謀幸福、謀復興的傑出共產黨員的代表, 作為他的同鄉, 我們感到特別光榮!”

“咱大黑坨村是李大釗的故鄉, 咱做事都得‘要好’。 ”青年黨員李寶童說, “要好”, 就是“做事要高標準, 嚴要求”。 作為樂亭現代設施農業的發祥地, 如今, 村裡年收入幾萬元到十幾萬元的農戶比比皆是, 鄉親們說, “這都是党領導得好, 黨的政策好!大釗故鄉人, 永遠跟黨走!”

90多年前, 中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在安平縣台城村誕生。 自此,

從南湖啟程的革命航船上的火種, 在廣袤中國農村積聚起燎原之勢。

“盛會召開喜人間, 神州處處盡開顏。 不忘初心守信念, 砥礪奮進永向前。 ”大會開幕不久, 台城村“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講解員張曄便將自編的這首小詩發到了朋友圈, 短短幾分鐘就收穫了上百個點贊。

“十九大報告提出, 我們党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時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 ”台城村黨總支書記楊建輝是有37年黨齡的老黨員, “當年咱村黨支部走在了全國的前頭, 現在更要牢記使命、不落人後。 ”強化服務理念、築就堅強堡壘, 這幾年村裡成立了絲網協會、農業產業化和老黨員三個分支部,

帶動全村致富創富, 目前, 全村有300多戶從事絲網業, 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3000多元。

儘管戰火硝煙已經遠去,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卻從未改變。 在“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革命聖地西柏坡, 人們在奮力書寫著新的“趕考答卷”。

打開手機APP, 觀看十九大開幕盛況視頻, 平山縣西柏坡村25歲的村民閆榮邊看直播, 邊與網友熱聊報告中自己關心的內容:“作為年輕人, 我就想知道咱們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也是村裡人最關心的問題。 十九大報告說,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作為一名中國人, 一名年輕人, 我感到特別幸運, 對共產黨也更加信服, 跟著黨走, 沒錯!”

“這些年村裡變化太大了,

以前破爛不堪的土坯房現在變成了氣派漂亮的小洋樓, 人均年收入也從不足千元上升到超過萬元。 ”西柏坡村黨支部書記閆建良說, “十九大報告提出, 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鬥、戒驕戒躁的作風, 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 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這與‘兩個務必’是一脈相承的。 西柏坡是共產黨人‘進京趕考’的起點, 西柏坡人更是到啥時候都不能丟掉艱苦奮鬥的精神, 奔向全面小康, 邁進新時代, 咱更得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