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無忌註定了十個悲劇,性格決定成敗,金庸大師深諳心理學

張無忌:人生處處是輪回

1. 男性性格弱的男人

男性性格強的男人, 俗稱硬漢, 典型代表是《天龍八部》裡的喬峰:朗朗男兒, 義膽忠肝,

說一不二, 豪氣干雲, 恩怨分明, 嫉惡如仇。

男性性格弱的男人, 俗稱娘炮。 這個我就不找代表了, 好多人物都有點兒。 不過這個物種呢, 是比較多元化的, 我大致分了一下, 有三種。 (人妖不算, 前提得是男人。 想著東方不敗的就別想了。 )

第一種, 媽寶型。 這種是最娘的。

第二種, 碎嘴閨蜜型。 這種可以做朋友, 不把他當男的就不噁心了。

第三種, 心太軟型。 這個型號的代表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張無忌。

我著重講一下第三種。 用心太軟來形容張無忌是不很清楚的, 展開來的意思就是:不夠明辨善惡, 不能嫉惡如仇。

除了在光明頂上, 聽到了成昆的“真心剖白”之後, 明確了成昆是個大惡人, 其餘的, 張公子都是帶著一種我覺得你是善良人的“有色”眼鏡看人的,

仿佛每個人在他眼裡, 都是通情達理, 都是大公無私, 都是善良正直的。

張無忌的原則就是沒什麼原則, 他總是說不違背俠義之道就行了, 至於個人的價值觀和立場, 基本沒有。 這就是為什麼張無忌總是讓人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我經常看著看著就開始生悶氣, 因為張公子實在太沒血性。

這種把自己的立場模糊掉的性格深處是一種軟弱, 害怕聽到反對的聲音, 於是不停的退讓自己的立場。 這是基於張無忌小時候, 在武當山上, 經歷的那場父母雙雙被逼自戕的慘劇, 當時, 所有的輿論, 都責難他的父母, 這讓他潛意識裡很害怕站在輿論的對立面。 所以, 他後來的所有舉動, 首要考慮的都是能不能獲得輿論的支持,

從解圍光明頂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 他後來也一直致力於恢復明教的聲譽, 爭取輿論支持, 為此, 他命令明教所有高手跑去解救被趙敏抓走的六大派, 而在這之前, 六大派剛剛砍殺了大量明教教徒。

其實這和明教一貫的風格是相悖的, 明教一向是我行我素我走我路拽得要死的調調, 即便被冤枉, 也從來不放心上。

張無忌這種娘炮的成因, 在前一篇也說過了, 就是母親缺位。 當然他是父母雙缺, 但是對一個男人來講, 母親缺位是更可怕的, 因為性別差異要從小在對比中習得。 如果母親的女性特徵很濃烈, 溫柔細膩, 那麼被照顧的男孩就會明白作為一個男性應該怎樣自立, 怎樣表現出母親不具備的能力,

比如承擔, 比如堅強, 比如不畏懼, 這些都要從最原始的地方開始, 原始到母親提不動重物的時候, 男孩子幫忙提。 這樣他的男性特徵才能發展好。

這就是戀母情結對男人的重要性, 健康的戀母情結才最有可能培養出男性特徵明顯的男人。

2. 張無忌的受虐傾向

說張無忌優柔寡斷並不準確, 在許多時候他是果斷的, 比如指揮明教的時候, 哪怕是聽取意見, 也是很斬釘截鐵的。 準確來說, 他是太容易被表像蒙蔽, 同情心氾濫。 也就是容易受騙。 這一點, 他自己都是這麼認為的, 他總是在被騙後罵自己:張無忌啊張無忌, 你被騙了那麼多次, 怎麼還不長記性呢?每次反省都很徹底, 認錯態度很誠懇, 然後下次照樣被騙。

他這個問題有個專業詞彙:受虐傾向。

定義是:對所恨的愛的客體的慈愛的邀請。

這個就是說, 張無忌每次都是主動往人家圈套裡跳的, 還跳的十分雀躍。

舉個例子:在靈蛇島, 陳友諒打不過謝遜, 就欺負謝遜是瞎子, 說一套視死如歸的託辭, 令謝遜誤信他是個漢子, 放了他一條生路,而當時他手上腳上全是準備偷襲阿離和謝遜的招式。

這個計謀在不瞎的人那裡是不會得逞的,然而,張無忌這個不瞎的人卻也被他騙了。

這個不是江湖閱歷的問題,講閱歷,張無忌在鬼門關走過的次數比誰都不少。可是他還是可以聽到一個感人的瞎話就放棄用眼睛去看用邏輯去解釋一個事件,這是很女性而且是傻白甜女性的特徵。

除此之外,他還總是很天真的相信一個惡人會一夕之間受了什麼感化,變做善良人。比如他被朱九真玩弄這件事,幾乎到了沒有自尊心的地步,不管朱九真怎樣惡待他,只要衝他笑一下,他就完全相信朱九真剛才只是跟他鬧著玩。這是他第一次被騙,應了殷素素的遺言:越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

然而他之後還是繼續被漂亮女人騙。

如果他身邊不是前有小昭後有趙敏,還不知道要被騙到哪裡去。

過分善良,就是很傻很天真。

張無忌的受虐傾向是有深刻的原因的,這個原因要他自己領悟出來,是有點為難他了。

原因就在謝遜身上。謝遜與張翠山、殷素素一同漂流到冰火島的時候,是個大惡人,張翠山和殷素素整日得躲著他。到張無忌出生的時候,謝遜又發狂了,要砍死殷素素母子,千鈞一髮,張無忌嘹亮的哭了一嗓子。

這一哭,謝遜就清醒了,不僅沒殺了張翠山一家,還和他們結拜了。因為無忌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那個還在繈褓就死在成昆手上的嬰兒。

張無忌之所以叫張無忌,是因為謝遜的兒子叫謝無忌。這是多麼深的愛,多麼刻骨的移情。

這些事,是張無忌長大後,聽殷素素說的。殷素素還告訴他義父的家人都被殺了,所以義父才發狂殺了許多人,殷素素甚至告訴他,那麼疼他的義父的雙眼,是娘親刺瞎的。

這件事給了張無忌三個對惡人的印象:1,惡人變成惡人,都是有著慘絕人寰的原因的;2,惡人只要被感動就能變好;3,自己有那個讓惡人變回好人的能力。

以及一個對女人的印象:漂亮女人很誠實,因為自己媽媽敢於承認刺瞎自己義父眼睛的事實。

這是很可怕的認知,因為這些認知只是基於謝遜一個惡人和殷素素一個女人得來的,完全沒有統計學基礎。隨便一個例子就證明了這些定律的謬誤,比如成昆這個惡人和朱九真這個女人。

但這四條定律基本上就是張無忌此後一生的總結了。所以,哪怕殷素素臨終告誡他不要相信漂亮女人,也是沒用的,因為孩子只相信自己的真實感受。

潛意識裡的印象比以後所有的經歷都要有優勢,因為那時候,張無忌是出於安全的心理模式,接收任何資訊都沒有防備和自動過濾。

當然張無忌自己是有責任的,因為他面對任何挫折,從來不願意成長,總是想著能過回以前冰火島上的日子,做回那個山溪裡叉魚的野人張無忌,講白了,他是一個沒什麼高級追求的人,分不清快樂和快感的差別。

金庸筆下最不像江湖人的人,應該就是他了。

3. 為什麼愛上趙敏

這個問題是一定要說的,說起來也很簡單。

缺愛唄。

張公子雖然娘了少許,但也確實是苦過來的,許多時候,苦孩子的好品質他都有。同樣,苦孩子的愛情輪回他也得受。

缺愛的孩子總會被有愛的孩子吸引。

四個美人裡,只有趙敏是有愛的孩子。

趙敏自小有父母疼愛,有哥哥寵著,還有個小王爺當跟屁蟲。說一件事,大家自行感受她得到的父愛。

趙敏要跟張無忌私奔,被哥哥發現,帶著汝陽王追來,趙敏以死相逼,跟父親決裂,汝陽王說了狠話:你走了就別回來。趙敏說好。把汝陽王氣炸了。

可是汝陽王下令撤兵之後,沒走幾步,就又回頭,淚水漣漣地向前蹣跚,問趙敏:敏敏啊,你的傷要不要緊啊?帶的錢夠不夠花啊?還送了張趙二人兩匹好馬。

當時我讀到這裡,心酸已極,我都能看到汝陽王那滄桑哀涼的模樣,聽到那充滿不舍與疼惜的哭腔。

那些受到疼愛的孩子,仿佛散發著甜味兒,讓那些吃太多苦的孩子,特別想靠近,哪怕聞一聞,都能化解心中的苦味兒。

苦大了的張無忌就是這樣,靠近甜甜的趙敏,想一輩子有糖吃。

4. 十年後張無忌心中只有周芷若

趙敏因為不缺愛,所以特別有自信,從不掩飾自己對張無忌的感情,這讓擔驚受怕慣了的張無忌特別受用,特別有安全感,周芷若太小心謹慎,不夠濃烈,苦大了的張無忌看到另一個苦大了的周芷若,想起的全是苦,自然掉頭奔向趙敏。

然而金庸先生改的那個結尾,才是絕妙:八年十年後,張無忌心中會只想著周芷若,不舍周芷若。這足以說明金老爺子已經成精了,對人性的體悟已臻化境。

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個陷阱。

缺愛的找個得到愛的,是不長久的。因為那個得到愛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缺愛的孩子有多苦的。趙敏給張無忌的愛在她自己那裡是很多的,溢出來,勻一點給張無忌,可是在張無忌看來卻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換句話說,你認為難得的,在她那裡是很輕易的。這價值觀,怎麼溝通。

回頭看看芷若,她知道什麼是無父無母,無依無靠,什麼是寄人籬下,冷暖自知,知道人生有多麼無奈和傷心。他們都深受其害,才有共同的內驅力去改變自我。

這樣講來,張無忌和周芷若才是雌雄同體的對方呀!——詳見《我們為什麼結婚》。

趙敏嘛,她的愛當然是深刻的,連性命都可以不要的,然而,就像一個被呵護的公主,想要什麼東西,就會堅定的去表達,在她眼裡,張無忌就是那個用命也要換的東西。她的堅定源于她的自信。

做了夫妻,趙敏很可能在各種事情上,踩中張無忌心裡的傷疤,因為,她自己是沒有那些傷疤的。

人生處處是輪回。

放了他一條生路,而當時他手上腳上全是準備偷襲阿離和謝遜的招式。

這個計謀在不瞎的人那裡是不會得逞的,然而,張無忌這個不瞎的人卻也被他騙了。

這個不是江湖閱歷的問題,講閱歷,張無忌在鬼門關走過的次數比誰都不少。可是他還是可以聽到一個感人的瞎話就放棄用眼睛去看用邏輯去解釋一個事件,這是很女性而且是傻白甜女性的特徵。

除此之外,他還總是很天真的相信一個惡人會一夕之間受了什麼感化,變做善良人。比如他被朱九真玩弄這件事,幾乎到了沒有自尊心的地步,不管朱九真怎樣惡待他,只要衝他笑一下,他就完全相信朱九真剛才只是跟他鬧著玩。這是他第一次被騙,應了殷素素的遺言:越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

然而他之後還是繼續被漂亮女人騙。

如果他身邊不是前有小昭後有趙敏,還不知道要被騙到哪裡去。

過分善良,就是很傻很天真。

張無忌的受虐傾向是有深刻的原因的,這個原因要他自己領悟出來,是有點為難他了。

原因就在謝遜身上。謝遜與張翠山、殷素素一同漂流到冰火島的時候,是個大惡人,張翠山和殷素素整日得躲著他。到張無忌出生的時候,謝遜又發狂了,要砍死殷素素母子,千鈞一髮,張無忌嘹亮的哭了一嗓子。

這一哭,謝遜就清醒了,不僅沒殺了張翠山一家,還和他們結拜了。因為無忌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那個還在繈褓就死在成昆手上的嬰兒。

張無忌之所以叫張無忌,是因為謝遜的兒子叫謝無忌。這是多麼深的愛,多麼刻骨的移情。

這些事,是張無忌長大後,聽殷素素說的。殷素素還告訴他義父的家人都被殺了,所以義父才發狂殺了許多人,殷素素甚至告訴他,那麼疼他的義父的雙眼,是娘親刺瞎的。

這件事給了張無忌三個對惡人的印象:1,惡人變成惡人,都是有著慘絕人寰的原因的;2,惡人只要被感動就能變好;3,自己有那個讓惡人變回好人的能力。

以及一個對女人的印象:漂亮女人很誠實,因為自己媽媽敢於承認刺瞎自己義父眼睛的事實。

這是很可怕的認知,因為這些認知只是基於謝遜一個惡人和殷素素一個女人得來的,完全沒有統計學基礎。隨便一個例子就證明了這些定律的謬誤,比如成昆這個惡人和朱九真這個女人。

但這四條定律基本上就是張無忌此後一生的總結了。所以,哪怕殷素素臨終告誡他不要相信漂亮女人,也是沒用的,因為孩子只相信自己的真實感受。

潛意識裡的印象比以後所有的經歷都要有優勢,因為那時候,張無忌是出於安全的心理模式,接收任何資訊都沒有防備和自動過濾。

當然張無忌自己是有責任的,因為他面對任何挫折,從來不願意成長,總是想著能過回以前冰火島上的日子,做回那個山溪裡叉魚的野人張無忌,講白了,他是一個沒什麼高級追求的人,分不清快樂和快感的差別。

金庸筆下最不像江湖人的人,應該就是他了。

3. 為什麼愛上趙敏

這個問題是一定要說的,說起來也很簡單。

缺愛唄。

張公子雖然娘了少許,但也確實是苦過來的,許多時候,苦孩子的好品質他都有。同樣,苦孩子的愛情輪回他也得受。

缺愛的孩子總會被有愛的孩子吸引。

四個美人裡,只有趙敏是有愛的孩子。

趙敏自小有父母疼愛,有哥哥寵著,還有個小王爺當跟屁蟲。說一件事,大家自行感受她得到的父愛。

趙敏要跟張無忌私奔,被哥哥發現,帶著汝陽王追來,趙敏以死相逼,跟父親決裂,汝陽王說了狠話:你走了就別回來。趙敏說好。把汝陽王氣炸了。

可是汝陽王下令撤兵之後,沒走幾步,就又回頭,淚水漣漣地向前蹣跚,問趙敏:敏敏啊,你的傷要不要緊啊?帶的錢夠不夠花啊?還送了張趙二人兩匹好馬。

當時我讀到這裡,心酸已極,我都能看到汝陽王那滄桑哀涼的模樣,聽到那充滿不舍與疼惜的哭腔。

那些受到疼愛的孩子,仿佛散發著甜味兒,讓那些吃太多苦的孩子,特別想靠近,哪怕聞一聞,都能化解心中的苦味兒。

苦大了的張無忌就是這樣,靠近甜甜的趙敏,想一輩子有糖吃。

4. 十年後張無忌心中只有周芷若

趙敏因為不缺愛,所以特別有自信,從不掩飾自己對張無忌的感情,這讓擔驚受怕慣了的張無忌特別受用,特別有安全感,周芷若太小心謹慎,不夠濃烈,苦大了的張無忌看到另一個苦大了的周芷若,想起的全是苦,自然掉頭奔向趙敏。

然而金庸先生改的那個結尾,才是絕妙:八年十年後,張無忌心中會只想著周芷若,不舍周芷若。這足以說明金老爺子已經成精了,對人性的體悟已臻化境。

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個陷阱。

缺愛的找個得到愛的,是不長久的。因為那個得到愛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缺愛的孩子有多苦的。趙敏給張無忌的愛在她自己那裡是很多的,溢出來,勻一點給張無忌,可是在張無忌看來卻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換句話說,你認為難得的,在她那裡是很輕易的。這價值觀,怎麼溝通。

回頭看看芷若,她知道什麼是無父無母,無依無靠,什麼是寄人籬下,冷暖自知,知道人生有多麼無奈和傷心。他們都深受其害,才有共同的內驅力去改變自我。

這樣講來,張無忌和周芷若才是雌雄同體的對方呀!——詳見《我們為什麼結婚》。

趙敏嘛,她的愛當然是深刻的,連性命都可以不要的,然而,就像一個被呵護的公主,想要什麼東西,就會堅定的去表達,在她眼裡,張無忌就是那個用命也要換的東西。她的堅定源于她的自信。

做了夫妻,趙敏很可能在各種事情上,踩中張無忌心裡的傷疤,因為,她自己是沒有那些傷疤的。

人生處處是輪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