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學生研究蘇軾靠父母幫忙?成長中的美好需要讓孩子自己遇見

最近, 一篇名為《當小學生遇見蘇軾》的文章在朋友圈迅速走紅。 文中展示了幾份清華附小2012級4班的同學們研究蘇軾的小課題報告:

蘇軾詩詞中哪個詞出現頻率最高?蘇軾詩詞中出現的景區哪個品牌價值更高?除了詩詞以外, 蘇軾還有哪些才能?蘇軾的“朋友圈”又是什麼樣的……

本次小課題研究中, 2012級4班共完成23份課題研究報告, 研究方向各有側重。 一群小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問卷調查、資料分析等方法對這些冷門問題展開研究, 並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令我們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都頗為驚訝。

比如在報告中, 學生們通過電腦程式, 對蘇軾的3458首詩詞進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發現, “子由”是蘇軾詩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 在《蘇軾詩詞全集》中共出現229次, “足可見蘇軾與弟弟子由之間的手足情深。 ”

還有同學研究蘇軾的旅遊品牌價值分析, 得到估算結果顯示,

蘇軾在他“推廣”過的5A級景區中的品牌價值大約在26.75億到128.70億之間。

而對於這些調研成果, 有人提出質疑, “文章是否反映了小學生的真實水準?”“孩子們的表現是不是家長的功勞?”更有網友直接提出:“沒有清華爸爸, 小學生還能遇到蘇軾嗎?

針對這些說法, 該班老師回應, 家長只參與了一些技術性的細節部分, 比如尋找計算軟體, 繪製折線統計圖等, 剩下的數學分析都是學生自主完成, 整個研究大多數內容都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的。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做了十幾次課題研究, 掌握了基本的調查方法,

有能力撰寫一篇調查報告。 這種探究式學習讓課程更加嚴謹, 鍛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

對於這群孩子的課題研究過程中父母是否過度參與, 吉哥不做分析評論。 值得肯定的是, 老師給孩子佈置課題研究任務的初衷是好的, 讓孩子們開動腦筋, 自主觀察、調研、分析、討論, 無論成果品質如何, 研究過程可以讓他們開拓思維, 收穫良多。

但很多網友評論, 自己家孩子也經常有各種各樣的“高難度”作業, 孩子每次都是求助家長幫忙代做, 作業留給了孩子, 卻辛苦了家長。 大人平時上班工作, 回家還要幫孩子寫作業搞研究, 因此對老師抱怨連天。

吉哥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不要揠苗助長, 更不能越俎代庖, 成長路上的美好需要讓孩子自己遇見。

科研能力和學術素養不是用來評估小學階段孩子能力的標準,家長無需對孩子要求過高,或者是過度介入以“幫助”孩子完成更高水準的成果。要求過高,會讓孩子壓力過大,失去了學習研究的興趣;而家長過度介入,甚至完全代勞,會讓孩子從小就養成遇到問題就尋求他人幫助、依賴他人的惡劣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和研究也應該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研究不是為了炫技,小學生做課題研究,沒有人會要求他們一定要使用各種軟體程式,精通各種專業術語,也不會要求他們得出什麼驚為天人的重大研究成果。而是要他們自主選擇,自主思考,自主學習,他們在此過程中真正投入了熱情和心思,不僅會得到更大的進步,得到的成果也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成長路上,有遇到難題時的困惑,遭遇挫折時的鬱悶,也有化險為夷後的欣喜,乘風破浪後的自信。父母不要總想著為孩子尋找捷徑,成長中的美好需要他們自己遇見。

科研能力和學術素養不是用來評估小學階段孩子能力的標準,家長無需對孩子要求過高,或者是過度介入以“幫助”孩子完成更高水準的成果。要求過高,會讓孩子壓力過大,失去了學習研究的興趣;而家長過度介入,甚至完全代勞,會讓孩子從小就養成遇到問題就尋求他人幫助、依賴他人的惡劣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和研究也應該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研究不是為了炫技,小學生做課題研究,沒有人會要求他們一定要使用各種軟體程式,精通各種專業術語,也不會要求他們得出什麼驚為天人的重大研究成果。而是要他們自主選擇,自主思考,自主學習,他們在此過程中真正投入了熱情和心思,不僅會得到更大的進步,得到的成果也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成長路上,有遇到難題時的困惑,遭遇挫折時的鬱悶,也有化險為夷後的欣喜,乘風破浪後的自信。父母不要總想著為孩子尋找捷徑,成長中的美好需要他們自己遇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