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研人物:北理工教授榮獲第九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

10月14日, 在2017中國化工學會年會暨成立95周年紀念大會上, 由中國化工學會組織評選的第九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中國科協副主席李靜海院士等出席儀式並向獲獎者頒發獎盃和榮譽證書。 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李春教授榮獲“侯德榜化工科技創新獎”, 這是北理工教師首次獲得此項殊榮。

近年來, 李春教授及其生物轉化與合成生物系統研究團隊通過挖掘和揭示極端微生物的抗逆分子機制,

從酶、工程菌和菌群三個層面將抗逆特性植入到生物轉化系統, 並進行生物系統的適配性及其調控研究, 開發了分子抗逆新技術(微生物熱量智慧調節抗高溫技術、微生物智慧酸堿調控抗pH擾動技術、微生物菌群互作耐鹽技術、微生物抗氧化抗有機溶劑技術和微生物多功能抗逆全域調控技術), 有效地提升了生物轉化系統的抗逆特性, 實現了生物過程的節能降耗, 促進了生物醫藥、發酵工業和綠色農業的發展, 形成了“基於特殊微生物特性的抗逆生物高效轉化系統構建與應用”的研究特色。

“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是為紀念侯德榜先生一生為化學工業和化工科技事業發展所做的貢獻, 同時為激勵我國廣大化工科學技術工作者投身于科教興國的化工事業, 由中國化工學會於1998年設立, 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准,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頒發登記證書(國科獎社證字第0013號), 該獎項由中國化工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侯德榜科技發展基金”管委會管理, 是我國化工領域的權威獎項, 該獎下設“成就獎”、“創新獎”和“青年獎”三個子項。 多年來, “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為培養舉薦優秀化工科技人才、助推科技精英脫穎而出、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潛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侯德榜博士(1890~1974), 生於福建閩侯, 著名的科學家, 傑出化學家和化學工程師, 侯氏制堿法的創始人, 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為世界化學工業特別是制堿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1911年侯德榜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堂, 以10門功課1000的優異成績譽滿清華園。 1913年被保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系學習並獲學士學位, 1919年和1921年分別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制革化學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後回國工作, 1940年在中國創造了世界著名的“侯氏制堿法”(制堿流程與合成氨流程集成於一爐, 聯產純鹼與氯化銨化肥的新工藝)。 1955年起受聘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 1958年出任化學工業部副部長, 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轉自:北京理工大學新聞網

北理工科協

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轉自:北京理工大學新聞網

北理工科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