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平凡中的力量|案件已經終結,是什麼讓他依舊如此牽掛?

齊魯網10月19日訊

張永傑, 濟寧市梁山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 2017年“全國優秀法官”。 一個雖有不少皺紋, 仍不失清朗有點帥氣的40歲男人。

他對待案件當事人來者不拒, 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勸解溝通, 說完原告說被告;上班時間說不完, 下了班繼續打電話調解。

有一樁離婚案, 案件早已調解審結, 但在張永傑心裡卻一直沒有徹底放下。 案件的原告遠走深圳, 孩子判給了尚在監獄服刑的被告, 但被告的母親, 還不知道兒子離婚的消息。 張永傑想通過回訪瞭解孩子的現狀, 雙方關係怎麼樣了?

濟寧市梁山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張永傑稱:“他家裡比較困難, 我們給梁山大義社工聯繫好, 那大義社工就可以去幫扶他們去。 通過社會的力量, 吧每一個引起社會矛盾的燃點, 都給它消除了。 ”

張永傑決定去被告的村委會瞭解目前孩子的情況。 村支書周長勝告訴張永傑, 我們準備把兩個孩子都給辦低保。

回到車上, 張永傑又給遠在深圳的原告李某打去了電話, 將瞭解到的情況告訴了她。 “知道孩子好, 就不擔心了。 你平時也多跟孩子溝通溝通。 ”

張永傑覺得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 就更有責任和義務, 為維護社會和諧安定出一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