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深度」燈少:2017 IPTV系列之:三大運營商真實規模背後的警醒

前言:2017, 關鍵一年

2016年, 真是一個IPTV的大年, 正如年初流媒體網撰文所描述的“忽如一夜春,老樹開花第二春, IPTV這一年的燎原之勢, 發展之猛超乎大多數人的意外。

也為從2005-2016的12年IPTV輪回做了一個絢爛的注腳。

但IPTV業務在2016年開創的輝煌已成為過去, IPTV的運營商都面臨著如何在寬頻視頻業務四足鼎立的局面之下, 儘快實現IPTV業務發展模式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兌現的轉變, 實現從封閉業務體系到可控開放業務生態的轉變。 應該說2017年才是整個IPTV產業群體最關鍵的一年, 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規模篇:三大運營商IPTV規模背後的警醒

“千萬”無疑是2016年IPTV市場發展的關鍵字, 無論是年中的電信2000多萬終端招標, 還是年初2500萬電信的發展預計, 聯通1200萬的用戶增長, 相信起初大家都把這當成是一種利好的資訊, 但卻沒想到年底會真正兌現。 2016年, 一年, IPTV發展了之前十年的用戶量。 IPTV即將從千萬邁入億級行列,

成為中國電視的新鼎足。 但在規模背後, 我們更應居安思危。

中國電信

據流媒體網統計, 截止2016年底, 中國電信的IPTV用戶數為6723萬, 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別為四川、江蘇、廣東、浙江、陝西、湖南、安徽、河北、福建、湖北。 其中四川以1047萬使用者規模成為首個過千萬的IPTV大省, 從2014年的400萬, 2015年的700萬到2016, 實現了三級跳。 (具體分省資料見後)

在2016年中, 北方電信成為了電信IPTV新的增長點, 尤其是河北電信, 2015年才19萬用戶, 僅僅花了12個月, 河北電信的IPTV用戶就達到了275萬, 躍居第八, 發展增速超過不少南方大省, 成為了中國電信當之無愧的黑馬。 而四川和河北, 也因此而獲得了由電信總經理親自簽名頒發的嘉獎令。

2017年, 中國電信的IPTV還將繼續, 流媒體網預測使用者規模將超過9000萬,

而在IPTV+寬頻的發展之路上, 電信更不得不加快速度, 因為中國移動已經超過聯通, 以電視+寬頻+免費的策略正快馬揚鞭的追趕和擠壓著中國電信的市場空間, 強敵在後, 不得不奮力。

據2017年1月資料統計:

中國電信寬頻總用戶12403萬戶;當月增加91萬

中國移動寬頻總用戶8057.9萬戶;當月增加295.5萬

中國聯通寬頻總用戶7614.6萬戶;當月增加91萬戶

如果說IPTV發展之初電信是為了寬頻填充, 三網融合政策後是作為轉型的業務抓手, 那麼如今, IPTV已經成為不做就要挨打, 不做就會落後的基礎業務和競爭手段。

當下, 中國電信全球第一的地位不可撼動。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中國電信的IPTV業務發展面臨的市場要素也會出現改變, 如果不能借助現有規模形成營收上的突破,

擺脫低位徘徊的困局;如果不能從頂層設計上解決現有IPTV和悅me的錯位困惑, 那麼中國電信的IPTV很有可能因價值缺失而遲滯, 因內耗而失機。

因此從規模到價值的轉型, 從量變到質變的推進, 應是2017中國電信IPTV發展策略的重中之重。 也是電信從粗放式運營到精細化運營轉型的試金石。

中國聯通

雖然王曉初上任後刮起了一股IPTV熱, 但卻未能持久。 隨著各省一把手換位後的策略調整, 也直接影響了各地IPTV的發展速度, 其次是北方聯通所擁有的地區, GDP經濟位居全國後列, 資金壓力也成為影響IPTV數量和品質的因素;最後, 還有歲末聯通混改等等不穩定因素的出現, 一系列的事情交錯, 導致了2016年,

中國聯通IPTV雖然有所發展, 但同比電信、移動, 只能說難達預期。

據流媒體網統計, 截止2016年底, 中國聯通的IPTV用戶數為2204萬, 其中用戶數過百萬的共9個省, 分別為山東、河北、河南、遼寧、陝西、天津、北京、吉林、黑龍江。 其中最多的山東省, 用戶401萬。 (資料見後)

2017年, 中國聯通能否在IPTV的道路上重振旗鼓, 目前來看, 要解決的瓶頸不少:

首先, 缺乏頂層設計, 行動不統一, 在IPTV相關的執行和協調上, 聯通集團在和地方上存在脫節, 集團對於IPTV還是缺乏足夠的重視和落實, 業務發展的真正動力更多源於地方的競爭壓力, 整體來看缺乏統一的指導和協同。

其次, 思想不堅定, 聯通似乎一直還停留在當年3G時代的輝煌之下, 當下的戰略重點究竟是4G、寬頻還是IPTV, 缺乏相應的配套策略。 如今,寬頻被移動趕超、IPTV也是兜兜轉轉,缺乏亮點,聯通的整體轉型嘗試缺乏有力的業務抓手作為根基。

最後,準備不充分,中國聯通雖然已經有了2200萬的使用者規模,但是規模發展屬於倉促上馬,各地的IPTV平臺建設和業務發展還沒有跟上,不少地區的IPTV還是處於免費或者基礎包收入的狀況。用戶增長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收入還處於初級階段。這也導致了在現階段,聯通的IPTV還沒有完全形成價值的正向閉環。而資金、政策等外部因素又加劇了正向閉環形成的週期。

因此2017年,對於中國聯通來說,混改對於業務的利弊還需要評估,如果僅從現有的發展軌跡來看,運營商市場競爭聯通已經落後,更需要攘外先安內,集團抓戰略和落實,地方重業務和基建,儘快拉近IPTV產品上規模和價值的距離,在市場上可以採取跟隨策略,學習和借鑒中國電信的成功經驗和優質業務,縮短探索期,充分發揮後發優勢。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由於長期缺位固網發展, 2016年,進一步強化了寬頻+電視不計代價的破壞性戰略,以力求將電信、聯通的寬頻優勢消除掉,同時加速在電視端的佈局,應該說成績斐然。2017年,中國移動會延續這一成功的策略,進一步擴大其在寬頻+電視業務市場的發展力度。將成為未來IPTV業務競爭中最具威脅的對手。

目前影響中國移動電視業務,最大的因素是IPTV政策牌照問題,因為移動現在所發展的OTT電視業務,存在著極大的不合規因素,需要整改之後,方能轉化進入IPTV領域,而這也成為2016年牌照遲遲未能解決的根本。

不過據流媒體網最新瞭解,移動IPTV牌照問題已經破冰,廣電總局對於中國移動的IPTV牌照將採取整改合規後,分省驗收、分省核發的策略。

據悉,廣東移動作為中國移動首個IPTV傳輸牌照申領地區,已經按照愛上+南方傳媒的播控架構體系進行了建設,並通過了廣電總局的驗收,現在即將進入廣東地區傳輸牌照申請流程。而這一模式也將是中國移動獲得IPTV傳輸牌照的標準模式。

隨著這一政策的明確,移動正在步步緊逼電信和聯通的全業務競爭。

同樣,我們有可以謹慎樂觀的看到,雖然中國移動的IPTV傳輸牌照口子放開,但是移動在OTT電視業務上走得過遠,形成了移動在面臨戰略調整時的尾大不掉,無論是整改的影響面還是後續割接的技術平臺和時間的支撐,要在短時間內滿足IPTV驗收的標準也很難,畢竟像廣東這樣地域價值高,但OTT使用者尚未發展的區域實屬個例。據流媒體網統計,截止2016年12月,中國移動的電視使用者達到2572萬,在百萬以上規模的有四川、江蘇、山東、江西、河南、浙江、安徽、新疆等地,其中,四川、江蘇、山東使用者規模已過300萬。

所以即使在IPTV的牌照有望的情況下,如何解決移動現有OTT電視業務和IPTV業務的均衡,是對移動集團的考驗。而移動的電視業務的破局也需要來自頂層的考量和落實,否則僅從地方來說,土豪+政治敏感性差,是移動各省的通病,尤其是僅2017年年初到2月底,中國移動各省就又新增了近400萬電視使用者,這也會為接下來的IPTV合規之路增加變數,據悉,2017年3月23日,總局約談移動集團,達摩克利斯之劍已搖搖欲墜。

2017年,中國移動的電視使用者發展目標,是總量達到5000萬戶。但最後歸屬IPTV還是OTT,市場和政策天平如何搖擺,對於移動來說,會是糾結的一年。不過,移動成為其他幾家運營商發展的鯰魚已是毫無疑問。2017,運營商電視市場的攻城掠地,會更加的激烈。

小結:居安思危

一、運營商IPTV市場的總結和思考:

截止到目前,IPTV業務在中國電信仍屬於一把手工程,省級公司領導的重視是推動業務近兩年快速發展的關鍵。如江蘇電信、四川電信、山東聯通便是最為典型的案例;但如果不能儘快證明IPTV的深度價值,那麼這一重要的推動因素可能會弱化。

隨著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先後將IPTV列為基礎電信業務,更多省份會加入到IPTV建設的陣營裡面,在2017年的IPTV發展中,這種增長趨勢還會繼續。南方地區的電信公司還將保持1-2年的規模增長,然後開始陸續進入使用者規模化發展的天花板,必須居安思危,儘快實現規模化向價值化的轉變。

北方地區的一些電信公司在2016年的增長成為亮點,如河北電信、河南聯通的IPTV業務成為黑馬。預計在2017年,依然會有北方地區的電信公司保持這種快速發展的勢頭。

隨著IPTV使用者數逐漸接近市場容量上限,三家通信運營商之間,和互聯網電視和有線電視之間會出現正面碰撞,由此帶來的用戶增長邊際成本會逐步加大。

隨著IPTV規模的擴大,經濟效益的顯現,如何均衡產業鏈各方利益,尤其是傳輸和播控,平臺和業務之間的利益矛盾,將會被再次端上桌面,值得重視。

二、IPTV轉身時不我待

2016年的IPTV規模增長前所未有,截止2016年底,中國電信+聯通的IPTV用戶達到8927萬(實際數字高於工信部統計),預計2017年,電信+聯通的IPTV用戶會達到1.3億戶(電信9000萬,聯通4000萬,不含中國移動5000萬電視使用者)。但到了2018年,IPTV使用者規模的外向擴張,會逐步轉成運營商間的內部轉換,2.2億會成為IPTV使用者規模的天花板。

所以,雖然規模化擴張仍有視窗期,但正逐步靠近發展上限,未雨綢繆,時不我待。今年起,使用者規模紅利的價值會逐步進入下行通道,所以更需要在運營上下功夫,及時將IPTV從規模效益轉成運營紅利,帶動IPTV的新一輪生機。否則IPTV前途堪憂,運營商的所謂轉型也就是只是鏡花水月。

IPTV進入價值運營時代,天時(政策)、地利(規模)具備,唯一欠缺的是人和(思維)

最後借用朋友一句話,作為此篇收尾:

“相比較於互聯網企業 運營商資源向來都有優勢 但運營能力缺是嚴重短板 運營商所謂運營是在寬頻用戶保有收入維持下的填充 很少考慮IPTV自身的良性互動客戶運營 所以運營的背後還有長期體制所帶來的思維的破局”

彩蛋:2016年度IPTV各省使用者資料

1、 流媒體網對於資料的確認一直持慎重態度,因為資料的背後代表了利益,尤其是IPTV,是各省結算和預測的依據,任何不精准的資料都會引起市場的誤導、誤判。

2、 對於IPTV的資料,流媒體網十餘年如一日在關注和確認,以自身的專業性確保在資料上的準確性上,但是由於我們認為細化的分省資料應該屬於企業的機密,所以一直都很少去公佈細數,以免對於企業產生不必要的影響。

3、 但是這次,我們看到網路流傳的一些IPTV資料,已經對於部分省市造成了一些困擾,主要體現在資料沒有區分電信和聯通;個別省份資料偏差較大。因此,我們評估了下,覺得公佈,利大於弊,也便於產業各方對於IPTV能有更為精准的瞭解。

4、 本表格所涉及的資料均四捨五入,寬頻資料來自各省通信局,有線資料來自於協會和統計公報(感謝常話短說整理),IPTV資料由流媒體網整理,希望這份資料能更好的還原現有寬頻、電視市場的真實情況。

5、 補充說明:寬頻資料來源於各省通信局,包含了三大基礎運營商及部分民營寬頻資料,此處僅作參考。

2017年是IPTV的運營之年,也是運營商迎接新挑戰的一年,5月,廣州,論道,讓我們一起探求在新的一年,在大屏大視頻時代,基於電視的智慧、融合以及運營的新策略、新思考和新突破!

5.25-26,廣州廣交會威斯汀酒店,第十三屆論道等您!

如今,寬頻被移動趕超、IPTV也是兜兜轉轉,缺乏亮點,聯通的整體轉型嘗試缺乏有力的業務抓手作為根基。

最後,準備不充分,中國聯通雖然已經有了2200萬的使用者規模,但是規模發展屬於倉促上馬,各地的IPTV平臺建設和業務發展還沒有跟上,不少地區的IPTV還是處於免費或者基礎包收入的狀況。用戶增長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收入還處於初級階段。這也導致了在現階段,聯通的IPTV還沒有完全形成價值的正向閉環。而資金、政策等外部因素又加劇了正向閉環形成的週期。

因此2017年,對於中國聯通來說,混改對於業務的利弊還需要評估,如果僅從現有的發展軌跡來看,運營商市場競爭聯通已經落後,更需要攘外先安內,集團抓戰略和落實,地方重業務和基建,儘快拉近IPTV產品上規模和價值的距離,在市場上可以採取跟隨策略,學習和借鑒中國電信的成功經驗和優質業務,縮短探索期,充分發揮後發優勢。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由於長期缺位固網發展, 2016年,進一步強化了寬頻+電視不計代價的破壞性戰略,以力求將電信、聯通的寬頻優勢消除掉,同時加速在電視端的佈局,應該說成績斐然。2017年,中國移動會延續這一成功的策略,進一步擴大其在寬頻+電視業務市場的發展力度。將成為未來IPTV業務競爭中最具威脅的對手。

目前影響中國移動電視業務,最大的因素是IPTV政策牌照問題,因為移動現在所發展的OTT電視業務,存在著極大的不合規因素,需要整改之後,方能轉化進入IPTV領域,而這也成為2016年牌照遲遲未能解決的根本。

不過據流媒體網最新瞭解,移動IPTV牌照問題已經破冰,廣電總局對於中國移動的IPTV牌照將採取整改合規後,分省驗收、分省核發的策略。

據悉,廣東移動作為中國移動首個IPTV傳輸牌照申領地區,已經按照愛上+南方傳媒的播控架構體系進行了建設,並通過了廣電總局的驗收,現在即將進入廣東地區傳輸牌照申請流程。而這一模式也將是中國移動獲得IPTV傳輸牌照的標準模式。

隨著這一政策的明確,移動正在步步緊逼電信和聯通的全業務競爭。

同樣,我們有可以謹慎樂觀的看到,雖然中國移動的IPTV傳輸牌照口子放開,但是移動在OTT電視業務上走得過遠,形成了移動在面臨戰略調整時的尾大不掉,無論是整改的影響面還是後續割接的技術平臺和時間的支撐,要在短時間內滿足IPTV驗收的標準也很難,畢竟像廣東這樣地域價值高,但OTT使用者尚未發展的區域實屬個例。據流媒體網統計,截止2016年12月,中國移動的電視使用者達到2572萬,在百萬以上規模的有四川、江蘇、山東、江西、河南、浙江、安徽、新疆等地,其中,四川、江蘇、山東使用者規模已過300萬。

所以即使在IPTV的牌照有望的情況下,如何解決移動現有OTT電視業務和IPTV業務的均衡,是對移動集團的考驗。而移動的電視業務的破局也需要來自頂層的考量和落實,否則僅從地方來說,土豪+政治敏感性差,是移動各省的通病,尤其是僅2017年年初到2月底,中國移動各省就又新增了近400萬電視使用者,這也會為接下來的IPTV合規之路增加變數,據悉,2017年3月23日,總局約談移動集團,達摩克利斯之劍已搖搖欲墜。

2017年,中國移動的電視使用者發展目標,是總量達到5000萬戶。但最後歸屬IPTV還是OTT,市場和政策天平如何搖擺,對於移動來說,會是糾結的一年。不過,移動成為其他幾家運營商發展的鯰魚已是毫無疑問。2017,運營商電視市場的攻城掠地,會更加的激烈。

小結:居安思危

一、運營商IPTV市場的總結和思考:

截止到目前,IPTV業務在中國電信仍屬於一把手工程,省級公司領導的重視是推動業務近兩年快速發展的關鍵。如江蘇電信、四川電信、山東聯通便是最為典型的案例;但如果不能儘快證明IPTV的深度價值,那麼這一重要的推動因素可能會弱化。

隨著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先後將IPTV列為基礎電信業務,更多省份會加入到IPTV建設的陣營裡面,在2017年的IPTV發展中,這種增長趨勢還會繼續。南方地區的電信公司還將保持1-2年的規模增長,然後開始陸續進入使用者規模化發展的天花板,必須居安思危,儘快實現規模化向價值化的轉變。

北方地區的一些電信公司在2016年的增長成為亮點,如河北電信、河南聯通的IPTV業務成為黑馬。預計在2017年,依然會有北方地區的電信公司保持這種快速發展的勢頭。

隨著IPTV使用者數逐漸接近市場容量上限,三家通信運營商之間,和互聯網電視和有線電視之間會出現正面碰撞,由此帶來的用戶增長邊際成本會逐步加大。

隨著IPTV規模的擴大,經濟效益的顯現,如何均衡產業鏈各方利益,尤其是傳輸和播控,平臺和業務之間的利益矛盾,將會被再次端上桌面,值得重視。

二、IPTV轉身時不我待

2016年的IPTV規模增長前所未有,截止2016年底,中國電信+聯通的IPTV用戶達到8927萬(實際數字高於工信部統計),預計2017年,電信+聯通的IPTV用戶會達到1.3億戶(電信9000萬,聯通4000萬,不含中國移動5000萬電視使用者)。但到了2018年,IPTV使用者規模的外向擴張,會逐步轉成運營商間的內部轉換,2.2億會成為IPTV使用者規模的天花板。

所以,雖然規模化擴張仍有視窗期,但正逐步靠近發展上限,未雨綢繆,時不我待。今年起,使用者規模紅利的價值會逐步進入下行通道,所以更需要在運營上下功夫,及時將IPTV從規模效益轉成運營紅利,帶動IPTV的新一輪生機。否則IPTV前途堪憂,運營商的所謂轉型也就是只是鏡花水月。

IPTV進入價值運營時代,天時(政策)、地利(規模)具備,唯一欠缺的是人和(思維)

最後借用朋友一句話,作為此篇收尾:

“相比較於互聯網企業 運營商資源向來都有優勢 但運營能力缺是嚴重短板 運營商所謂運營是在寬頻用戶保有收入維持下的填充 很少考慮IPTV自身的良性互動客戶運營 所以運營的背後還有長期體制所帶來的思維的破局”

彩蛋:2016年度IPTV各省使用者資料

1、 流媒體網對於資料的確認一直持慎重態度,因為資料的背後代表了利益,尤其是IPTV,是各省結算和預測的依據,任何不精准的資料都會引起市場的誤導、誤判。

2、 對於IPTV的資料,流媒體網十餘年如一日在關注和確認,以自身的專業性確保在資料上的準確性上,但是由於我們認為細化的分省資料應該屬於企業的機密,所以一直都很少去公佈細數,以免對於企業產生不必要的影響。

3、 但是這次,我們看到網路流傳的一些IPTV資料,已經對於部分省市造成了一些困擾,主要體現在資料沒有區分電信和聯通;個別省份資料偏差較大。因此,我們評估了下,覺得公佈,利大於弊,也便於產業各方對於IPTV能有更為精准的瞭解。

4、 本表格所涉及的資料均四捨五入,寬頻資料來自各省通信局,有線資料來自於協會和統計公報(感謝常話短說整理),IPTV資料由流媒體網整理,希望這份資料能更好的還原現有寬頻、電視市場的真實情況。

5、 補充說明:寬頻資料來源於各省通信局,包含了三大基礎運營商及部分民營寬頻資料,此處僅作參考。

2017年是IPTV的運營之年,也是運營商迎接新挑戰的一年,5月,廣州,論道,讓我們一起探求在新的一年,在大屏大視頻時代,基於電視的智慧、融合以及運營的新策略、新思考和新突破!

5.25-26,廣州廣交會威斯汀酒店,第十三屆論道等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