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白鶴芥菜飯傳奇(民間故事)

白鶴芥菜飯在馬城是名小吃。 香脆可口, 上班族中午懶得做飯, 兩塊錢一碗, 就能品味又填飯肚子, 老少皆宜。 在馬城白鶴芥菜飯生意興隆, 顧客絡繹不絕。 幾年間, 白鶴芥菜飯的連鎖店開遍馬城大街小巷, 成立白鶴芥菜飯餐飲有限公司。

白鶴芥菜飯的發明人是陳阿弟。 陳阿弟是馬城一個偏僻小山村——白鶴村人。 白鶴村原來很窮, 這幾年, 全村三百多戶人家靠種芥菜致富, 成了馬城第一個小康村。 白鶴村家家戶戶種芥菜, 芥菜由陳阿弟收購去加工。 村裡原來沒有公路, 現鋪設了水泥路;村裡成立老人協會,

60歲以上的老人有退休金領。 這都是陳阿弟的貢獻。 村裡要是有人誇獎陳阿弟, 陳阿弟心裡高興著, 但卻十分謙虛, 總是強調是全村人的共同努力。

鄰村人也學著白鶴村人種芥菜, 芥菜有的種得比白鶴村好, 但拿去賣陳阿弟, 阿弟不要, 也無處賣好價錢。 陳阿弟說, 他的芥菜飯能讓整個馬城人喜歡, 就是因為用了白鶴村的芥菜做的, 其它地方的芥菜是做不來的。

白鶴芥菜飯的做法很考究的, 是陳阿弟經過好幾年功夫琢磨出來的。 首先要把新鮮的雙層豬肉切成均稱的小條, 在油鍋裡炸, 再加入薑碎、蔥花爆鍋, 最後加入小蝦皮和白鶴芥菜, 翻炒至七八分熟, 再以最快的速度倒入在旁將熟的鹹飯中, 燜熟、起鍋、盤油。 色、香、味齊全的白鶴芥菜飯做成了。

有廚師來陳阿弟連鎖店打工, 偷走陳阿弟的手藝另開芥菜飯店, 但生意興不起來, 用了白鶴村的芥菜做原料也不行。 許多人琢磨不清陳阿弟的商業秘密。 有人便傳說陳阿弟的芥菜飯下了鴉片殼, 有關部門好幾次突擊檢查白鶴芥菜飯連鎖店, 結果排除了這種嫌疑。

陳阿弟後來老了, 由他兒子陳繼宗掌管白鶴芥菜飯餐飲有限公司, 生意仍然很紅火。

年頭, 陳阿弟去世了。 去世前陳阿弟再三交待兒子, 除了管理上可隨社會發展而改良外, 芥菜飯的原料一定要用白鶴村種的。

奇怪的不到一年, 白鶴芥菜飯餐飲有限公司就倒閉。 要重新起火“白鶴芥菜飯”已無回身之力。 公司倒閉是因為顧客漸漸認為“白鶴芥菜飯”不正宗而慢慢熄火。

陳繼宗心裡清楚, 他最大的失敗是沒按父親的遺囑去做, 用白鶴村的芥菜做原料。 但他始終不明白:這是競爭時代, 我陳繼宗在離馬城比較近的地方, 用比較便宜的價格, 買更好的芥菜有什麼錯?陳繼宗不信邪, 他把白鶴村的芥菜拿去化驗, 沒驗出與其它芥菜有什麼不同成份。

記者採訪陳繼宗時, 陳繼宗很氣憤:“我不是敗家子, 我沒什麼不良嗜好, 我大學念企業管理專業的, 我專心經營公司, 我只是沒聽從父親的遺囑而已, 但這本身沒什麼錯。 除非白鶴這個小山村有鬼神在作怪!”

原來, 白鶴村住著林姓和鄭姓兩大姓人, 陳姓在白鶴村是單門獨戶。 可憐的是兩歲的陳阿弟就父母雙亡。

宗族矛盾很嚴重的白鶴村人卻很仁慈, 全村人統一思想——不能讓陳姓在村裡絕種。 全村人輪流撫養著陳阿弟, 陳阿弟吃全村人的飯、穿全村人的衣長大, 連名字都是村裡人養他時自然形成的。 在那個饑荒的年代, 村裡有孩子餓死了, 陳阿弟卻有眾人呵護著活了過來。 陳阿弟長大成人, 發誓要報答村裡人。 出門做了小本生意發了小財的陳阿弟, 思考著如何報答村裡人。 村裡人大多數窮得揭不開鍋, 陳阿弟的心在流血……

傳說, 陳阿弟去仙公山求仙拜佛, 他不求發財, 他求神仙保佑他能發揮才能, 報答村裡人。 仙人托夢給他, 叫他開芥菜飯店, 發展全村人種芥菜。 陳阿弟死了, 誰也無法證明這個傳說是真是假。

馬城仍有許多飯店專營或兼營芥菜飯,

但食客吃後都說, 沒當年陳阿弟做得好吃, 不正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