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創—贊“2017全國評劇老藝術家演唱會”

2017年10月15日晚, 在天津紅旗劇院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唱會——《歲月留聲——2017全國評劇老藝術家演唱會》。 此次演唱會最小年齡70歲, 最大年齡86歲,

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好展現。

主持人一出場就鎮住了滿堂觀眾, 天津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戲曲60分》節目主持人田翔、天津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于揚、天津評劇院演員劉靈芝, 各個都是名家大腕, 令人矚目, 令人振奮!

現場氛圍充滿濃厚的傳統韻律, 沒有頭戴螢光牛角、王冠髮卡、手拿螢光棒的現代派觀眾, 但不乏年輕的戲迷票友, 不乏震撼的感覺和浪漫的氣息。

老評劇表演藝術家們, 精神不減、氣質不減、神韻不減, 依然是“桃花依舊笑春風”, 劉萍、谷文月、李秀雲、趙如意、陳桂秋、吳玉坤……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珍珠衫》 、《桃花庵》、《馬寡婦開店》、《楊三姐告狀》、《奪印》、《三節烈》……一首首耳熟能詳的唱段陸續唱響, 喚起戲迷們的美好回憶, 甚至有不少戲迷跟著旋律輕聲吟唱, 演出博得觀眾的熱烈掌聲和陣陣歡呼, 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感謝評劇給了她們力量,感謝時代賦予她們美好的生活,感謝發起人給予她們展示的機會。

一、贊良好的創意。

目光專注的發起人一李志遠

溫文爾雅的發起人一張金松

風流瀟灑的發起人一肖博

氣宇軒昂的發起人一趙雅博

舉止文文的發起人一田翔(右)

近幾年,國內的一些眾籌平臺運營得可謂風生水起,目的只有一個“利益最大化”。然而,這次由李志遠、張金松、肖博、趙雅博、田翔等幾位帥氣小夥子發起的《歲月留聲——2017全國評劇老藝術家演唱會》,絕不是為了賺大錢,這樣公益性的演唱會也不可能賺大錢。但是,他們有一份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懷,有一份熱愛傳統藝術的奉獻精神。對這項工作,他們有思想、有目標、有計劃,有安排,才使這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他們說:“這項活動與金錢無關,這份信任與支持情比天高,為評劇搖旗呐喊,奔相走告,這份情誼我們銘記在心。老藝術家們辛苦了,台前幕後幫忙的各位朋友們辛苦了!”多麼樸實無華,有情有義!

我要代表廣大熱愛戲曲,尊重傳統藝術的觀眾們說一聲:五位年輕的發起人,你們辛苦啦!是你們的付出、你們的籌畫、你們的愛心,使我們欣賞到了這場獨特的視聽盛宴,品味到了老藝術家當年的風采,感受到了評劇的藝術魅力!

發起人看到了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凸現的巨大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擔起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舉全力、施良策眾籌了這場次演唱會,開展了這次搶救式的記錄工作,保證了評劇的原汁原味,體現了後人對傳統藝術的追尋與敬意!讓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非遺技藝、非遺項目能夠更有效的傳承、發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錄、保護、開發與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為他們這份責任、這份情懷、這份擔當點贊。

二、贊極好的呈現。

小編要為這些老演員們點贊!她們寶刀不老、藝韻猶存,她們精神矍鑠,老當益壯,懷著老藝術家的事業心、責任心,不顧個人利益、不顧身體安危,前來參加這樣的演出,讓我們敬重、讓我們佩服。

她們滿弓滿調、老腔老味的演唱,彰顯出老藝術家們深厚的功底:本溪的吳玉坤老師,是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夏青老師的門徒,演唱的評劇《桃花庵》中“一見藍衫”,聲情並茂,韻味悠長,將夏青老師的演唱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完美的發揮,讓在場的觀眾讚不絕口;八十四歲的筱佩珠老師,一句“搭調”,三次叫好聲,足見老師藝術的魅力;錦州評劇團86歲的陳桂秋老師,與筱佩珠師姐妹連袂出演老評劇《三節烈》“姐妹回話”一段,雖然是清唱,但現場氣氛濃厚,演唱的感染力極強,臺上台下互動,贏得了全場最多的掌聲,將演唱會推向高潮。

經典的作品是留得住、傳得開、走得遠的,精彩的唱段永遠是我輩學習的樣板,敬業的藝術家們永遠是我輩學習的榜樣!希望老藝術家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幸福綿長!

三、讚美好的未來。

一代代的評劇前輩們,一輩子隻做了“唱戲”這樣一件事,把評劇當做自己的生命,把畢生的經歷都獻給了評劇事業,這種對戲曲的忠誠和付出,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戲曲“後來人”。我們一定要把老藝術家的寶貴財富做為學習的榜樣,認真對待每一場戲、每一句唱、每一個表情。讓每位戲曲工作者戲品、人品更加爐火純青,讓戲曲藝術在中國戲劇的大路上勇往直前。

感謝評劇給了她們力量,感謝時代賦予她們美好的生活,感謝發起人給予她們展示的機會。

一、贊良好的創意。

目光專注的發起人一李志遠

溫文爾雅的發起人一張金松

風流瀟灑的發起人一肖博

氣宇軒昂的發起人一趙雅博

舉止文文的發起人一田翔(右)

近幾年,國內的一些眾籌平臺運營得可謂風生水起,目的只有一個“利益最大化”。然而,這次由李志遠、張金松、肖博、趙雅博、田翔等幾位帥氣小夥子發起的《歲月留聲——2017全國評劇老藝術家演唱會》,絕不是為了賺大錢,這樣公益性的演唱會也不可能賺大錢。但是,他們有一份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懷,有一份熱愛傳統藝術的奉獻精神。對這項工作,他們有思想、有目標、有計劃,有安排,才使這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他們說:“這項活動與金錢無關,這份信任與支持情比天高,為評劇搖旗呐喊,奔相走告,這份情誼我們銘記在心。老藝術家們辛苦了,台前幕後幫忙的各位朋友們辛苦了!”多麼樸實無華,有情有義!

我要代表廣大熱愛戲曲,尊重傳統藝術的觀眾們說一聲:五位年輕的發起人,你們辛苦啦!是你們的付出、你們的籌畫、你們的愛心,使我們欣賞到了這場獨特的視聽盛宴,品味到了老藝術家當年的風采,感受到了評劇的藝術魅力!

發起人看到了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凸現的巨大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擔起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舉全力、施良策眾籌了這場次演唱會,開展了這次搶救式的記錄工作,保證了評劇的原汁原味,體現了後人對傳統藝術的追尋與敬意!讓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非遺技藝、非遺項目能夠更有效的傳承、發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錄、保護、開發與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為他們這份責任、這份情懷、這份擔當點贊。

二、贊極好的呈現。

小編要為這些老演員們點贊!她們寶刀不老、藝韻猶存,她們精神矍鑠,老當益壯,懷著老藝術家的事業心、責任心,不顧個人利益、不顧身體安危,前來參加這樣的演出,讓我們敬重、讓我們佩服。

她們滿弓滿調、老腔老味的演唱,彰顯出老藝術家們深厚的功底:本溪的吳玉坤老師,是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夏青老師的門徒,演唱的評劇《桃花庵》中“一見藍衫”,聲情並茂,韻味悠長,將夏青老師的演唱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完美的發揮,讓在場的觀眾讚不絕口;八十四歲的筱佩珠老師,一句“搭調”,三次叫好聲,足見老師藝術的魅力;錦州評劇團86歲的陳桂秋老師,與筱佩珠師姐妹連袂出演老評劇《三節烈》“姐妹回話”一段,雖然是清唱,但現場氣氛濃厚,演唱的感染力極強,臺上台下互動,贏得了全場最多的掌聲,將演唱會推向高潮。

經典的作品是留得住、傳得開、走得遠的,精彩的唱段永遠是我輩學習的樣板,敬業的藝術家們永遠是我輩學習的榜樣!希望老藝術家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幸福綿長!

三、讚美好的未來。

一代代的評劇前輩們,一輩子隻做了“唱戲”這樣一件事,把評劇當做自己的生命,把畢生的經歷都獻給了評劇事業,這種對戲曲的忠誠和付出,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戲曲“後來人”。我們一定要把老藝術家的寶貴財富做為學習的榜樣,認真對待每一場戲、每一句唱、每一個表情。讓每位戲曲工作者戲品、人品更加爐火純青,讓戲曲藝術在中國戲劇的大路上勇往直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