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Yeelight姜兆寧:月出貨30萬,物聯網機遇成就第一智慧照明品牌

【摘要】國內首屈一指的智能燈具品牌Yeelight。

文丨王旭

2017年的物聯網市場的確發生很多變化, 隨著年末的到來, 這些變化正在逐步浮出水面, 剛剛結束不久的雲棲大會上, IoT已經儼然成為了一個顯著的話題, 無論是物聯網的標準、市場還是生態都在進一步發酵與整合, 2017年整個面向C端的物聯網產品也相繼出爐, 隨著家庭路由器和智慧音箱產品的相繼問世, 智慧組網以及語音控制等家庭跨平臺技術的演進, 智慧家居的新興產品將進一步獲得利好。 而就此, 眾視網AsiaOTT邀請了目前國內首屈一指的智慧燈具品牌Yeelight的CEO姜兆甯先生,

通過他們對目前市場的判斷, 來看未來IoT產業的發展趨勢。

智慧家居產品目前仍以短距離無線協議為主

隨著國內大力推動NB-IoT, 整個家庭互聯網領域也出現了是否要採用廣域低功耗網的建議?以NB為代表的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2G/3G/4G有其不受空間限制的優勢,

但同樣不免費是其硬傷, 而Wi-Fi/BLE等短距離無線協議, 雖然免費, 但在物聯網設備逐漸多起來之後, 可能會導致連接數不夠的情況。 那麼對於這樣的情況, Yeelight的CEO姜兆寧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Yeelight一直以來都是專注於家庭領域的物聯網終端設備提供商, 從一個家庭物聯網智慧設備的角度來看, 目前仍然以WiFi為主, 同時集成藍牙協議, 到明年開始, 低功耗藍牙5.0即將問世, 其將很大程度上延伸藍牙網路的發展, 同樣也將推動ZigBee協定。 NB-IoT的應用場景依然是路燈、交通等長期使用的設備, 費用是不可避免的硬傷, 老百姓可能很難認同。 隨著藍牙5.0之後, 智慧組網的出現, 將大大改善老年人與孩子的聯網難度,
同時手機也可以直接連接多個藍牙設備, 形成一個便捷統一的智慧型網路。

姜兆寧CEO強調, 技術本身是廠商與合作單位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廣大的智慧設備消費者不會對技術感到關心, 消費者的需求只是體驗和好用, 至於背後的生態、邏輯並不是消費者在意的範圍, 消費者只認可優質的產品, 關心產品的使用者體驗。 將關注點放在把產品做到極致, 才是智慧終端機廠商應該關心的問題。

“光”是剛需, 智慧照明是極具潛力的市場

物聯網的出現的確給用戶帶來了很多的變革, 從智慧燈光的角度也不外如是, 作為智慧照明的領導者, Yeelight的CEO姜兆寧認為, 人類對於光的需求是一個剛性需求, 永遠不需要擔心這樣的需求或許有一天不需要了,

所以, 把光做好其實是非常具有意義的一個工作。 LED的出現改變了原始的化學光源屬性, 將一個化工行業變成一個電子消費品的行業, 電子消費品注重的環節完全不同, 做工、外觀、性能、穩定性, 都是要考慮的環節, 尤其是目前“互聯網+”的產品, 聯網的穩定性和便利性就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如果將聯網速度提升, 降低掉線率以及無法回應的情況, 產品體驗就會大大提升。 其次, 關注平臺與設備的交互是否已經做到極致了, APP的操控可能未必是未來操控智慧終端機設備的最後形式, 在組網簡化、穩定、安全的條件下, 之後就是讓控制做到更加自然, 目前的家庭語音設備就大大拓展了照明聯網的理解, 通過海外亞馬遜Alexa生態整合的終端產品,
往往啟動率會提升十幾倍。

通過WiFi以及BLE連接的Yeelight智慧吸頂燈

智慧燈具的盈利模式依然以硬體為主

隨著物聯網環境的升溫, 整個智慧終端機及物聯網產業也逐步開始採用互聯網式的行銷模式, 從硬體銷售轉向服務收費, 那麼對於智慧燈具來說,互聯網的行銷模式是否受用?Yeelight姜兆甯總經理表示,智慧燈具和其他電子化的智慧設備產品不同,目前來看,能夠衍生出的增值服務與服務、管理、節能價值還不夠,不足以成為用戶的剛需,用戶更多的是關心智慧燈的外觀、使用便捷,這些是硬體的基本訴求與價值。所以智慧燈具可能在短期內還是需要從硬體銷售的角度去看待,以硬體產品行銷為主,服務是增強使用者粘性的附加值。

管道永遠優先選擇他們認為好的產品

Yeelight已經全面達成了管道合作資源,與京東、天貓等專賣店達成合作意向,而小米平臺也更是深度合作的公司,Yeelight在尋找管道的時候,同時管道也在尋找優質的終端產品,只有眼見為實,通過現場使用的體驗,真正讓管道滿意、讓用戶滿意,才能真正打通線下資源,實現產品商用。同時,Yeelight姜兆寧CEO也表示,運營商其實也是優質的管道合作資源,期待有一天與運營商能有合作空間的可能。

利用移動端以及觸摸操控的Yeelight多色彩床頭燈

智慧設備的互聯互通不能靠終端協定打通,語音或許是個選擇

那麼如何解決未來每一個終端產品都有一個APP進行操控的難題呢?姜兆寧CEO的結論是,通過語音的角度進行整合,從雲的角度進行整合,終端產品的確是個人做個人,很難從終端上實現生態的整合,底層協定可以不去在乎,未來急需要一種語音助手,能夠把啟動率打開,使用者通過語音上的操作也會更自然一點,因為智慧終端機產品始終要站在消費者角度去看待產品的設計,消費者如何做到爽,就怎麼做體驗,儘管曾經試驗過Yeelink平臺,但姜兆寧CEO卻表示,智慧家居應該弱化APP的作用,讓用戶做到更自然的體驗,把用戶粘性把握在手上。

月出貨量30萬台,致力於成為全球第一的智慧燈具品牌

目前Yeelight的出貨量已經達到月30萬台,僅次於國際領先的燈具巨頭飛利浦。之所以獲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整個公司的精誠團結,作為一家傳統終端與互聯網科技結合的企業,公司需要多個領域的跨界複合型人才,以實現高效分發和高效率交付,需要電信行業、軟體能力、硬體設計、照明專業等角度的專業能力,為此,Yeelight同時整合了哈曼、阿爾卡特、飛利浦、Orcale的複合型人才,打通電商專家服務以及銷售環節。力求在未來兩三年內,成為全球智慧照明第一品牌,目前來看,Yeelight品牌在市場佔有率上面已經取得了領先的地位。爭取在三年的時間內,Yeelight能夠鞏固全國第一的位置,在全球主要國家進行推廣,力爭成為全球第一的智慧照明品牌。

編輯:DVBCN 王超奇

那麼對於智慧燈具來說,互聯網的行銷模式是否受用?Yeelight姜兆甯總經理表示,智慧燈具和其他電子化的智慧設備產品不同,目前來看,能夠衍生出的增值服務與服務、管理、節能價值還不夠,不足以成為用戶的剛需,用戶更多的是關心智慧燈的外觀、使用便捷,這些是硬體的基本訴求與價值。所以智慧燈具可能在短期內還是需要從硬體銷售的角度去看待,以硬體產品行銷為主,服務是增強使用者粘性的附加值。

管道永遠優先選擇他們認為好的產品

Yeelight已經全面達成了管道合作資源,與京東、天貓等專賣店達成合作意向,而小米平臺也更是深度合作的公司,Yeelight在尋找管道的時候,同時管道也在尋找優質的終端產品,只有眼見為實,通過現場使用的體驗,真正讓管道滿意、讓用戶滿意,才能真正打通線下資源,實現產品商用。同時,Yeelight姜兆寧CEO也表示,運營商其實也是優質的管道合作資源,期待有一天與運營商能有合作空間的可能。

利用移動端以及觸摸操控的Yeelight多色彩床頭燈

智慧設備的互聯互通不能靠終端協定打通,語音或許是個選擇

那麼如何解決未來每一個終端產品都有一個APP進行操控的難題呢?姜兆寧CEO的結論是,通過語音的角度進行整合,從雲的角度進行整合,終端產品的確是個人做個人,很難從終端上實現生態的整合,底層協定可以不去在乎,未來急需要一種語音助手,能夠把啟動率打開,使用者通過語音上的操作也會更自然一點,因為智慧終端機產品始終要站在消費者角度去看待產品的設計,消費者如何做到爽,就怎麼做體驗,儘管曾經試驗過Yeelink平臺,但姜兆寧CEO卻表示,智慧家居應該弱化APP的作用,讓用戶做到更自然的體驗,把用戶粘性把握在手上。

月出貨量30萬台,致力於成為全球第一的智慧燈具品牌

目前Yeelight的出貨量已經達到月30萬台,僅次於國際領先的燈具巨頭飛利浦。之所以獲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整個公司的精誠團結,作為一家傳統終端與互聯網科技結合的企業,公司需要多個領域的跨界複合型人才,以實現高效分發和高效率交付,需要電信行業、軟體能力、硬體設計、照明專業等角度的專業能力,為此,Yeelight同時整合了哈曼、阿爾卡特、飛利浦、Orcale的複合型人才,打通電商專家服務以及銷售環節。力求在未來兩三年內,成為全球智慧照明第一品牌,目前來看,Yeelight品牌在市場佔有率上面已經取得了領先的地位。爭取在三年的時間內,Yeelight能夠鞏固全國第一的位置,在全球主要國家進行推廣,力爭成為全球第一的智慧照明品牌。

編輯:DVBCN 王超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