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巴黎被槍殺華人劉少堯一案 令法國浪漫之都治安遭反諷

旅法多年的劉少堯3月26日在巴黎家中被員警開槍射殺, 巴黎華人持續開展抗議員警不公執法的活動, 獲得法國社會廣泛關注和支持。 記者採訪中注意到, 巴黎華人奮起維權表明這一惡性事件加重了社會不安全感。

巴黎華人自發組織示威活動 視頻截圖

法律人士也提示, 對於法國民眾自發組織的示威活動, 華人群體應注意甄別, 堅持合法、理性。 不過事件再次凸顯法國警方效率低下、執法常存種族歧視等傾向。 不少僑領表示, 抗議集會是為了表達華人心聲, 敦促警方改善執法、杜絕歧視。

抗議:為了正當權利

華人活動還在繼續, 3月30日晚, 在巴黎市政廳廣場, 人們點燃蠟燭, 悼念亡者。 現場靜默, 一片肅然。 29日晚, 也是這裡, 記者看到, 200多名華人用蠟燭在地上擺出心形, 散發譴責員警暴力執法的傳單。 10時許, 一些年輕人將欄杆拉到廣場附近的行車道上,

員警隨後進行了清場。

儘管劉少堯在家中被員警槍擊身亡的事件已過去幾天, 記者通過與華人群體的接觸, 以及關注人們的社交媒體言論, 發現巴黎華人的不滿和譴責沒有平息。 巴黎華人的活動受到法國主流媒體普遍關注。 《費加羅報》《世界報》《新觀察家》週刊等主要報刊在官方網站刊發文字、圖片和視頻相配合的長篇報導, 法國新聞資訊電視臺和商業調頻電視臺多次滾動播出華人抗議事件。

記者注意到, 法媒對華人抗議活動的報導基調目前相對客觀:一是普遍報導警方“出於正當防衛而開槍”的說法存在爭議, 劉少堯家屬稱並無襲警行為;二是對於華人的抗議活動, 法媒既播放暴力衝突畫面, 也播放多位元華人接受採訪的視頻,

一些年輕華人用流利法語表達對安全生活的渴望和對員警暴力的譴責, 較具感染力地傳達了巴黎華人群體的心聲。

華人發出的抗議員警暴力的聲音獲得了法國民眾的支持。 記者在19區華人示威活動現場看到, 人群中法國居民隨處可見。 一位名叫約翰的法國大學生說:“我這是為了對死者的家屬表示支持, 也是為了呼籲解決法國的員警暴力問題。 多次發生的事件都說明員警暴力在法國應該得到根治。 ”

表達:為了不受歧視

這次事件的調查中, 不少華人對記者說:“員警進門根本不警告就直接開槍, 這樣的做法令我們感到很害怕。 ”然而, 更深層的原因在於, 法國員警長期以來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存在種族主義歧視傾向等問題令巴黎華人積怨已久。

一位在法國工作已有20年的華人認為, 確實存在部分員警歧視性執法的情況。 “我多次看到華人商店被搶被偷, 可是員警要麼不管, 要麼抓到人過幾天就放了, 根本無濟於事。 ”他說:“現在法國員警甚至開槍把人打死了。 這需要徹底調查。 ”

在社交網路上, 可看到很多譴責法國治安差、員警執法能力不足的言論。 巴黎第八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皮埃爾·皮卡爾說, 一些在法國的華僑華人成為種族主義的受害者, 他們由於習慣身帶現金而容易成為被侵犯的目標。 但偷盜搶劫者卻只受到較輕的懲罰, 這讓人感到警方沒有恪盡職守。

皮卡爾說:“華人一般不喜歡抗議或當眾表達意見,

當他們這樣做時, 意味著他們決心直面歧視, 表達正當訴求。 ”法國華人律師協會會長孫濤說, 從法律層面上, 劉少堯事件反映出, 在新的公共安全法框架下, 法國亟待完善員警執法細則, 加強對員警隊伍合理執法的培訓。

法國對於員警在執法中開槍射擊的限制原本是較嚴的。 但法國近年來治安狀況惡化, 反恐形勢嚴峻。 在這一背景下, 法國開始修改公共安全法, 新法於今年2月28日獲得議會通過。 “顯然, 劉少堯事件與員警開槍條件被放寬有直接聯繫。 ”孫濤說。 他表示, 新法修改後, 法國員警隊伍是否加強了對運用新法的培訓也是令人懷疑的。 據新華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