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時代 新征程丨“希望出臺更多公交優先政策”

北京的秋, 美得驚豔, 秋高氣爽, 盡是黃得透徹的葉子。

10月17日晚, 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 吳曉紅代表正在房間稍作休息。

這名來自長沙公交戰線的“老司機”告訴記者,

作為交通行業的一員, 她有一個心願, 一個代表普通老百姓的心願。 “希望交通越來越暢通, 出臺更多公交優先的政策, 開闢更多公交專用道, 為市民構建更安全快捷、方便舒適、綠色經濟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 ”

坐在高鐵上的吳曉紅代表對十九大充滿期待。

湖南日報記者 羅新國 攝

吳曉紅是湖南龍驤巴士有限責任公司八車隊的一名駕駛員, 談及此次赴京參加十九大的心情, 她覺得既激動又責任重大, 更多的還有期盼, “這五年來, 城市變化日新月異, 城市變大了, 變美了, 變強了。 市民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 不論是小汽車還是公車, 大都能禮讓行人、文明行車, 公車上的乘客能非常主動地給老年人讓座, 充分展現了長沙文明城市的形象, 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這個時代的美好。 ”

行駛百余萬公里保持“三無記錄”

十米車廂, 同一條線路, 吳曉紅駕駛著7路公車, 每天往返于長沙火車站與汽車南站之間, 這一干就是24年。

24年裡, 吳曉紅行駛逾120萬公里,

卻始終保持無交通事故、無違章行車、無服務投訴的“三無記錄”, 這在整個湖南公交司機圈內, 至今無人能破。

7路公交線途經五一大道、韶山路等長沙市內最繁華的路段。 這條線, 單程有30個公車站, 路上有31個紅綠燈, 哪個位置地面有坑, 哪個路口行人、車輛多, 甚至哪個岔路口可能隨時會“飆”出一輛電動車, 她都了然於心。

“公交司機肩負的是乘客的生命安全。 ”因此, 吳曉紅給自己定了安全訣竅, “坐上車就不去想什麼時候下班, 切記慢速, 規範行車, 不追不搶, 寧願晚點下班也不趕時間回家, 做到平平安安就行。

多年來決不開帶“病”車上路

1991年高中畢業的吳曉紅, 最嚮往的工作是當一名司機。 “當時覺得開車特別神氣, 尤其是女司機,

簡直太酷了。 ”於是, 她去公車駕駛技校念了兩年書。 1993年, 她如願成了長沙市7路公車的一名駕駛員。

誰料, 第一天出車, 吳曉紅就遭遇了車輛拋錨。 好強的她暗自下決心, 要學會修車。 以後的一年半時間裡, 她每天下班都跟車隊的修車師傅們去路上“撿車”, 對車輛的構造有了更深的認識。 她也從此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出車前必須進行例行檢查。

依次閃亮車燈、仔細觀察各部件啟動後的運行狀況、查看油箱、調修電路、清掃車廂……吳曉紅說, 雖然每個步驟都做了幾千遍, 但公車的安全關係到每個乘客, 每次都不能馬虎。 多年來, 吳曉紅決不開帶“病”車上線路運行, 也從不將毛病遺留給接班駕駛員, 保證車輛每天都能正常營運。

對待乘客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

為了給乘客營造一個方便、舒適的乘車環境, 吳曉紅還主動在車上放置了意見簿、常用藥品、備用雨傘、報紙、方便袋等便民小用具。 “別小看這些常用藥, 關鍵時刻它們能救乘客的命。 ”吳曉紅說, 夏天有人因高溫中暑, 暈倒在車廂內, 她趕緊把平時備好的霍香正氣水拿來;遇到心臟不舒服的老人乘車, 她立馬拿出救心丸給老人服下……

20多年的行車經驗使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服務方法:文明用語、微笑待人、平和心態、禮字當頭。 有老人獨自乘車時, 吳曉紅總要問清老人的下車地點, 到站提醒老人下車, 並叮囑老人注意安全, 等老人平穩下車後再關門起步。 凡是乘坐過吳曉紅的車的老人, 總要稱讚一句, 這個妹子心地好,對我們像對自家老人一樣關照。

吳曉紅看起來是一個柔弱的女子,個頭不到1.6米的她與扒手作鬥爭時的機智果敢令人佩服。2011年9月,正逢開學,一位中學生上了吳曉紅的車,學費被扒手偷了。吳曉紅知道後,根據平時的經驗,推測扒手還在車上。於是,她當機立斷停下車,用揚聲器大聲喊:“這裡有位學生的錢包不見了,裡面有他要交的學費,哪位乘客撿了請還給他。”連喊幾聲見車內沒反應,她就改口說:“誰拿了錢包,就請丟在地上,不然我就打110。”於是,她拿出手機準備撥號。這時,有人發現地上出現了錢包,經檢查分文不少。

至今,吳曉紅都非常熱愛這份工作,她說:“每天開同樣的線路,遇見不同的乘客,相比其他職業,我的崗位十分普通。但只要乘客認可,我的工作就有意義。”

記者:郭薇燦

這個妹子心地好,對我們像對自家老人一樣關照。

吳曉紅看起來是一個柔弱的女子,個頭不到1.6米的她與扒手作鬥爭時的機智果敢令人佩服。2011年9月,正逢開學,一位中學生上了吳曉紅的車,學費被扒手偷了。吳曉紅知道後,根據平時的經驗,推測扒手還在車上。於是,她當機立斷停下車,用揚聲器大聲喊:“這裡有位學生的錢包不見了,裡面有他要交的學費,哪位乘客撿了請還給他。”連喊幾聲見車內沒反應,她就改口說:“誰拿了錢包,就請丟在地上,不然我就打110。”於是,她拿出手機準備撥號。這時,有人發現地上出現了錢包,經檢查分文不少。

至今,吳曉紅都非常熱愛這份工作,她說:“每天開同樣的線路,遇見不同的乘客,相比其他職業,我的崗位十分普通。但只要乘客認可,我的工作就有意義。”

記者:郭薇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