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誰說小程式要取代APP?!它倆明明是好基友!

自小程式上線後, 因其無需下載、觸手可得、即用即走的特性, 很多人都覺得小程式會幹掉App, 所有它們是死對頭?

很多互聯網企業並不願意開發小程式, 即便開發一款小程式的成本很低, 他們也不願意, 主要原因是怕把小程式會分散公司的精力, 從而對長期運營的 App 造成不利的影響。

在目前嚴峻的互聯網環境, 這確實是一個難題, 一般企業做一款 App 都顯得力不從心, 如履薄冰, 再分散資源去運營一個前景未知的小程式, 聽著都像是一個很不靠譜的決定!

還有一種擔心是, 上線小程式後, 自家的App的卸載率飆升?所以說,

小程式與App是競爭關係了?

從長遠來看, 確實是;但從目前, 甚至未來的幾年內, 小程式與App應該是互補的關係, 用好運營技巧, 小程式就會為你的App添磚加瓦。

用差異化, 實施引導戰術

事實上, 從小程式發佈到現在, 我們發現, 小程式只適合快速操作且流程短的業務操作;根據這一特性, 就可以很容易的劃分業務及產品形態是否適合小程式。

舉個例子, 在摩拜還沒上線小程式之前, 使用者想要騎摩拜單車, 必須要下載 App, 才能進行後續操作。

但是, 從某種程度上講, 用戶是“懶”的, 而且下載幾十兆的 App 在沒有WiFi的情況下, 很多使用者都會猶豫;所以, 如此複雜的操作流程, 會擋住很大一部分的目標使用者。

後來, 摩拜上線小程式,

使用者只需用微信掃一下, 實名後支付押金即可騎走摩拜單車, 兩個月的時間就為摩拜帶來 5000 萬用戶轉化。

摩拜上線小程式後, 較之 App, 用戶少了最困難的下載環節, 減少了操作步驟, 自然就增加了用戶註冊。

摩拜單車官方宣佈, 3月底全面接入微信以來,

月活躍用戶量環比增速超過200%, 每日註冊使用者超過50%來自小程式。

還有一點很有趣, 因為小程式與App的體驗差異, 摩拜在上線小程式後, App的打開率和下載量急劇上升。

看看摩拜是怎麼做到的

摩拜單車結合小程式的特性, 以掃碼騎車為場景入口, 用戶用微信掃碼之後, 不需再下載安裝App, 即掃即用, 便捷又高效, 實現新用戶快速增長。

然後, 摩拜單車小程式又上線「全城找紅包」、「免費騎行」等活動, 進一步挖掘微信社交關係鏈傳播推廣, 推出騎行送紅包、轉發朋友圈免費騎行等, 進一步促進新用戶的迅速增長, 而且用戶活躍度也因為提升了不少。

在新用戶瞭解並習慣了摩拜單車的活性和玩法之後, 摩拜單車又把更多的玩法和優惠活動導向App, 且在App裡又增加了更多的運營手段。

舉個例子, 摩拜單車在App裡推出了「你陪我騎車, 我請你喝咖啡」的活動, 用戶發出邀請後, 好友打開介面即可開始, 兩人一起完成騎行任何後, 就可以得到買一贈一的咖啡券, 使用在App中可以在全國範圍的任意使用。

還有, 摩拜App上有一個「摩拜成就館」, 可以根據每個使用者的騎行頻率、習慣贈送省時幣、環保幣、健康幣等, 可用於換取免費騎行, 美團外賣券等權益, 增加用戶粘性的同時, 也增加了用戶對平臺的忠誠度。

所以, 在摩拜的運營策略裡, 小程式無疑是負責拉新的, 而摩拜App則是負責留存, App用豐富的玩法和運營手段, 將新用戶牢牢綁在自己的平臺上。

在摩拜的手裡, 小程式與 App 分工明確, 一起努力達到了共同富裕。

所以, 小程式與 App, 也可以是無死角互補的兄弟, 就看你怎麼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