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出土永樂官窯瓷器,非常珍貴,值得學習!

明永樂甜白釉盤口獸耳長頸瓶

明永樂甜白釉三壺連通器

明永樂甜白釉四系矮壺

明永樂甜白釉爵

明永樂甜白釉素面雙環耳珠頂蓋皿

明永樂甜白釉折肩深腹執壺

明永樂甜白釉錐花僧帽壺

明永樂甜白釉錐花雲龍紋梨形壺

明永樂白釉軍持

明永樂白釉八方燭臺

明永樂礬紅雲鳳紋碗

明代永樂白釉執壺

“官窯”就是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廠,而景德鎮官窯集中了從元代至清代最優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燒造出了當時世界最高水準的瓷器。

在中國五千年的陶瓷發展史上,景德鎮明代官窯瓷器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其中永樂的甜白、宣德的青花、成化的鬥彩精美絕倫,代表了明代官窯瓷器的最高成就。

這批稀世遺珍,是窯址出土物,因年代可靠,學術價值高,享有最權威的斷代尺規,為我們廣大古代陶瓷集藏愛好者及鑒賞投資人士提供了最為可靠的物證資料。

這些瓷器全都是景德鎮珠山官窯遺址出土的“明三代”落選官窯瓷器貢品碎片,經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復後的稀世遺珍,雖殘卻能代表明代官窯瓷器的最高水準和真實面貌。

今天展示永樂瓷。

明代永樂白釉單把四系壺

明代永樂(1403~1424)皇帝朱棣當政22年,政局穩定,經濟發展,他推行節儉的政策,規定宮廷日常生活不准使用金銀器,這極大地推動了官窯瓷器的生產。遷都北京後,南京作為陪都,兩京宮廷所需瓷器大增,客觀上促進了瓷業的發展。

朱棣是一個儀錶堂堂而又講究生活細節的人。他衣冠整齊,一絲不苟,為防弄亂鬍鬚,甚至在睡覺時會戴上鬍鬚護套。

在瓷器製作上,要求精益求精,器物製作必須輕薄規整,不許馬虎。因此,永樂時期的瓷器製作可以說是明代最規整美觀的,並以生產瓷胎細白,瓷釉呈半木光,溫潤而又莊重,精細而又含蓄的“甜白釉”白瓷最為著名。

明代永樂白釉軍持 高20.9釐米

1983年出土於珠山。器身成梨形,下腹部有凸弦紋三道。唇口小頸,流細而長,流口飾凸起弦紋三道。圈足內有不勻的刷釉痕。器座為由下而上的多級檯面,其與器身連接處為一中空的球狀凸起物。

明代永樂白釉梅瓶

明代永樂白釉浮雕蓮瓣紋束腰三足座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當時政局穩定,經濟發展,大大推動了制瓷工藝的進步,使其在繼承元瓷工藝的基礎上,又不斷有所創新。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佔有特殊的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並廣泛影響於後世。

1983年出土於珠山。通體施甜白釉。器口作平底折腰盤。盤口飾雙珠一圈,盤外高浮雕仰蓮三層簇擁,束腰部飾浮雕纏枝花,底座檯面繞以浮雕覆蓮兩圈。下部邊口作凸線捲曲牙子紋,三足作雲頭式折而外轉。其口部的一圈雙珠尚有元瓷裝飾的遺風,而一器裝飾變形蓮瓣達五層之多,當與永樂時宮中崇尚佛教有關。該器造型莊重、別致、構思精巧,是一件受石刻影響的陶瓷珍品。

明代永樂白釉三壺連通器

1983年出土於珠山。該器造型奇特。口作杯狀,杯底有花形篩孔,通過頸部的內管及其下的三扁管與三個帶圈足的球狀皿相連通。頸之外層以鏤空花紋為飾,器身飾凸起的弦紋七道,其間錐刻阿拉伯鏨金紋樣。從斷面觀察,除了三個球狀皿的下半截為輪制旋削成型外,其餘部分均採用模印分段黏接而成(其轉折接合處作子母口),故部件多,結構複雜,成型難度大,當年成品率不會太高。

明代永樂白釉單把罐

明代永樂白釉金彩花卉紋斂口缽

明代永樂白釉八方燭臺

明代永樂白釉錐花僧帽壺

明代永樂白釉雙耳扁壺

明代永樂白釉盤口獸耳頸瓶

明代永樂白釉荷葉蓋罐

明代永樂白釉爵

口徑15.2釐米,高11.2釐米

1983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據宋人朱熹撰《紹熙州縣釋儀圖》謂;爵的舟形口較尖的一端為“尾”,較圓的一端為“流”,口沿上的一對角形物為“柱”,腹的小環名“鋬”。該器口若舟,舟形口沿上著一對短柱,流短而圓,尾較細尖長,腹圓而淺,底似斧,有三足,外腹下部有一接頭即弦紋一周,腹外一側有一半圓形鋬,器內外均滿施甜白釉,僅平底無釉,底心有支燒痕。

明代永樂白釉四系矮壺

口徑17.8釐米,足徑16釐米,高17.8釐米

1983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身矮腹豐,直口平肩,肩部有四系,流較粗短高過瓶口,淺圈足,足外撇,通體無紋飾,施甜白釉。其造型飽滿,容量大。

明代永樂釉裡紅雲龍紋梨形壺

口徑4釐米,足徑5.6釐米,高12.6釐米

198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壺身作梨形,圓口,珠頂蓋,彎曲流,蓋沿與柄的上端各有一小系,圈足外高內淺且微外撇。壺身以釉裡紅繪雙龍戲珠,其間飾十四朵小祥雲,腹下部與蓋均飾變形蓮瓣一周,蓋頂繪成花蕾狀,流兩側與足壁繪有卷草。

明代永樂紅地白雲龍紋高足碗

明代永樂綠地醬彩龍紋碗

口徑10.2釐米,足徑4.3釐米,高5.4釐米

198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碗內壁及圈足內施白釉,外壁繪醬彩雙龍戲珠及變形蓮瓣一圈。此碗為高溫燒成後在外壁露白處填以低溫鉛綠彩,在經低溫[700--800]攝氏度焙燒而成。集高,低溫彩飾于一身,開啟了宣德青花填黃,青花(礬)紅裝飾的先河。

明代永樂青花折枝花卉紋蓋皿

口徑21.8釐米,足徑16.7釐米,高14釐米

199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唇口, 鼓腹,矮圈足,蓋作子口式,寶珠頂。蓋面及器腹部各繪折枝花卉六朵。

明代永樂釉裡紅梅竹紋筆盒

長31.8釐米,寬7.2釐米,高8.2釐米

198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子母口,平底,底部無釉。盒分隔成三格。盒蓋與蓋內均施滿釉。蓋面繪釉裡紅梅竹紋,側面繪纏枝花。盒身外壁繪纏枝蓮。傳世之瓷筆盒,最早為宣德青花器。宣德器蓋內繪有折枝花,此盒蓋內素面無紋飾。其盒內之分隔形式與此亦稍有不同。此件不僅年代尚早於宣德器,且為釉裡紅裝飾,為僅見的永樂孤品,亦為宣德青花筆盒的祖本。

明代永樂青花開光龍紋執壺

明代永樂青花松樹小景紋大盤

明代永樂青花六出開光蓮花紋花口折沿大盤

口徑40.5釐米,足徑23.7釐米,高7釐米。199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折沿,菱口,孤壁起棱,矮圈足,白砂底。白釉泛青。盤心六出開光繪枝蓮花。內壁均勻繪十二朵折枝四季花卉,內折沿飾一周纏枝蓮紋,外壁繪折枝蓮及靈芝。青花呈灰藍,並有黑色結晶斑點。

明代永樂青花瓜瓞紋折沿盤

口徑33.6釐米,足徑20.5釐米,高6.5釐米。199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敞口,寬折沿,淺弧壁,矮圈足外撇,白砂底,胎較厚,白釉泛青。盤心繪一瓜瓞。內壁以蓮花。茶花。月季。石榴。芍藥。牡丹等組成一周纏枝花卉,內口沿飾江芽海水紋一周,外壁繪折枝石榴。葡萄。荔枝。桃。櫻桃。白果等瑞果紋。青花色淡優雅。此器所繪瓜果豐富生動,盤心繪兩個西瓜蔓葉相掩,植于園地,外壁飾四季鮮果,給人以濃郁的自然意趣。

明代永樂青花並蒂蓮花紋折沿大盤

明代永樂青花牡丹紋折沿大盤

明代永樂青花海浪白龍紋敞足梅瓶

明代永樂青花折枝花卉紋直口大碗

明代永樂青花荔枝紋窩盤(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復)

口徑29釐米,足徑20釐米,高5.5釐米

199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斂口,淺弧壁,矮圈足,白砂底。盤心繪一株地上的荔枝,內壁飾纏枝花卉,內口沿飾纏枝卷草一周,外壁飾纏枝蓮。石榴等花卉。

明代永樂青花海水龍紋爵、歇爵山盤

明代永樂青花菊紋執壺

明代永樂青花折枝秋葵紋玉壺春瓶

明代永樂青花纏枝蓮花紋玉壺春瓶

明代永樂青花釉裡紅海獸紋高足碗

口徑15釐米,足徑4.5釐米,高10.6釐米

1999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侈口,曲壁,柱狀足,足中空,施白釉,外壁寶石藍釉,飾釉裡紅趕珠龍紋兩條。內壁白釉,印趕珠龍紋兩條。

明代永樂內紅釉外釉裡紅點彩紋碗

明代永樂紅釉高足碗

口徑5.3釐米,足徑4.3釐米,高10.7釐米

1993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侈口,淺弧壁,柱狀足微外撇,內中空,飾白釉,內外通體施紅釉,內壁隱隱可見印有雙龍紋飾,碗心印有“永樂年制”四字雙篆書款。由於紅釉在燒成過程中的特殊原因,碗心所書“永樂年制”篆書款特別清晰,是迄今為止高足碗中紀年銘文最清晰的一件,彌足珍貴。

明代永樂黑釉雙耳三足爐

口徑12.8釐米,高11.6釐米

1999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底層。折沿,鼓腹,雙魚形耳,三足。外壁通體施黑釉,內壁澀胎。腹刻白書;“永樂二十一年歲次癸卯”,吉日喜舍湖坑大橋求”從器物形制與刻書內容來看,應為祭祀用器。

明永樂白釉浮雕蓮瓣紋束腰三足座

明永樂綠地醬彩龍紋小碗

明永樂金彩花口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並蒂蓮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八出開光葡萄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纏枝菊紋小碗

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罐

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小碗

明永樂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窩盤

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明永樂青花瓜瓞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梵文大勺

明永樂青花湖石雞冠花紋大窩盤

明永樂青花菊紋執壺

1994年出土於珠山東門頭。束頸,鼓腹,獸形腿,頸部飾以鼓釘,雙耳呈"S"形,耳與腹部連接處飾有朵雲狀雕件。通體繪青花山石海水。該器造型雄偉,海浪紋氣勢磅礴。

明永樂青花開光葡萄紋花口折沿杯托

明永樂青花開光花果紋執壺

明永樂青花海浪白龍紋撇足梅瓶

明永樂青花開光雙桃紋執壺

明永樂青花荔枝紋窩盤

明永樂青花葡萄紋窩盤

明永樂青花雙桃紋窩盤

明永樂青花雙桃紋小碗

明永樂青花松樹小景窩盤

明永樂青花伊斯蘭花紋雙耳扁壺

明永樂青花六出開光蓮花紋花口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釉裡紅海浪三魚紋高足杯

明永樂青花釉裡紅海獸紋高足碗

明永樂青花雲龍紋爵

明永樂青花雲鳳紋高足碗

明永樂青花雲龍紋直口碗

明永樂青花折枝茶花紋雙耳扁壺

明永樂青花折枝菊花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折枝花卉紋蓋皿

明永樂青花折枝靈芝紋花口杯

明永樂青花折枝蓮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折枝秋葵紋玉壺春瓶

明永樂青花折枝花卉紋直口碗

明永樂甜白釉錐花雲龍紋罐

明永樂鮮紅地白雲龍紋大碗

明永樂鮮紅釉碗

明永樂釉裡紅梅竹紋筆盒

明永樂釉裡紅地白龍紋高足碗

明永樂影青刻海浪青花龍紋罐

明永樂錐花紅地綠龍紋小盤

明永樂錐花黃地綠龍紋小盤

明永樂仿龍泉青釉淨瓶

明永樂黑釉四方蓋盒

明永樂紅地白龍紋梨形壺

明永樂黃地錐綠龍紋梨形壺

明永樂醬彩雲龍紋碗

明永樂綠彩靈芝竹葉紋器托

明永樂白釉八方燭臺

明永樂礬紅雲鳳紋碗

明代永樂白釉執壺

“官窯”就是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廠,而景德鎮官窯集中了從元代至清代最優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燒造出了當時世界最高水準的瓷器。

在中國五千年的陶瓷發展史上,景德鎮明代官窯瓷器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其中永樂的甜白、宣德的青花、成化的鬥彩精美絕倫,代表了明代官窯瓷器的最高成就。

這批稀世遺珍,是窯址出土物,因年代可靠,學術價值高,享有最權威的斷代尺規,為我們廣大古代陶瓷集藏愛好者及鑒賞投資人士提供了最為可靠的物證資料。

這些瓷器全都是景德鎮珠山官窯遺址出土的“明三代”落選官窯瓷器貢品碎片,經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復後的稀世遺珍,雖殘卻能代表明代官窯瓷器的最高水準和真實面貌。

今天展示永樂瓷。

明代永樂白釉單把四系壺

明代永樂(1403~1424)皇帝朱棣當政22年,政局穩定,經濟發展,他推行節儉的政策,規定宮廷日常生活不准使用金銀器,這極大地推動了官窯瓷器的生產。遷都北京後,南京作為陪都,兩京宮廷所需瓷器大增,客觀上促進了瓷業的發展。

朱棣是一個儀錶堂堂而又講究生活細節的人。他衣冠整齊,一絲不苟,為防弄亂鬍鬚,甚至在睡覺時會戴上鬍鬚護套。

在瓷器製作上,要求精益求精,器物製作必須輕薄規整,不許馬虎。因此,永樂時期的瓷器製作可以說是明代最規整美觀的,並以生產瓷胎細白,瓷釉呈半木光,溫潤而又莊重,精細而又含蓄的“甜白釉”白瓷最為著名。

明代永樂白釉軍持 高20.9釐米

1983年出土於珠山。器身成梨形,下腹部有凸弦紋三道。唇口小頸,流細而長,流口飾凸起弦紋三道。圈足內有不勻的刷釉痕。器座為由下而上的多級檯面,其與器身連接處為一中空的球狀凸起物。

明代永樂白釉梅瓶

明代永樂白釉浮雕蓮瓣紋束腰三足座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當時政局穩定,經濟發展,大大推動了制瓷工藝的進步,使其在繼承元瓷工藝的基礎上,又不斷有所創新。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佔有特殊的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並廣泛影響於後世。

1983年出土於珠山。通體施甜白釉。器口作平底折腰盤。盤口飾雙珠一圈,盤外高浮雕仰蓮三層簇擁,束腰部飾浮雕纏枝花,底座檯面繞以浮雕覆蓮兩圈。下部邊口作凸線捲曲牙子紋,三足作雲頭式折而外轉。其口部的一圈雙珠尚有元瓷裝飾的遺風,而一器裝飾變形蓮瓣達五層之多,當與永樂時宮中崇尚佛教有關。該器造型莊重、別致、構思精巧,是一件受石刻影響的陶瓷珍品。

明代永樂白釉三壺連通器

1983年出土於珠山。該器造型奇特。口作杯狀,杯底有花形篩孔,通過頸部的內管及其下的三扁管與三個帶圈足的球狀皿相連通。頸之外層以鏤空花紋為飾,器身飾凸起的弦紋七道,其間錐刻阿拉伯鏨金紋樣。從斷面觀察,除了三個球狀皿的下半截為輪制旋削成型外,其餘部分均採用模印分段黏接而成(其轉折接合處作子母口),故部件多,結構複雜,成型難度大,當年成品率不會太高。

明代永樂白釉單把罐

明代永樂白釉金彩花卉紋斂口缽

明代永樂白釉八方燭臺

明代永樂白釉錐花僧帽壺

明代永樂白釉雙耳扁壺

明代永樂白釉盤口獸耳頸瓶

明代永樂白釉荷葉蓋罐

明代永樂白釉爵

口徑15.2釐米,高11.2釐米

1983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據宋人朱熹撰《紹熙州縣釋儀圖》謂;爵的舟形口較尖的一端為“尾”,較圓的一端為“流”,口沿上的一對角形物為“柱”,腹的小環名“鋬”。該器口若舟,舟形口沿上著一對短柱,流短而圓,尾較細尖長,腹圓而淺,底似斧,有三足,外腹下部有一接頭即弦紋一周,腹外一側有一半圓形鋬,器內外均滿施甜白釉,僅平底無釉,底心有支燒痕。

明代永樂白釉四系矮壺

口徑17.8釐米,足徑16釐米,高17.8釐米

1983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身矮腹豐,直口平肩,肩部有四系,流較粗短高過瓶口,淺圈足,足外撇,通體無紋飾,施甜白釉。其造型飽滿,容量大。

明代永樂釉裡紅雲龍紋梨形壺

口徑4釐米,足徑5.6釐米,高12.6釐米

198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壺身作梨形,圓口,珠頂蓋,彎曲流,蓋沿與柄的上端各有一小系,圈足外高內淺且微外撇。壺身以釉裡紅繪雙龍戲珠,其間飾十四朵小祥雲,腹下部與蓋均飾變形蓮瓣一周,蓋頂繪成花蕾狀,流兩側與足壁繪有卷草。

明代永樂紅地白雲龍紋高足碗

明代永樂綠地醬彩龍紋碗

口徑10.2釐米,足徑4.3釐米,高5.4釐米

198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碗內壁及圈足內施白釉,外壁繪醬彩雙龍戲珠及變形蓮瓣一圈。此碗為高溫燒成後在外壁露白處填以低溫鉛綠彩,在經低溫[700--800]攝氏度焙燒而成。集高,低溫彩飾于一身,開啟了宣德青花填黃,青花(礬)紅裝飾的先河。

明代永樂青花折枝花卉紋蓋皿

口徑21.8釐米,足徑16.7釐米,高14釐米

199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唇口, 鼓腹,矮圈足,蓋作子口式,寶珠頂。蓋面及器腹部各繪折枝花卉六朵。

明代永樂釉裡紅梅竹紋筆盒

長31.8釐米,寬7.2釐米,高8.2釐米

198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子母口,平底,底部無釉。盒分隔成三格。盒蓋與蓋內均施滿釉。蓋面繪釉裡紅梅竹紋,側面繪纏枝花。盒身外壁繪纏枝蓮。傳世之瓷筆盒,最早為宣德青花器。宣德器蓋內繪有折枝花,此盒蓋內素面無紋飾。其盒內之分隔形式與此亦稍有不同。此件不僅年代尚早於宣德器,且為釉裡紅裝飾,為僅見的永樂孤品,亦為宣德青花筆盒的祖本。

明代永樂青花開光龍紋執壺

明代永樂青花松樹小景紋大盤

明代永樂青花六出開光蓮花紋花口折沿大盤

口徑40.5釐米,足徑23.7釐米,高7釐米。199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折沿,菱口,孤壁起棱,矮圈足,白砂底。白釉泛青。盤心六出開光繪枝蓮花。內壁均勻繪十二朵折枝四季花卉,內折沿飾一周纏枝蓮紋,外壁繪折枝蓮及靈芝。青花呈灰藍,並有黑色結晶斑點。

明代永樂青花瓜瓞紋折沿盤

口徑33.6釐米,足徑20.5釐米,高6.5釐米。199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敞口,寬折沿,淺弧壁,矮圈足外撇,白砂底,胎較厚,白釉泛青。盤心繪一瓜瓞。內壁以蓮花。茶花。月季。石榴。芍藥。牡丹等組成一周纏枝花卉,內口沿飾江芽海水紋一周,外壁繪折枝石榴。葡萄。荔枝。桃。櫻桃。白果等瑞果紋。青花色淡優雅。此器所繪瓜果豐富生動,盤心繪兩個西瓜蔓葉相掩,植于園地,外壁飾四季鮮果,給人以濃郁的自然意趣。

明代永樂青花並蒂蓮花紋折沿大盤

明代永樂青花牡丹紋折沿大盤

明代永樂青花海浪白龍紋敞足梅瓶

明代永樂青花折枝花卉紋直口大碗

明代永樂青花荔枝紋窩盤(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復)

口徑29釐米,足徑20釐米,高5.5釐米

1994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斂口,淺弧壁,矮圈足,白砂底。盤心繪一株地上的荔枝,內壁飾纏枝花卉,內口沿飾纏枝卷草一周,外壁飾纏枝蓮。石榴等花卉。

明代永樂青花海水龍紋爵、歇爵山盤

明代永樂青花菊紋執壺

明代永樂青花折枝秋葵紋玉壺春瓶

明代永樂青花纏枝蓮花紋玉壺春瓶

明代永樂青花釉裡紅海獸紋高足碗

口徑15釐米,足徑4.5釐米,高10.6釐米

1999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侈口,曲壁,柱狀足,足中空,施白釉,外壁寶石藍釉,飾釉裡紅趕珠龍紋兩條。內壁白釉,印趕珠龍紋兩條。

明代永樂內紅釉外釉裡紅點彩紋碗

明代永樂紅釉高足碗

口徑5.3釐米,足徑4.3釐米,高10.7釐米

1993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地層。侈口,淺弧壁,柱狀足微外撇,內中空,飾白釉,內外通體施紅釉,內壁隱隱可見印有雙龍紋飾,碗心印有“永樂年制”四字雙篆書款。由於紅釉在燒成過程中的特殊原因,碗心所書“永樂年制”篆書款特別清晰,是迄今為止高足碗中紀年銘文最清晰的一件,彌足珍貴。

明代永樂黑釉雙耳三足爐

口徑12.8釐米,高11.6釐米

1999年出土於珠山永樂底層。折沿,鼓腹,雙魚形耳,三足。外壁通體施黑釉,內壁澀胎。腹刻白書;“永樂二十一年歲次癸卯”,吉日喜舍湖坑大橋求”從器物形制與刻書內容來看,應為祭祀用器。

明永樂白釉浮雕蓮瓣紋束腰三足座

明永樂綠地醬彩龍紋小碗

明永樂金彩花口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並蒂蓮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八出開光葡萄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纏枝菊紋小碗

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罐

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小碗

明永樂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窩盤

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明永樂青花瓜瓞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梵文大勺

明永樂青花湖石雞冠花紋大窩盤

明永樂青花菊紋執壺

1994年出土於珠山東門頭。束頸,鼓腹,獸形腿,頸部飾以鼓釘,雙耳呈"S"形,耳與腹部連接處飾有朵雲狀雕件。通體繪青花山石海水。該器造型雄偉,海浪紋氣勢磅礴。

明永樂青花開光葡萄紋花口折沿杯托

明永樂青花開光花果紋執壺

明永樂青花海浪白龍紋撇足梅瓶

明永樂青花開光雙桃紋執壺

明永樂青花荔枝紋窩盤

明永樂青花葡萄紋窩盤

明永樂青花雙桃紋窩盤

明永樂青花雙桃紋小碗

明永樂青花松樹小景窩盤

明永樂青花伊斯蘭花紋雙耳扁壺

明永樂青花六出開光蓮花紋花口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釉裡紅海浪三魚紋高足杯

明永樂青花釉裡紅海獸紋高足碗

明永樂青花雲龍紋爵

明永樂青花雲鳳紋高足碗

明永樂青花雲龍紋直口碗

明永樂青花折枝茶花紋雙耳扁壺

明永樂青花折枝菊花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折枝花卉紋蓋皿

明永樂青花折枝靈芝紋花口杯

明永樂青花折枝蓮紋折沿盤

明永樂青花折枝秋葵紋玉壺春瓶

明永樂青花折枝花卉紋直口碗

明永樂甜白釉錐花雲龍紋罐

明永樂鮮紅地白雲龍紋大碗

明永樂鮮紅釉碗

明永樂釉裡紅梅竹紋筆盒

明永樂釉裡紅地白龍紋高足碗

明永樂影青刻海浪青花龍紋罐

明永樂錐花紅地綠龍紋小盤

明永樂錐花黃地綠龍紋小盤

明永樂仿龍泉青釉淨瓶

明永樂黑釉四方蓋盒

明永樂紅地白龍紋梨形壺

明永樂黃地錐綠龍紋梨形壺

明永樂醬彩雲龍紋碗

明永樂綠彩靈芝竹葉紋器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