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是幫助還是傷害?英國人捐出的二手衣去哪了?

不少人將家中不穿的衣物丟進回收箱中, 或是捐給回收機構。 但是, 衣物被回收之後的旅程, 有多少人想過又有多少人知道呢?紀錄片《你的二手衣去哪了》就以二手衣的旅程為題, 帶領觀眾走進不為人知的英國二手衣故事。

你捐出的是善意, 到當地成了另外的風景

在英國, 每年都有數量龐大的過時衣物被賤價拋售, 也有許多人將家中衣物捐給慈善機構。 這些衣物被回收後, 只有相當小部分可以進入二手商店販售, 絕大多數都以相當低廉的價格賣給回收公司, 這些衣物被收購後, 很快的會漂洋過海,

被轉賣給遠在大西洋南邊的非洲國家, 而迦納就是許多二手衣的最後目的地。

迦納當地的批發商與英國貿易公司合作, 將大批的二手衣物進口到迦納。 因為價格比全新品便宜許多, 同樣50迦納幣, 全新襯衫只能買兩件, 二手衣物可以買一整袋,

因此大受當地人歡迎。

這些來自歐美國家的二手衣物, 在迦納當地被稱為“obroni wawu”也就是“白人死者的衣物”。 衣物進入當地後, 會先依照狀況被分成不同等級, 有牌子的狀況好的是最高級;稍微有瑕疵的是次級;最差的就是第三級。 依照不同等級, 衣物會在不同地方販售, 高級的在店面或是市場, 第三級的則會被運至鄉下, 以極低廉的價格賣給當地人。

二手衣物在迦納相當普遍, 連婚紗都可以是二手。

二手衣物取代了本土成衣業, 也取代了當地傳統文化

但是二手衣物帶給迦納的不僅僅是低廉的衣物, 更嚴重地影響了當地的成衣產業和傳統文化。 迦納的傳統服飾大幅衰退, 只剩下喪禮服飾不至於被西方衣物取代。 而成衣廠倒閉, 讓當地人經濟更加弱勢, 更負擔不起全新的衣物, 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迦納當地的傳統布料, 在二手衣物的衝擊下, 已經越來越少人會穿, 也較難負擔這樣的價格。

無止盡的捐助, 真的能夠幫助到窮人嗎?

最諷刺的是, 這些衣服從孟加拉的窮人手中被製作出來, 以高價賣給西方消費者。 然後捐給慈善團體, 希望能幫助窮人, 但真正的窮人在當地卻還要花另外一筆錢來“買”這些被“捐”的衣服, 然後賣衣服的錢被慈善團體拿去, 再用來幫助窮人, 可以說是全球化底下商品經濟的縮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