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越來越多的人自願加班,到底圖啥?

工作和生活從來就沒有特別明確的界限, 很多員工會吐槽公司經常加班, 表示不滿。 很多老闆也希望員工能多加班, 泡在工作上。 其實加班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去思考加班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在一份工作中能夠學習到提升自己技能, 並且獲得成就感和快樂。 那麼, 到底該不該加班的問題就不存在了。

前陣子, 有篇文章, 叫做《對員工寬容的公司, 都死掉了》, 轉得很火。

可能有些朋友已經看過了, 這裡還是簡單介紹下大意:

企業要做大, 就要有狼性, 提倡加班、奮鬥, 提倡同甘共苦。 寬容者死, 不寬容者生。

文章出來之後, 朋友圈裡有不少創業者轉發, 有支持的, 也有反對的。

也陸陸續續有朋友問我:怎麼看?年輕人究竟應不應該加班?

我想先講講自己的經歷。

去年, 朋友圈流傳著一個段子。 標題叫做:如何用一年的時間, 獲得三年的工作經驗?

點開, 就兩個大字:加班。

很多人覺得搞笑, 但是, 這的確說中了我的經歷。

我的第一份工作, 是在一家還不錯的數字行銷公司做創意。 第一天上班就被鎮住了:規定的下班時間是7點, 到了7點沒人動, 直到9點才陸陸續續有人下班。

剛入職一個月, 有一次, 加班到10點多, 把客戶要的方案做完, 發給AE, 匆忙收拾東西下班。

當時住得比較遠, 地鐵快停運了, 於是打車回去, 差不多要20分鐘。

快到樓下, 手機震了一下,

AE說:客戶又變了, 辛苦你改一下, 改完就好了。

我在車裡沉默了半晌, 對司機說:師傅, 麻煩您開回去, 到剛才上車的地方。

這很可怕嗎?一點也不。 因為, 在後面的日子裡, 這種情況, 簡直就是常態。

尤其在比稿的時候, 連續一個星期熬夜到3點, 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 那幾年, 幾乎都沒怎麼出門 —— 週末能睡覺就不錯了, 誰願意出門啊。

後來, 跳槽到互聯網, 進了一家創業公司。 不但沒有改觀, 反而更可怕。

做數字行銷時, 雖然工作量大, 但好歹手上只有兩個客戶, 事情還比較順, 慢慢的就適應了。 但在這家公司, 手頭上同時跟著3-5個專案是常事。

你要不斷地在項目之間來回切換, 記住所有的細節和條縷。

這不但會榨幹時間, 還會榨幹你的腦力。

所以, 那段時間, 自學了大量專案管理的的知識和實踐, 就是為了能夠管好團隊和多線項目。

直到現在, 我的生活作息都很不健康, 社群裡的朋友都知道, 我基本很少在2點前睡覺, 一般都要到3點。 為什麼?就是一直以來的習慣造成的。

但是, 也因為大量的加班, 我積累到的經驗, 經手過的項目, 比起別人, 要多一半以上。

在這些項目經驗中, 獲得的思考、洞察和試錯的機會, 更是難以替代的寶貴財富。

如果說我跟同齡人相比, 稍微有一點優勢的話, 都歸功於這種高速運轉的工作狀態。

所以, 和一些線上認識的朋友見面時, 他們都會有點吃驚。 因為我看起來, 比他們想像的, 要年輕一點。

他們會問我:你是如何擁有那麼多的經驗,

寫出那些文章的?

每每這種時候, 我就會告訴他們:加班加出來的。

我說了這麼多, 是想表達什麼呢?是想告訴你”加班很好, 你應該加班嗎?

當然不是。

因為, “應不應該加班”這個問題本身, 就是沒有意義的。

這個問題, 不應該去問任何人, 而應該問自己。

“應不應該加班”並不重要, “能否高效完成工作”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麼呢?

是你希望從這份工作中得到什麼東西。 這才是你判斷“要不要加班”的唯一標準。

人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就是清醒的自我認識。 但這卻也是最困難的。

我前面講的經歷, 都是在說加班的好處 —— 但這些好處是怎麼來的呢?是因為加班嗎?

不是。 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從數字行銷出來之後, 考慮轉行的那陣子,

有過一段時間, 在思考後面的職業規劃。

為什麼後來選擇了互聯網?就是因為, 我發現, 自己喜歡的是高節奏、高效率、快速回應和行動的工作模式 —— 因此, 我不可能去傳統企業, 因為它們在我看來, 太慢了。

所以, 加班也好, 學習也好, 乃至成長、自我提升 —— 這些東西, 本來就不需要去堅持, 因為它們本來就是我所傾向的東西。

也就是說, 加班不是一種外界的壓力, 而是我達成目標的一種方式。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

不要去考慮“要不要加班”, 而應該去考慮“我想要什麼”, 然後, 再看看“加班”這個方法, 在不在達成目標的必經之路上。

有個朋友跟我聊過一個故事。

他們公司的CEO, 曾經到矽谷學習過, 回來後, 在公司裡推行過一段時間的“彈性工作制”:不追求績效, 不打卡,不加班,員工自行提交目標,並對工作負責。

我問他:後來怎麼樣了。

他說:倒是沒有死,只不過過了半年,老闆又悄悄改回了原來的模式,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

這種現象非常常見。為什麼許多國外的企業,能夠做到“靈活”、“彈性”、“人性化”,但國內的企業,卻不得不用高壓的政策和制度,推著員工前進,強迫員工加班?

是因為國內員工的素質不如國外嗎?當然不是。

本質上,是因為這些企業管理者,忽略了極其重要的一點:認同。

我在幾門管理課程中,都多次強調過:組建團隊做項目,最最重要的,不是能力,也不是經驗,而是看員工對團隊的目標是否認同,是否願意為專案貢獻力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目標。可能是升職加薪,可能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可能是跟更多的人打交道,可能是專注於感興趣的事情,可能是做出”影響許多人“的產品……諸如此類。

真正能夠給予一個人動力的,絕不是物質獎勵,而是達成目標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所以,只有當個人目標,跟團隊目標,調整到同一個方向時,整個團隊才是有效的。

在這種情況下,團隊甚至會怎麼樣呢?會主動地去加班。

這不是虛構。我的前公司,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

我們的工作狀態是什麼樣的?週末,會有人主動在群裡問:今天誰去公司?一起吧。

沒有人要求,沒有任何獎懲。甚至,他們幹完了活,會主動跟我說:我的事情幹完了,有沒有別的可以做?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主動?因為,宅在家裡也沒事幹,還不如去公司多幹點活。

他們的原話是:“看著大家的心血一點一滴在實現,特別有成就感。”

這是怎麼做到的?不是因為獎金,也不是強迫,而是因為,大家認同這個目標。

對他們來說,工作不僅僅是工作,它有著更豐富的意義。

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事業,也是生活。

但是,很多老闆,不會去思考這一點 —— 或者說懶得去思考。

他們採取的是什麼措施呢?威逼利誘,強迫員工加班。

這是最簡單的做法。它不需要考慮人性,不需要一個個地溝通,付出的成本最低。

但同時,這也是最偷懶、最低效的做法。

更好的模式是什麼呢?是要把員工和下屬,當成夥伴,大家一起為一個目標努力,而不是當成工具。

無論你是執行者還是管理者,這都是必須具備的意識。

最後,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究竟應不應該加班?

我想分兩部分來講。

如果你是員工,不妨這樣做:

1. 寫下你的個人目標;

2. 把它分解成3-5項核心能力。亦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必須具備的能力。

3. 每天記錄工作日志,在每一項能力後面,寫下你所積累到的經驗。

4. 定期檢查、覆核,觀察自己在這幾項核心能力上面,有沒有突破性的進步。

如果答案是肯定,亦即你的工作跟目標一致,那麼我想,對你來說,不存在”加班“的困擾 —— 因為你正在做的,就是自己所願意做的事情。

如果答案是否定,那麼,可能你的工作,跟規劃並不一致。

那麼,你需要做的,就是考慮:如何盡可能縮短工作時間,節省出自己的時間,去做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如果你是管理者,請思考下面的問題:

1.我的下屬們,是在幫我做事情,還是在一起做事情?

2.如果沒有回報,他們還願不願意繼續做下去?

3.我能夠帶他們,是因為行政權力,還是因為他們信任我?

弄清楚這些,”應不應該讓下屬加班“這個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最後,總結一下。

根本不存在加班這個概念,也沒有所謂的平衡工作和生活,因為對真正遊刃有餘的人來說,工作並不是謀生的手段,它就是生活本身。

不打卡,不加班,員工自行提交目標,並對工作負責。

我問他:後來怎麼樣了。

他說:倒是沒有死,只不過過了半年,老闆又悄悄改回了原來的模式,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

這種現象非常常見。為什麼許多國外的企業,能夠做到“靈活”、“彈性”、“人性化”,但國內的企業,卻不得不用高壓的政策和制度,推著員工前進,強迫員工加班?

是因為國內員工的素質不如國外嗎?當然不是。

本質上,是因為這些企業管理者,忽略了極其重要的一點:認同。

我在幾門管理課程中,都多次強調過:組建團隊做項目,最最重要的,不是能力,也不是經驗,而是看員工對團隊的目標是否認同,是否願意為專案貢獻力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目標。可能是升職加薪,可能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可能是跟更多的人打交道,可能是專注於感興趣的事情,可能是做出”影響許多人“的產品……諸如此類。

真正能夠給予一個人動力的,絕不是物質獎勵,而是達成目標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所以,只有當個人目標,跟團隊目標,調整到同一個方向時,整個團隊才是有效的。

在這種情況下,團隊甚至會怎麼樣呢?會主動地去加班。

這不是虛構。我的前公司,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

我們的工作狀態是什麼樣的?週末,會有人主動在群裡問:今天誰去公司?一起吧。

沒有人要求,沒有任何獎懲。甚至,他們幹完了活,會主動跟我說:我的事情幹完了,有沒有別的可以做?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主動?因為,宅在家裡也沒事幹,還不如去公司多幹點活。

他們的原話是:“看著大家的心血一點一滴在實現,特別有成就感。”

這是怎麼做到的?不是因為獎金,也不是強迫,而是因為,大家認同這個目標。

對他們來說,工作不僅僅是工作,它有著更豐富的意義。

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事業,也是生活。

但是,很多老闆,不會去思考這一點 —— 或者說懶得去思考。

他們採取的是什麼措施呢?威逼利誘,強迫員工加班。

這是最簡單的做法。它不需要考慮人性,不需要一個個地溝通,付出的成本最低。

但同時,這也是最偷懶、最低效的做法。

更好的模式是什麼呢?是要把員工和下屬,當成夥伴,大家一起為一個目標努力,而不是當成工具。

無論你是執行者還是管理者,這都是必須具備的意識。

最後,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究竟應不應該加班?

我想分兩部分來講。

如果你是員工,不妨這樣做:

1. 寫下你的個人目標;

2. 把它分解成3-5項核心能力。亦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必須具備的能力。

3. 每天記錄工作日志,在每一項能力後面,寫下你所積累到的經驗。

4. 定期檢查、覆核,觀察自己在這幾項核心能力上面,有沒有突破性的進步。

如果答案是肯定,亦即你的工作跟目標一致,那麼我想,對你來說,不存在”加班“的困擾 —— 因為你正在做的,就是自己所願意做的事情。

如果答案是否定,那麼,可能你的工作,跟規劃並不一致。

那麼,你需要做的,就是考慮:如何盡可能縮短工作時間,節省出自己的時間,去做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如果你是管理者,請思考下面的問題:

1.我的下屬們,是在幫我做事情,還是在一起做事情?

2.如果沒有回報,他們還願不願意繼續做下去?

3.我能夠帶他們,是因為行政權力,還是因為他們信任我?

弄清楚這些,”應不應該讓下屬加班“這個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最後,總結一下。

根本不存在加班這個概念,也沒有所謂的平衡工作和生活,因為對真正遊刃有餘的人來說,工作並不是謀生的手段,它就是生活本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