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九大報告中,這些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字要掌握!

10月1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 新華社

十九大報告中, 有哪些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字?

党的六大建設

報告原文:

全面推進党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 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 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 不斷提高党的建設品質, 把党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會內解讀

姚慶英代表(四川蒲江縣西來鎮兩河村黨支部書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 黨員幹部普遍增強了紀律意識、規矩意識, 淨化了黨內政治生態, 改進了工作作風, 密切了與群眾的聯繫。 報告強調,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 一旦脫離群眾, 就會失去生命力。 這就要求黨員幹部要緊緊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

把心思用在全心全意謀發展, 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上, 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馬春雷代表(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把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擺在了“四個偉大”中決定性作用的高度, 說明了黨中央對党的建設的高度重視。 5年來, 黨的面貌“一年一個樣、五年大變樣”, 幹部群眾稱讚這是黨和國家事業歷史性變革中最突出、最顯著的變化。 報告提出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 作為黨員領導幹部, 應加強黨性鍛煉, 不斷提高政治覺悟, 堅定不移貫徹執行黨中央的部署, 扛起管黨治黨責任, 對党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

會外連線

 楊德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報告提出的黨的六大建設,

從實踐基礎看, 源於十八大以來的全面從嚴治黨, 如“旗幟鮮明講政治”“把紀律挺在前面”等, 又立足於解決黨內目前還存在的各種突出問題, 如“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現實性、針對性很強。 從黨建歷史看, 本來強調政治建設、紀律建設是共產主義政黨, 尤其是我們黨與其它政黨相區別的重要標誌, 但相當一段時間以來被一些人忽視, 現在將這兩個方面凸顯出來, 既是党建工作承繼歷史傳統, 又是“堅持問題導向, 保持戰略定力, 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的要求。

反腐敗壓倒性勝利

報告原文:

當前, 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

會內解讀

 陳輻寬代表(山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頑強的意志品質正風肅紀, 反腐敗鬥爭從“腐敗和反腐敗呈膠著狀態”到“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再到“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進而到“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有效遏制了腐敗蔓延勢頭, 黨風政風煥然一新。 報告指出, 當前, 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 紀檢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 應以更加科學、嚴密、有效的思路舉措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為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王進足代表(福建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

5年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整治腐敗, “老虎”“蒼蠅”一起打, 如今,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全黨全國人民都為之振奮。 十九大報告中, 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提出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力度。 相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 群眾對“近在眼前”的“蠅貪”感受更為真切。 應通過清單式確權、全方位控權、陽光化曬權、多元化督權等手段, 進一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遏制群眾身邊的腐敗, 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會外連線

 薛慶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

5年來, 反腐敗問題是群眾非常關心的議題, 也是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5年來,反腐敗重大舉措不斷出臺,既打“老虎”又拍“蒼蠅”,查處高級幹部上不封頂,沒有“鐵帽子王”,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一批腐敗分子被反腐重拳擊落。腐敗問題是全球性問題,如今中國正探索一種有效的治理方式。隨著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推進,越往後執紀越嚴,黨內法規體系越發完善,反腐敗力度和高壓態勢不減,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和推進反腐敗鬥爭,必定能夠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監察體制改革全國推開

報告原文: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會內解讀

周農代表(湖南衡陽市委書記):

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堅持和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實現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符合黨心民意,令人倍感鼓舞。我國監督體系部門眾多,雖各司其職,但反腐敗力量有所分散。建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可以整合反腐敗資源力量。國家監察體制的改革,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需要,且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從黨內監督、體制內監督,到國家立法監督,改革試點的全面鋪開,既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體現,也有利於實現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有機統一。

潘志榮代表(內蒙古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檢察院檢察官):

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系統查辦案件的數量和數額越來越多,查辦官員的級別也越來越高,展現了黨和政府反腐敗的堅定決心。同時,在部分省市試點成立監察委員會,這一重大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進一步紮牢制度的籠子,加強了對權力的監管,實現了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下一步,試點在全國推開,這必將為取得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提供強有力的體制機制支撐。

會外連線

莊德水(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

十九大報告凸顯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政治地位,進一步完善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更加明確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不僅是強化國家權力監督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旨在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特色在於法治反腐,要在試點實踐基礎上形成法律成果,明確監察委員會的職責許可權和調查手段。報告進一步細化了國家監察的操作程式和工作規範,從改革細節入手豐富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方案。

5年來,反腐敗重大舉措不斷出臺,既打“老虎”又拍“蒼蠅”,查處高級幹部上不封頂,沒有“鐵帽子王”,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一批腐敗分子被反腐重拳擊落。腐敗問題是全球性問題,如今中國正探索一種有效的治理方式。隨著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推進,越往後執紀越嚴,黨內法規體系越發完善,反腐敗力度和高壓態勢不減,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和推進反腐敗鬥爭,必定能夠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監察體制改革全國推開

報告原文: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會內解讀

周農代表(湖南衡陽市委書記):

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堅持和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實現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符合黨心民意,令人倍感鼓舞。我國監督體系部門眾多,雖各司其職,但反腐敗力量有所分散。建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可以整合反腐敗資源力量。國家監察體制的改革,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需要,且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從黨內監督、體制內監督,到國家立法監督,改革試點的全面鋪開,既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體現,也有利於實現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有機統一。

潘志榮代表(內蒙古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檢察院檢察官):

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系統查辦案件的數量和數額越來越多,查辦官員的級別也越來越高,展現了黨和政府反腐敗的堅定決心。同時,在部分省市試點成立監察委員會,這一重大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進一步紮牢制度的籠子,加強了對權力的監管,實現了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下一步,試點在全國推開,這必將為取得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提供強有力的體制機制支撐。

會外連線

莊德水(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

十九大報告凸顯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政治地位,進一步完善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更加明確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不僅是強化國家權力監督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旨在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特色在於法治反腐,要在試點實踐基礎上形成法律成果,明確監察委員會的職責許可權和調查手段。報告進一步細化了國家監察的操作程式和工作規範,從改革細節入手豐富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方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