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再見了:11000人的紡織印染廠!

似水流年~

南昌的老城區一直在慢慢的進行改造,

而這些改造總會牽動我們的回憶:

那些與它在一起度過的日子,

老街老巷的名字,

一棵老樹一塊舊磚,

曾經在一起嘮嗑的鄰居...

我們曾走過了洪都、南鋼等老城區,

這些曾經是老南昌城區的代表,

是曾經繁榮的老南昌縮影。

這次我們來到了 江紡 ,

對, 那個有六十年歷史的

江西棉紡織印染廠

說起“ 江紡 ”南昌無人不曉,

1954年, 江紡建成投產,

生產的棉紗、棉布、漂染布等供不應求。

上世紀80年代,

江紡迎來了發展的又一個輝煌期,

在世界打響了江西品牌。

2002年, 江紡與中國華源集團聯合重組,

正式更名為江西華源江紡有限公司。

過去的江紡曾是南昌的經濟命脈。

上世紀80年代後期,

江紡日益發展壯大,

擁有職工11000多人,

每天機器轟鳴, 車來車往,

生活區各項設施一應俱全。

1953年江西棉紡織印染廠奠基典禮大會留影紀念

從小在江紡長大的人一定記得,

江紡裡面什麼都有:電影院、醫院、學校、

足球場、游泳池、旱冰場……

出江紡大門就叫“廠 外”,

去市區就是去“南 昌”。

記憶裡的球場似乎很大,

星期四下午學校還會組織看電影,

喜歡在秘密小森林裡捉迷藏、烤紅薯...

美好的記憶總是讓人無法忘記!

還記得江紡幼稚園、小學、中學的老同學嗎;

還記得校門口老太婆賣的辣椒餅和酸梅粉嗎;

還記得化纖車間食堂裡的大排嗎...

24家老鄰居們的搬遷前紀念留影

隨著工廠的衰敗,

江紡也日漸蕭條,

住在裡面的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江紡的繁華就這樣停滯在了90年代末。

曾經漂亮的蘇式紅磚房,

都被畫上了大大的“征”字。

在計劃經濟時代,

南昌人的婚姻觀是

“女嫁洪都,

男找江紡”。

江紡鼎盛時期,

有近萬名女工在廠區生活和工作,

她們心靈手巧、勤快能幹,

是當時很多男青年擇偶的最佳對象。

全國勞模“江紡三姑娘”在鑽研技術

那時候, 哪個男青年如果能找到江紡女工,

在親戚朋友面前都十分有面子。

江紡的姑娘搶手是有硬本事的!

全國人大代表經自麟, 工作照

如今漫步在江紡南二路,

江紡的記憶點滴回蕩在腦海。

江紡醫院, 江紡保育園, 新才學校,

伴隨了多少江紡人的成長。

小時候發燒生病,

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病掛號都要排老長的隊……

那個打針不痛的護士小姐姐去哪兒了?

江紡保育院的那個滑滑梯,

從有記憶開始它就在那了。

原來每年幼稚園、新才學校的運動會

都會在球場舉行。

那時, 我們一邊給運動員加油,

一邊吃著爸媽給自己準備的零食。

還有旁邊的江紡電影院,

多少人在這裡逃過票?

如今, 這兒已經變成了一個五金店,

再也找不到一點兒電影院的影子。

還有個江紡無人不知的地方

——牛 奶 房。

據說以前這裡以前養了很多頭奶牛,

解決了江紡吃奶難的問題。

昔日的江紡子弟學校變成了南昌市新才學校。

校門口的老闆娘,

在江紡長大的,

誰沒在她手上買過東西?

除非你不是在江紡念書!

現在校門口最火的是無骨雞柳,

下課後總是圍著一圈學生。

喜歡逛文具店的總是女孩子,

三三兩兩挑選著各種好看的本子、包包、筆...

陪伴了江紡人十幾年的大老頭油炸店,

下課後也是學生的聚集地。

紅房子就是以前的江紡招待所,

一般請客或者結婚都會選在那裡,

感覺特有面子。

以前江紡有自己做冰棒的地方,

職工憑發票才可以買。

你家還保留著這個嗎?

正在消失的江紡,

曾經是老南昌城的中心,

而現在只是“老城區待拆遷”的一角。

江紡人,看到的來說說

你和江紡的記憶,

那些日子還是仿若昨日嗎?

現在校門口最火的是無骨雞柳,

下課後總是圍著一圈學生。

喜歡逛文具店的總是女孩子,

三三兩兩挑選著各種好看的本子、包包、筆...

陪伴了江紡人十幾年的大老頭油炸店,

下課後也是學生的聚集地。

紅房子就是以前的江紡招待所,

一般請客或者結婚都會選在那裡,

感覺特有面子。

以前江紡有自己做冰棒的地方,

職工憑發票才可以買。

你家還保留著這個嗎?

正在消失的江紡,

曾經是老南昌城的中心,

而現在只是“老城區待拆遷”的一角。

江紡人,看到的來說說

你和江紡的記憶,

那些日子還是仿若昨日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