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6:54:00 人民網-國際頻道 小字

俄欲與美改善關係:前景如何? 16:54:00 人民網-國際頻道 小字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俄美兩國首腦相互釋放善意,使俄美關係改善迎來轉機。 但俄美兩國總統所能發揮作用存在差異,俄美對改善關係的訴求和目標也不相同,這些因素導致俄美關係改善困難重重。 深層對抗依然是俄美關係發展的主線。 俄美兩國關係未來發展方向和前景,仍有待觀察。

自2016年11月8日特朗普贏得美總統大選之後,俄美關係走向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普京是首位向特朗普表示祝賀的國家元首。 之後,俄美領導人互相釋放友好信號、互動頻頻令世人側目。

俄列瓦達調研中心民調顯示,希望與西方國家修復關係的民眾已近歷史最高點(2000年的76%),達71%。 但從形勢發展來看,俄美改善關係並非輕而易舉,塵埃遠未落定。

特朗普勝選點燃

俄與美和好希望

億萬富豪特朗普在美總統大選中獲勝,震驚了全世界,但卻令莫斯科甚是欣慰。 俄媒細數特朗普對俄的五次訪問,認為諸多因素都將美新任總統與俄關係拉得更近。

一、特朗普當選開闢了美不再將俄視為主要潛在對手的前景

俄國際問題專家格奧爾基·博夫特認為,特朗普雖在許多方面具有不確定性,但終究是俄美關係新一次“重啟”的希望。 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將與奧巴馬甚至小布希時代完全不同。

而此前,特朗普曾多次發表親俄言論,甚至恭維普京是位強大的領導人,稱美俄應聯手打擊“伊斯蘭國”,並表示會考慮取消對俄制裁、承認克裡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這給俄與美關係重啟帶來希望。 俄羅斯人甚至得出了這樣一個判斷,“特朗普是俄羅斯的朋友”。

一些俄國家杜馬議員用掌聲歡迎特朗普當選。 的確,俄羅斯人已經厭倦了尋找敵人,緩和與西方的敵對情緒是社會的心理需求。 如政治學者科明所說:“很難一直生活在敵人的包圍當中等待拳頭的落下。 ”

二、通過俄猶太商界人士與美新總統展開非政治途徑接觸

俄羅斯積極行動,多方尋找機會與美新總統接觸,不吝表達重啟兩國關係的意願。 俄媒體透露,俄有關部門在尋找與特朗普聯絡管道的過程中,利用了有關係、有能力對其女兒伊萬卡·特朗普施加影響的俄羅斯猶太商界人士。

俄猶太人大會主席尤裡·卡耐爾認為,俄政府嘗試利用包括猶太人在內的國際商界人士很正常。 特朗普在講俄語的僑民圈中獲得了很高的支持率,所以,通過俄猶太商界人士與美新總統先建立非政治管道聯絡,為政治途徑開闢多重路徑選擇,促使美俄關係出現積極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三、美新任國務卿親俄背景備受關注

特朗普勝選後,繼續在行動上表現對俄的重視。 2016年12月13日,特朗普正式提名埃克森美孚CEO雷克斯·蒂勒森出任國務卿。 俄媒稱,蒂勒森身上有“務實”“專業”以及與普京“交好”等標籤,並且他強烈反對對俄制裁。

2013年普京曾授予蒂勒森友誼勳章,以表彰其在改善兩國關係中所做出的貢獻。

俄一些分析家認為,為了抓住美新總統上任給俄美關係重啟帶來的機遇,總統普京身邊能“與歐洲和美國進行有效外交溝通”的人物,將擁有巨大上升潛力,普京將在關鍵崗位上任用此類官員。

四、俄美高級領導尚未謀面,但在關鍵問題上似乎配合默契

奧巴馬離任前對俄在美五個實體機構和四名俄情報總局高層官員實施制裁,並驅逐35名俄駐美大使館和俄駐三藩市領事館官員。 對此,俄外長拉夫羅夫建議驅逐35名美外交官作為回應。 但普京出乎意料地決定,不驅逐美駐俄外交官,還邀請其子女前往克里姆林宮參加新年和東正教耶誕節慶祝活動。

此舉雖令各方大為意外,但目的卻非常明顯,旨在最大限度為特朗普上臺後改善美俄關係留出空間。 特朗普迅速反應,在其推特上發聲,對普京之舉大加讚賞。

對於“駭客門”事件,特朗普雖因美共和黨內的壓力予以承認,但同時卻否認受俄總統普京指使。 其表態明顯淡化、弱化、含糊、模糊該事件,意在維護普京形象,符合其堅持改善美俄關係的態度。

在就職典禮前夕,特朗普又被美情報部門爆料,數年前以商人身份訪俄時,有不堪“黑料”受俄要脅。 2017年1月18日普京召開記者會,嚴詞駁斥“特朗普秘密檔”,否認俄情報機構收集了特朗普的“黑材料”,稱指控意在破壞當選總統的合法性,高聲替其鳴不平。

俄美最高領導人互相示好,隔空喊話,互不避嫌,為近十年來俄美關係之罕見。此外,俄美外長級別的聯絡與互動也頻繁而順利,似再予以俄美關係重啟之路良好預期。

俄沉著應對美國內反俄言論

特朗普上任後,俄一方面對改善俄美關係積極主動,另一方面對美反俄派于己不利言行進行了有力回擊。

一、積極配合特朗普的緩和言論,助推兩國總統的良性互動

特朗普宣誓就職後,第一批電話外交即包括俄總統普京。普京表示,在國際反恐鬥爭中,俄將美視為最重要的夥伴。俄衛星網報導稱,兩國總統均表示,為粉碎“伊斯蘭國”組織及敘利亞其他恐怖集團,俄美兩國需要切實進行協調合作。雙方都認為應率先聯合力量,與當今世界面臨的頭號威脅國際恐怖主義進行鬥爭。

2017年2月10日,普京表示,俄美關係過去五年經歷了劇烈惡化,雙方關係有待修復,這對兩國人民都有利。俄方已向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表示歡迎,並希望兩國關係在各個方向都得到全面恢復。2月12日俄負責反恐事務的副外長奧列格·瑟羅莫洛托夫進一步表示,在恐怖主義空前猖獗的背景下,俄美應擱置政治分歧,開誠佈公地開展反恐合作。希望隨著特朗普上任和美國新政府的就位,西方國家反恐態度能發生轉變,並最終意識到,打擊恐怖主義應摒棄“雙重標準”和“秘密議程”,國家間合作需有國內正在開展反恐行動的國家的合法政府參與。

俄對美釋放善意從多層面展開,各界存高度共識,期待俄美關係改善。

二、美國頻現反俄事件,俄美關係改善蒙陰影

2017年2月13日,特朗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被指通“敵”(即通俄)而辭職。這件事最直接的後果是俄美重啟之旅遭遇波折,表明親俄派與反俄派之間的爭鬥並非就事論事,其背後承載的是美俄之間歷史與現實矛盾的重重疊疊,為改善兩國關係增加的只能是撲朔迷離。

在弗林事件影響下,美反俄派不斷發力掣肘特朗普親俄派動作。特朗普只能收斂言論,撇清自己,甚至在2月15日首次要求俄將克裡米亞歸還烏克蘭。俄依然積極、謹慎,按既定方針努力,穩步推進關係重啟計畫。

2017年2月16日,俄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務卿蒂勒森于G20部長級會議前夕首次會面並表示,俄美將首先在打擊恐怖主義、解決敘利亞危機等問題上進行合作。雙方討論了阿富汗、烏克蘭局勢。蒂勒森表示,他與拉夫羅夫的會面富有成效,但強調美俄之間無法達成共識的問題,美將堅持其原有立場。

三、俄羅斯反擊美反俄言論,俄美關係改善悄然降溫

俄在積極改善俄美關係之時,並非坐視美反俄派的進攻,其利用各種手段捍衛自身利益的特點也很突出。

針對美媒及反俄派的惡意攻擊,2017年2月,俄衛星通訊社收集了美國多次在全世界干預他國政治生活的大量事實,製作成圖文並茂的多媒體網路片,揭露美國的醜惡。片中指出,自二戰結束以來,至少有50多起華盛頓直接干預別國選舉的案例。其採取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政變、政治謀殺、資助反對派、訛詐、收買、宣傳等等。該片以多國文字製成,置頂于俄羅斯衛星網首頁,每一事件都附有美國干預之目的、使用的方法、事件結果三部分。揭露的事實詳盡、銳利,有圖有真相,極具震撼力。

2月18日,俄外長拉夫羅夫在慕尼克安全會議上發言稱,俄羅斯不尋求和任何人發生衝突,但永遠能保護自己的利益。近年來,美、歐、俄之間的緊張程度是不正常的。有人指責俄羅斯和具有世界影響的新中心試圖破壞所謂的自由世界秩序,對此俄方完全不同意。

2月15日,俄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表示,俄美關係重啟的可能性絕非不復存在,但美總統特朗普涉及克裡米亞的言論,就像冷水淋浴一樣,使得俄對其過高的期望降溫。2月18日俄聯邦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聲稱,“美國副總統彭斯再次表示,有意推動美俄關係正常化,但就此沒有任何詳細內容。這也讓人感到失望”。看來,俄方的期待不僅在降溫,耐心也遭到考驗。

俄羅斯期待與美

改善關係的目標及前景

一是致力於使西方解除對俄經濟制裁,儘快改善其惡劣的經濟發展環境。近年來,由於油價下跌、歐美制裁和自身結構性問題,俄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重危機。俄不少學者認為,經濟數年衰退,通貨膨脹,勞工環境惡化,就業增長困難等,已經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深層次問題,國家的一切都取決於經濟問題能否解決。因此,尋找時機儘快解除西方對俄制裁,給俄經濟發展提供轉機,是俄與美改善關係的最迫切目標。俄專家認為,雖然特朗普也提出過解除制裁的“總體態度”,但目前不能抱期待。美將繼續在對俄談判中操縱這一話題,以期獲得俄方更多讓步。特朗普強調聯俄打擊恐怖勢力,這是雙方都容易邁出的一步。解除對俄制裁,遠未提上議事日程。俄只能借關係改善契機,努力向解除制裁目標接近。

二是盡可能減輕來自美國及北約的軍事壓力,改善俄地緣政治環境。俄專家認為,俄羅斯在世界秩序中一直未能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俄無法委身於“大歐洲”為其量身定制的位置,因為這個位置容納不下它。俄沒有試圖成為美國的全面對手,同時又完全拒絕成為美國的附庸。俄美嘗試改善關係,俄必定要實踐自身定位,增加俄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凸顯其影響和作用。俄希望美放下傲慢,使俄獲得其追求的目標,即建立一個更加多元化的國際體系,其遊戲規則不是在無視俄的情況下制定的。但這到底是怎樣的規則,俄手中的牌是否足夠,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三是在美需要的核武器削減控制問題上佔據主動,獲得美對俄其他方面的讓步。俄專家認為,華盛頓面臨大規模升級其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任務。這些昂貴專案耗資估計達數千億美元。與此同時,由於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美國還希望加強在太平洋的軍事存在,這同樣耗資巨大。為落實上述項目,特朗普一方面要裁減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的軍事基地;另一方面要尋求與俄就削減核武器達成協議,以降低美升級核武庫的成本。很顯然,這對美比對俄重要得多。美要為此作出讓步。此外,在緩和波羅的海和黑海的緊張局勢、應對烏克蘭危機等問題上,俄羅斯都有訴求。

俄美關係

發生實質性改變障礙重重

正如俄國家杜馬議員所言,俄美重啟關係的可能絕非不復存在,但障礙重重是現實。

一、俄美關係重啟契機非根本之力

俄美兩國政治制度、外交政策比較穩定,總統易職並不會成為國家間改變關係的決定性因素。除美新任總統特朗普外,俄美之間未出現改善關係的其他重要契機。重塑兩個世界大國的關係,需要促使其發生根本性轉變的客觀現實的存在。全球性恐怖主義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並不只牽涉俄美利益。俄美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固有矛盾很難消除。“要消除這些矛盾,必須有受到威脅的重大的共同利益出現”。此外,俄美之間力量對比還很懸殊。俄美關係重啟契機並非勢不可擋。

二、兩國總統可發揮作用存差異

俄國際政治鑒定研究所所長葉甫根尼·明琴科認為,特朗普在改善對俄關係問題上遇到的最大阻力來自美國國會,那裡占多數的是共和黨鷹派人物,傳統上對俄持負面態度。改變對俄關係方向,特朗普無論如何都必須與國會主要力量達成妥協。即使特朗普團隊的對俄立場也是遠近親疏各不相同。美副總統彭斯稱普京是“渺小而好鬥的領導人”,稱俄在國際舞臺上成功的唯一原因是奧巴馬的軟弱。除彭斯外,特朗普團隊中還有其他支持遏制俄羅斯的政治人物。目前,特朗普不能做到令出即行、有禁可止,特朗普團隊、共和黨內、民主黨、美媒、軍方各界對其評價均不一致,甚至嚴重分裂。來自歐盟、北約的阻力也對其形成掣肘。相反,俄總統普京能夠掌控俄美關係重啟的意願、節奏、方向和目標,俄國內在這方面有高度共識。俄美兩國總統力量不平衡,對雙方關係改善無法形成推力。

三、俄美改善關係的訴求與目標迥異

美主要目標是聯俄、借俄打擊國際恐怖勢力,在世界範圍形成美俄共同打擊和防禦恐怖主義的態勢。打擊和防範恐怖主義威脅、保護美經濟安全、重振“偉大的美國”,是特朗普的主要訴求。如彭斯所言,由於相距甚遠的目標與訴求,俄美之間相互走近需要許多仲介和橋樑才能迂回至雙方各自的目標附近。至於現存可利用的仲介和橋樑能否説明各自實現目標,尚不明顯。是否取消對俄制裁,取決於俄態度是否會發生改變以及是否會出現兩國為共同利益而合作的機遇。

即便在能夠合作打擊恐怖勢力領域,俄美也非毫無芥蒂。伊朗問題是橫亙在俄美之間的一道潛在屏障。2017年2月5日,特朗普稱:“伊朗非常不尊重我們國家。該國是頭號恐怖主義國家。”俄方則表示,不贊同特朗普的評價。俄伊正在一系列問題上進行合作,珍惜雙方的經貿關係並希望進一步發展。雖然俄方又表示雙方對伊朗的評價不會成為俄美關係重啟的障礙,但問題在於,美將俄的友好國家伊朗視為頭號恐怖主義國家,那麼俄該如何邁出兩國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的步伐?

四、深層對抗仍是俄美關係主線

在俄美高層互動的同時,另一條戰線上的較量絲毫未止,反而在加劇。2017年2月1日至10日,北約超過450名的德國機械化步兵營士兵及武器裝備,通過空運和鐵路運輸抵達立陶宛。俄方迅速做出回應。拉夫羅夫表示,北約此舉已對俄安全構成威脅,其在俄邊境附近的軍演頻率和規模不斷升級屬於挑釁行為。俄國防部當即從2月7日開始對空天部隊進行突擊戰備檢查,所有受檢編隊均進行戰術演習和檢驗演練。此外,空天部隊各軍事管理機構、兵團和編隊都進入最高戰備狀態。俄有關方面強調,這樣的實踐將會繼續,因為將俄武裝力量保持在應有的防禦水準上,相當必要。

目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黑海到波羅的海、烏克蘭都有美軍現役作戰部隊。從二線反導系統和一線陸軍作戰系統綜合看,俄西部邊界所受威脅已達冷戰之後從未有過的狀態。美俄軍事上的對峙,在亞太、歐洲地區都有進一步加劇之勢。

總體來看,俄美關係重啟抑或發展方向,主要矛盾在美一方。美各界對俄防範意識尚占上風,俄美重啟關係,也必將起伏不定、險象環生。儘管普京和特朗普互伸橄欖枝,但決定俄美關係的不是俄羅斯的態度,也不是特朗普的競選宣言。俄美關係受制於兩國多重複雜的、歷史的、現實的因素和矛盾,受制于美國、歐盟、北約多重複雜的關係,受制於世界局勢的變化與脈動。兩國關係未來發展方向、前景,仍有待觀察。

(本文來自《當代世界》2017年3月刊)

俄美最高領導人互相示好,隔空喊話,互不避嫌,為近十年來俄美關係之罕見。此外,俄美外長級別的聯絡與互動也頻繁而順利,似再予以俄美關係重啟之路良好預期。

俄沉著應對美國內反俄言論

特朗普上任後,俄一方面對改善俄美關係積極主動,另一方面對美反俄派于己不利言行進行了有力回擊。

一、積極配合特朗普的緩和言論,助推兩國總統的良性互動

特朗普宣誓就職後,第一批電話外交即包括俄總統普京。普京表示,在國際反恐鬥爭中,俄將美視為最重要的夥伴。俄衛星網報導稱,兩國總統均表示,為粉碎“伊斯蘭國”組織及敘利亞其他恐怖集團,俄美兩國需要切實進行協調合作。雙方都認為應率先聯合力量,與當今世界面臨的頭號威脅國際恐怖主義進行鬥爭。

2017年2月10日,普京表示,俄美關係過去五年經歷了劇烈惡化,雙方關係有待修復,這對兩國人民都有利。俄方已向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表示歡迎,並希望兩國關係在各個方向都得到全面恢復。2月12日俄負責反恐事務的副外長奧列格·瑟羅莫洛托夫進一步表示,在恐怖主義空前猖獗的背景下,俄美應擱置政治分歧,開誠佈公地開展反恐合作。希望隨著特朗普上任和美國新政府的就位,西方國家反恐態度能發生轉變,並最終意識到,打擊恐怖主義應摒棄“雙重標準”和“秘密議程”,國家間合作需有國內正在開展反恐行動的國家的合法政府參與。

俄對美釋放善意從多層面展開,各界存高度共識,期待俄美關係改善。

二、美國頻現反俄事件,俄美關係改善蒙陰影

2017年2月13日,特朗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被指通“敵”(即通俄)而辭職。這件事最直接的後果是俄美重啟之旅遭遇波折,表明親俄派與反俄派之間的爭鬥並非就事論事,其背後承載的是美俄之間歷史與現實矛盾的重重疊疊,為改善兩國關係增加的只能是撲朔迷離。

在弗林事件影響下,美反俄派不斷發力掣肘特朗普親俄派動作。特朗普只能收斂言論,撇清自己,甚至在2月15日首次要求俄將克裡米亞歸還烏克蘭。俄依然積極、謹慎,按既定方針努力,穩步推進關係重啟計畫。

2017年2月16日,俄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務卿蒂勒森于G20部長級會議前夕首次會面並表示,俄美將首先在打擊恐怖主義、解決敘利亞危機等問題上進行合作。雙方討論了阿富汗、烏克蘭局勢。蒂勒森表示,他與拉夫羅夫的會面富有成效,但強調美俄之間無法達成共識的問題,美將堅持其原有立場。

三、俄羅斯反擊美反俄言論,俄美關係改善悄然降溫

俄在積極改善俄美關係之時,並非坐視美反俄派的進攻,其利用各種手段捍衛自身利益的特點也很突出。

針對美媒及反俄派的惡意攻擊,2017年2月,俄衛星通訊社收集了美國多次在全世界干預他國政治生活的大量事實,製作成圖文並茂的多媒體網路片,揭露美國的醜惡。片中指出,自二戰結束以來,至少有50多起華盛頓直接干預別國選舉的案例。其採取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政變、政治謀殺、資助反對派、訛詐、收買、宣傳等等。該片以多國文字製成,置頂于俄羅斯衛星網首頁,每一事件都附有美國干預之目的、使用的方法、事件結果三部分。揭露的事實詳盡、銳利,有圖有真相,極具震撼力。

2月18日,俄外長拉夫羅夫在慕尼克安全會議上發言稱,俄羅斯不尋求和任何人發生衝突,但永遠能保護自己的利益。近年來,美、歐、俄之間的緊張程度是不正常的。有人指責俄羅斯和具有世界影響的新中心試圖破壞所謂的自由世界秩序,對此俄方完全不同意。

2月15日,俄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表示,俄美關係重啟的可能性絕非不復存在,但美總統特朗普涉及克裡米亞的言論,就像冷水淋浴一樣,使得俄對其過高的期望降溫。2月18日俄聯邦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聲稱,“美國副總統彭斯再次表示,有意推動美俄關係正常化,但就此沒有任何詳細內容。這也讓人感到失望”。看來,俄方的期待不僅在降溫,耐心也遭到考驗。

俄羅斯期待與美

改善關係的目標及前景

一是致力於使西方解除對俄經濟制裁,儘快改善其惡劣的經濟發展環境。近年來,由於油價下跌、歐美制裁和自身結構性問題,俄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重危機。俄不少學者認為,經濟數年衰退,通貨膨脹,勞工環境惡化,就業增長困難等,已經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深層次問題,國家的一切都取決於經濟問題能否解決。因此,尋找時機儘快解除西方對俄制裁,給俄經濟發展提供轉機,是俄與美改善關係的最迫切目標。俄專家認為,雖然特朗普也提出過解除制裁的“總體態度”,但目前不能抱期待。美將繼續在對俄談判中操縱這一話題,以期獲得俄方更多讓步。特朗普強調聯俄打擊恐怖勢力,這是雙方都容易邁出的一步。解除對俄制裁,遠未提上議事日程。俄只能借關係改善契機,努力向解除制裁目標接近。

二是盡可能減輕來自美國及北約的軍事壓力,改善俄地緣政治環境。俄專家認為,俄羅斯在世界秩序中一直未能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俄無法委身於“大歐洲”為其量身定制的位置,因為這個位置容納不下它。俄沒有試圖成為美國的全面對手,同時又完全拒絕成為美國的附庸。俄美嘗試改善關係,俄必定要實踐自身定位,增加俄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凸顯其影響和作用。俄希望美放下傲慢,使俄獲得其追求的目標,即建立一個更加多元化的國際體系,其遊戲規則不是在無視俄的情況下制定的。但這到底是怎樣的規則,俄手中的牌是否足夠,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三是在美需要的核武器削減控制問題上佔據主動,獲得美對俄其他方面的讓步。俄專家認為,華盛頓面臨大規模升級其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任務。這些昂貴專案耗資估計達數千億美元。與此同時,由於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美國還希望加強在太平洋的軍事存在,這同樣耗資巨大。為落實上述項目,特朗普一方面要裁減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的軍事基地;另一方面要尋求與俄就削減核武器達成協議,以降低美升級核武庫的成本。很顯然,這對美比對俄重要得多。美要為此作出讓步。此外,在緩和波羅的海和黑海的緊張局勢、應對烏克蘭危機等問題上,俄羅斯都有訴求。

俄美關係

發生實質性改變障礙重重

正如俄國家杜馬議員所言,俄美重啟關係的可能絕非不復存在,但障礙重重是現實。

一、俄美關係重啟契機非根本之力

俄美兩國政治制度、外交政策比較穩定,總統易職並不會成為國家間改變關係的決定性因素。除美新任總統特朗普外,俄美之間未出現改善關係的其他重要契機。重塑兩個世界大國的關係,需要促使其發生根本性轉變的客觀現實的存在。全球性恐怖主義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並不只牽涉俄美利益。俄美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固有矛盾很難消除。“要消除這些矛盾,必須有受到威脅的重大的共同利益出現”。此外,俄美之間力量對比還很懸殊。俄美關係重啟契機並非勢不可擋。

二、兩國總統可發揮作用存差異

俄國際政治鑒定研究所所長葉甫根尼·明琴科認為,特朗普在改善對俄關係問題上遇到的最大阻力來自美國國會,那裡占多數的是共和黨鷹派人物,傳統上對俄持負面態度。改變對俄關係方向,特朗普無論如何都必須與國會主要力量達成妥協。即使特朗普團隊的對俄立場也是遠近親疏各不相同。美副總統彭斯稱普京是“渺小而好鬥的領導人”,稱俄在國際舞臺上成功的唯一原因是奧巴馬的軟弱。除彭斯外,特朗普團隊中還有其他支持遏制俄羅斯的政治人物。目前,特朗普不能做到令出即行、有禁可止,特朗普團隊、共和黨內、民主黨、美媒、軍方各界對其評價均不一致,甚至嚴重分裂。來自歐盟、北約的阻力也對其形成掣肘。相反,俄總統普京能夠掌控俄美關係重啟的意願、節奏、方向和目標,俄國內在這方面有高度共識。俄美兩國總統力量不平衡,對雙方關係改善無法形成推力。

三、俄美改善關係的訴求與目標迥異

美主要目標是聯俄、借俄打擊國際恐怖勢力,在世界範圍形成美俄共同打擊和防禦恐怖主義的態勢。打擊和防範恐怖主義威脅、保護美經濟安全、重振“偉大的美國”,是特朗普的主要訴求。如彭斯所言,由於相距甚遠的目標與訴求,俄美之間相互走近需要許多仲介和橋樑才能迂回至雙方各自的目標附近。至於現存可利用的仲介和橋樑能否説明各自實現目標,尚不明顯。是否取消對俄制裁,取決於俄態度是否會發生改變以及是否會出現兩國為共同利益而合作的機遇。

即便在能夠合作打擊恐怖勢力領域,俄美也非毫無芥蒂。伊朗問題是橫亙在俄美之間的一道潛在屏障。2017年2月5日,特朗普稱:“伊朗非常不尊重我們國家。該國是頭號恐怖主義國家。”俄方則表示,不贊同特朗普的評價。俄伊正在一系列問題上進行合作,珍惜雙方的經貿關係並希望進一步發展。雖然俄方又表示雙方對伊朗的評價不會成為俄美關係重啟的障礙,但問題在於,美將俄的友好國家伊朗視為頭號恐怖主義國家,那麼俄該如何邁出兩國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的步伐?

四、深層對抗仍是俄美關係主線

在俄美高層互動的同時,另一條戰線上的較量絲毫未止,反而在加劇。2017年2月1日至10日,北約超過450名的德國機械化步兵營士兵及武器裝備,通過空運和鐵路運輸抵達立陶宛。俄方迅速做出回應。拉夫羅夫表示,北約此舉已對俄安全構成威脅,其在俄邊境附近的軍演頻率和規模不斷升級屬於挑釁行為。俄國防部當即從2月7日開始對空天部隊進行突擊戰備檢查,所有受檢編隊均進行戰術演習和檢驗演練。此外,空天部隊各軍事管理機構、兵團和編隊都進入最高戰備狀態。俄有關方面強調,這樣的實踐將會繼續,因為將俄武裝力量保持在應有的防禦水準上,相當必要。

目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黑海到波羅的海、烏克蘭都有美軍現役作戰部隊。從二線反導系統和一線陸軍作戰系統綜合看,俄西部邊界所受威脅已達冷戰之後從未有過的狀態。美俄軍事上的對峙,在亞太、歐洲地區都有進一步加劇之勢。

總體來看,俄美關係重啟抑或發展方向,主要矛盾在美一方。美各界對俄防範意識尚占上風,俄美重啟關係,也必將起伏不定、險象環生。儘管普京和特朗普互伸橄欖枝,但決定俄美關係的不是俄羅斯的態度,也不是特朗普的競選宣言。俄美關係受制於兩國多重複雜的、歷史的、現實的因素和矛盾,受制于美國、歐盟、北約多重複雜的關係,受制於世界局勢的變化與脈動。兩國關係未來發展方向、前景,仍有待觀察。

(本文來自《當代世界》2017年3月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