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惠城以“抓兩頭,帶中間”佈局新農村建設 力爭明年底建成10個特色示範村

南方日報訊 日前, 惠城區召開新農村建設及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研究會。 筆者獲悉, 惠城區將以“抓兩頭, 帶中間”為新農村建設總體思路, 即一頭抓區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 另一頭抓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創建, 帶動中間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八通四改”為主要工作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三項工作同步進行, 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提升農村建設水準。

“在新農村建設和精准扶貧工作中, 要深化改革創新, 研究出臺符合實際的政策, 解決好農村瓶頸問題。 ”此前, 惠城區委書記林利育在全區新農村建設暨精准扶貧工作推進會上強調,

新農村建設與民生息息相關, 要帶著感情把新農村建設工作作為主業來抓, 以一批新農村示範片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 持之以恆、堅定不移地扎實推進, 力爭惠城區新農村建設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首批6個村連片打造新農村建設標杆

目前, 惠城區委農辦已制定《區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實施方案》, 第一批新農村示範片涉及橫瀝鎮、蘆洲鎮的黃沙洞、墨園、土橋、沙崗、泰安和墩子場6個村, 以黃沙洞村為核心, 結合“三宜”新農村示範村建設, 連片打造, 達到建成新農村建設標杆的效果。 該方案正在徵求涉及區直部門、鎮(村)的意見。

同時, 全區對涉及鎮村的相關資料,

包括建設專案、創建特色元素、人文狀況等進行摸底;由區城鄉規劃建設局牽頭, 啟動區級新農村示範片的規劃編制工作;區直相關職能部門根據新農村示範片的建設要求, 統籌政策資金。

惠城區還成立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工作推進組, 加強工作的推進、協調、指導、督查等工作。 在建成第一個新農村示範片後, 惠城區將逐步推進建設水口下源、張村、萬年、萬盧, 馬安新樓、龍塘、橫河、水貝, 汝湖大良、上圍、下圍、東亞等及蘆洲鎮的沿東江邊小連片的新農村示範片建設。

針對當前農村一方面大量老房子空置、土地閒置, 另一方面缺少用地指標、很難新增建設用地的矛盾, 林利育表示, 區規劃建設、旅遊、財政等部門要聯合調研,

出臺農村老房子、閒置用地流轉雙向補貼的政策, 鼓勵更多老房子轉租出去開發民宿、特色餐飲、咖啡館、文化驛站等, 鼓勵閒置用地改造成為遊客接待中心、停車場、景觀花海等, 盤活現有資源, 帶動全域旅遊。

明年上半年10個特色示範村初見成效

如何抓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創建工作?惠城區將在全區範圍發掘一批資源稟賦、特色鮮明(含歷史人文、產業特色、自然風光)的村莊, 通過政府資金、社會資本的投入, 以利用村莊資源招商引資建設新農村的方式, 打造一批具惠城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力爭在2018年上半年有10個特色示範村初見成效, 2018年底前完成建設, 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惠城區委農辦負責人介紹, 每個鎮(街)要上報2到3個具有資源特色的村,

包括基本情況、資源特色、已建基礎設施、待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 惠城區將組織評審並確定創建名單, 擬建設的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將委託設計公司編印成冊,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爭取社會資本加入建設。 該負責人強調, 鎮(街)、村是新農村特色示範建設的主體責任單位, 要每月上報1次工作進度。 同時, 區裡建立創建特色新農村示範村聯帶會議制度, 定期召開聯席會議, 成員單位及時掌握建設進度, 定期上報工作推進情況。 全區將經常性督查指導各鎮(街)開展特色新農村示範村的創建工作, 以簡報和專報的形式將督查情況報區委、區政府, 對工作後進、拖拉的上報領導小組並進行通報。

根據《惠城區關於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總體實施方案》, 惠城區有行政村142個, 按每個建制行政村打造1到2個示範村的要求, 分4批推動全域新農村建設, 每年創建一批示範村, 重點打造旅遊、國防、廉政、忠孝、党建、人文歷史等具有特色的行政村。 2017年和2018年先後啟動60個經濟薄弱村的新農村示範村推進、2019年和2020年先後啟動剩餘82條行政村中1到2個20戶以上自然村的示範村創建工作。

明年6月前基本完成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方面, 惠城區以20戶以上自然村為基本單元, 對全區1092個20戶以上自然村進行全面的整治工作, 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八通四改”工作。

所謂“三清、三拆、三整治”, 即清理村巷道及生產工具、建築材料亂堆亂放, 清理房前屋後和村巷道雜草雜物、積存垃圾,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障礙物;拆除危舊房、廢棄豬牛欄及露天廁所茅房,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等;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體污染。“八通四改”則包括通公路、通自來水、通公交、通路燈、通網路、通電視、通電商、通金融以及改房、改農網、改氣、改廁。

此前,惠城區各鎮(街)對照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整潔村的要求,對轄區內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逐條村逐項進行核對,做到每個20戶以上自然村一冊一表,將完成的進度情況建立工作臺賬,動態性進行管理。同時,區愛衛辦組織統籌開展一次全區性的“三清理”工作,區城鄉規劃建設局組織統籌開展一次“三拆除”行動,區直相關職能部門積極爭取上級的政策資金投入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目前,惠城區已完成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20戶以上自然村約占80%。2018年6月底前,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基本完成整治任務。

清理房前屋後和村巷道雜草雜物、積存垃圾,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障礙物;拆除危舊房、廢棄豬牛欄及露天廁所茅房,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等;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體污染。“八通四改”則包括通公路、通自來水、通公交、通路燈、通網路、通電視、通電商、通金融以及改房、改農網、改氣、改廁。

此前,惠城區各鎮(街)對照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整潔村的要求,對轄區內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逐條村逐項進行核對,做到每個20戶以上自然村一冊一表,將完成的進度情況建立工作臺賬,動態性進行管理。同時,區愛衛辦組織統籌開展一次全區性的“三清理”工作,區城鄉規劃建設局組織統籌開展一次“三拆除”行動,區直相關職能部門積極爭取上級的政策資金投入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目前,惠城區已完成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20戶以上自然村約占80%。2018年6月底前,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基本完成整治任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